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合流区安全视距分析

发布时间:2018-03-05 18:24

  本文选题:互通式立交 切入点:合流区 出处:《中外公路》2016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通过分析高速公路立交合流区的交通事故特点,从立交设计角度建立了立交合流区的视距模型,结合汽车理论及交通流特性,分析了主线车辆在不同驾驶行为条件下应保证的安全视距,构建了立交合流区视距三角形,研究表明:规范中规定的主线通视距离100 m,匝道通视距离60m的单一组合值欠妥,进而提出了立交入口通视三角形的合理取值。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traffic accid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reeway interchange, the visual distance model of the intersection area is established from the angle of interchange design, which combines the automobile theory and the traffic flow characteristics. In this paper, the safe visual distance of main line vehicle under different driving behavior conditions is analyzed, and the visual distance triangle of intersection zone is constructed.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single combination value of the main line visual distance of 100m and the ramp apparent distance of 60m, which is stipulated in the specification, is not correct. Then the reasonable value of the common triangle at the entrance of the interchange is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
【分类号】:U412.352.1;U4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永东;浅议互通式立交设计[J];山西交通科技;2001年S1期

2 尤晓舛,任茂义,高学华;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方案的选择[J];北京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3 张飘;互通式立交的基本单元——匝道[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2年03期

4 张飘;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设计步骤及原则[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5 茹宏业;互通式立交的设计要点[J];青海交通科技;2002年03期

6 王俊,凌九忠;互通式立交方案影响因素分析[J];公路;2002年07期

7 刘新强;浅析互通式立交设计中的几个问题[J];湖南交通科技;2004年01期

8 刘秋江;山区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设计探讨[J];公路;2004年06期

9 朱宗余;对互通式立交设计几个问题的探讨[J];中外公路;2004年03期

10 张梅钗;以承德南立交设计为例谈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的规划与选型[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智春;;互通式立交选型与设计[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1998年全国市政工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8年

2 马毓泉;雷英鸽;吴育忠;;山区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设计要点[A];2005年全国公路勘察设计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3 王波;;对互通式立交设计几个问题的探讨[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王波;;对互通式立交设计中若干问题的探讨研究[A];江苏省公路学会优秀论文集(2006-2008)[C];2009年

5 陈泰忠;;互通式立交分流点曲率半径的设计探讨[A];第二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4年

6 赵冬赉;王浩;郝维索;;环行互通式立交的设计与分析——上海市南北高架道路天目中路立交和中山南一路立交[A];全国城市桥梁青年科技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7 云天炼;容国开;施耀忠;;海南环岛西线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设计[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2002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8 叶茂;王建军;过秀成;;城市外环互通式立交维修施工期交通组织研究——以南京市花神庙互通为例[A];2008第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周铁华;;浅谈喇叭型互通式立交设计[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贺玉龙;刘小明;任福田;;城市快速路互通式立交的最小间距[A];第七次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赵颂;全省最大互通式立交主体提前三个月完工[N];贵阳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刘乾辉;罗家沟枢纽互通式立交建设提速[N];广元日报;2010年

3 浦敏琦;江苏最大高速公路枢纽工程开建[N];中国建材报;2006年

4 通讯员 蔡旭红 黄文科;西部跨度最大互通式立交开工[N];建筑时报;2010年

5 记者 裴其娟 宋建巧 通讯员 秦丽娟 沙莎;我市两年拟增16个出入市口[N];郑州日报;2010年

6 记者 杨斌鹄;三环沿线路网建设提速[N];西安日报;2007年

7 记者 王文霞 通讯员 王姚红;我市今年交通项目投资额翻番[N];郑州日报;2010年

8 记者 何可;完工的快通车 没完工的抓紧[N];河南日报;2010年

9 袁超群;西铜高速扩建方案确定[N];西安日报;2008年

10 记者 于京玄;秦汉大道与西禹高速互通式立交开工建设[N];西安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赵一飞;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若干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2 王晓;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关键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3 李霞;高速公路节地关键技术及节地效果综合评价[D];长安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云安;互通式立交间距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张景涛;B型喇叭互通式立交的安全性评价与保障措施[D];长安大学;2013年

3 梁子伟;承赤高速公路头沟互通式立交方案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4 赵志成;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改扩建交通组织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4年

5 冯玉荣;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最小间距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6 聂蓉;高速公路网互通式立交布局规划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7 陈琨;互通式立交方案综合量化评价方法的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8年

8 沈强儒;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约束型出口安全保障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9 王峰;单喇叭型互通式立交改扩建关键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10 吴涛;山区互通式立交规划设计与应用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713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5713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0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