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深埋隧洞即时型岩爆孕育过程的微震信息特征分析及分形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4 09:06

  本文选题:深埋隧洞 切入点:即时型岩爆 出处:《东北大学》2014年博士论文


【摘要】:岩爆,又称冲击地压,是高应力条件下,聚积于岩体中的弹性变形势能突然猛烈释放,导致岩石爆裂并弹射出来的现象。岩爆的发生时常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以及巨大的财产损失。因此,岩爆的预测与防治对于深部地下工程的顺利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岩体像其他材料一样,当受到应力作用时,就会在产生微破裂的同时释放应变能并产生应力波称之为微震,在岩爆的孕育及发生过程中对这些微震信息的孕育及演化机制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工程及科研价值。本论文基于锦屏二级水电站深埋隧洞钻爆法(DBM)及隧道掘进机(TBM)开挖过程中大量微震监测数据及不同等级的岩爆案例,针对不同开挖方式下即时型岩爆的孕育及发生过程展开了研究,并运用分形几何原理研究了微震信息的分布特征和演化规律,获得如下研究成果:(1)在钻爆法及TBM两种不同开挖方式下进行微震实时监测的基础上,对深埋隧洞开挖过程中岩爆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根据高地应力条件不同开挖方式下掌子面附近区域的应力调整经历不同的路径的特点,对两种不同开挖方式下微震信息在能量和震级上的活动范围、集中区域以及不同等级岩爆情况下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就开挖方式对微震信息及围岩稳定性的影响提出认识。(2)确立了不同开挖方式下基于最大能量微震事件判别即时型岩爆发生的时间及等级的判定依据。将不同开挖方式下即时型岩爆孕育及发生过程中的微震信息的演化规律与现场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其结论可以为开挖方式的选择以及不同开挖方式下岩爆的预测方法与防治手段的确定提供依据。(3)根据即时型岩爆孕育及发生过程中微震信息的自相似性,提出了微震活动性的时间、空间分形计算方法,针对不同开挖方式下的微震活动性分形研究。结果表明,钻爆法开挖方式下微震信息时间分形维数随岩爆的孕育过程而增大而在岩爆发生之前明显减小,即时型岩爆的等级越高,其时间分形维数值越大;不同开挖方式下即时型岩爆的孕育及发生过程中微震信息空间分形维数表现出相同的规律,即微震事件空间分形维数随岩爆的孕育过程而明显减小且在岩爆发生时达到最小值。根据分形维数的物理意义用分形维数值更加直观、准确的揭示了深埋隧洞不同开挖方式下即时型岩爆孕育及发生过程中微破裂在时间、空间的分布特征及演化机制。(4)提出了微震活动性的能量分形计算方法,对不同开挖方式下的微震活动性进行能量分形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开挖方式下即时型岩爆的孕育及发生过程中微震信息能量分形维数表现出不同的规律:钻爆法开挖即时型岩爆微震能量分形维数在岩爆的孕育过程具有明显增加在岩爆临近前会增加到某个临界值以上,TBM开挖即时型高等级岩爆微震能量分形维度大于钻爆法开挖,其分形维度值与伴随发生的低等级岩爆的发生情况之间具有内在联系。(5)对钻爆法开挖过程中不同类型、等级的即时型岩爆整个孕育过程中的微震信息进行了能量分形研究,在运用能量分形维数值对即时性应变型岩爆和即时性应变—结构面滑移型岩爆进行了区分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能量分形维数与岩爆等级、结构面之间的关系。根据能量分形维数的物理意义提出相同等级不同类型即时型岩爆在微震信息能量分布上的各自特征,并从结构面对微震信息的影响入手阐明了不同类型即时型岩爆能量分形维数差别的原因。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U458.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利娜;薛世鹏;周春艳;丁慧哲;李静;;微震信号现场监测试验及特征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2期

2 许晓阳;王恩元;许福乐;李忠辉;;煤岩单轴压缩条件下微震频谱特征研究[J];应用声学;2010年02期

3 陈炳瑞;冯夏庭;李庶林;袁节平;徐速超;;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岩体微震源分层定位方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4 唐礼忠;张君;李夕兵;汪令辉;周建雄;刘涛;;基于定量地震学的矿山微震活动对开采速率的响应特性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07期

5 ;第六届矿山中的岩爆与微震国际会议(RaSiM6)征文通知[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11期

6 吕进国;姜耀东;赵毅鑫;祝捷;王欣;陶磊;;基于稳健模拟退火-单纯形混合算法的微震定位研究[J];岩土力学;2013年08期

7 王焕义;岩体微震事件的精确定位研究[J];工程爆破;2001年03期

8 王春来;吴爱祥;刘晓辉;李瑞;吉学文;;深井开采微震活动容量维D_f变化特征[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11期

9 朱权洁;姜福兴;于正兴;尹永明;吕垒;;爆破震动与岩石破裂微震信号能量分布特征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04期

10 吴爱祥;武力聪;刘晓辉;王春来;黄武胜;朱权洁;;矿山微地震活动时空分布[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李国营;刘虎;;唐口矿井受采动影响下微震活动规律研究[A];综采放顶煤技术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综放开采30周年科技论文集[C];2012年

2 王永仁;欧阳振华;孔令海;赵善坤;李晓璐;;不同地质条件下微震信号衰减规律研究[A];第3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3 高峰;吕进国;;基于HHT方法的微震信号时频分析[A];北京力学会第18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王鹏;常旭;王一博;王璐琛;;水力压裂诱发微震事件的频谱特征统计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三专题论文集[C];2013年

5 张传玖;毛学健;;强冲击煤层综采工作面微震活动分析研究[A];煤炭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周胜健;刘超;;采动下新庄孜矿62113工作面地质预警微震实践[A];2010年度淮南矿业集团煤炭学会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一)·地质专业[C];2010年

7 李学政;唐云凯;;微震工程检测与应用技术[A];国家安全地球物理丛书(七)——地球物理与核探测[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张静;三峡微震[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黄志平;深埋隧洞开挖卸荷岩爆孕育过程及微震预警分析[D];东北大学;2015年

2 于洋;深埋隧洞即时型岩爆孕育过程的微震信息特征分析及分形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3 杨威;煤岩变形破裂电磁和微震信号关联响应机理及特征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4 刘建坡;深井矿山地压活动与微震时空演化关系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5 胡永泉;地面微震资料去噪方法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6 刘超;采动煤岩瓦斯动力灾害致灾机理及微震预警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叶庆东;大别苏鲁地区背景噪声成像与汶川地震科学钻探井孔附近微震定位[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莉;基于矿山岩石破裂的微震信号的检测与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商鹏;爆破掘进煤岩破裂微震信号特征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4年

3 赵中流;基于Fermat原理和加速度估计的微震定位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4 李保林;煤矿微震与爆破信号特征提取及识别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5 王强;岩层破裂微震动同步数据采集网络系统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6年

6 樊手;地下洞室围岩与支护损伤演化的微震释放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7 朱超;微震实时在线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武汉科技大学;2012年

8 景林波;煤矿微震信号特征及传播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9 刘佳;地下矿山实时信号的微震震源分析[D];武汉科技大学;2013年

10 闫宪磊;东滩煤矿深井综放工作面微震发生规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576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6576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b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