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隧道先隧后井工法对管片张开量影响的研究
本文选题:隧道工程 切入点:盾构隧道 出处:《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年S1期
【摘要】:为了研究盾构工程先隧后井施工法对盾构管片张开量的影响,在不易实测及不能通过试验获取的前提下,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盾构施工过程进行三维弹塑性数值模拟,结合典型工程实例,分析先隧后井施工引起的管片张开量及其主要影响范围;分别探讨土体力学性质、土层局部加固及地下水位对管片张开量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先隧后井施工法引起管片张开,影响范围主要体现在距离工作井连续墙5环管片长度内,施工防渗分析可着重考虑近工作井4个接头处。管片张开量随着土层刚度的增大而减小,但不受土体强度指标的影响。对于先隧后井盾构施工可通过局部加固来有效地减小管片的张开量,进而防止渗漏。管片以上地层水位的存在对工作井相邻5环管片张开量影响显著,但水位的高低对张开量影响很小。建议采用先隧后井盾构施工时,对邻近连续墙5环管片长度范围内进行局部加固,以确保隧道施工运营安全。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tunnel construction method on shield segment opening, the 3D elastoplastic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hield tunnel construction process is carried out by using large-scal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software, which is not easy to be measured and can not be obtained by test. Combined with typical engineering exampl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opening quantity of pipe piece and its main influence range caused by tunnel and well construction, and discusses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oil respectively. The effect of local reinforcement of soil layer and underground water level on segment opening.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length of pipe opening caused by the first tunneling and later well construction method is mainly within the length of 5 annular segments from the continuous wall of the working well. Construction impermeability analysis can focus on the four joints near the working well. The segment opening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soil stiffness. However, it is not affected by the soil strength index. For the first tunnel and then the shield tunneling, the opening of the segments can be effectively reduced by local reinforcement. Therefore, the existence of formation water level above the segment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opening of the adjacent five annular segments of the working well, but the water level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opening.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first tunneling and then the shield tunneling should be used.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tunnel construction, local reinforcement is carried out within the length range of 5 ring segments of adjacent continuous wall.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基金】: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7423 004)
【分类号】:U455.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伟;;近年日本的隧道施工与抗震设计[J];世界地震工程;2006年02期
2 陈景平;胡锋;刘明钢;;盾构法地铁隧道施工中的形变监测[J];江西测绘;2007年S1期
3 傅春青;;可拆芯式锚索施工技术[J];隧道建设;2007年S2期
4 陈骁;;浅析关于盾构法隧道施工对桥梁桩基数值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03期
5 王庆;周斌;;地铁盾构施工对地表沉降的影响分析[J];山西建筑;2011年13期
6 温竹茵,张庆贺,郑坚,秦鸿元;盾构法隧道防水堵漏技术的研究[J];现代隧道技术;1999年01期
7 赵峰;肖晓民;王亚军;;“盾构法”下穿高速公路施工技术应用[J];交通标准化;2007年01期
8 虞祖艺;;Φ15.43m盾构驱动部位加工设备的研制[J];上海建设科技;2007年04期
9 李围;何川;;双车道公路盾构隧道管片合理分块型式研究[J];现代隧道技术;2007年04期
10 郭秀琴;;砂卵石地层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J];铁道建筑技术;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方江华;张志鹏;张国强;;城市地铁隧道盾构始发施工技术分析[A];2011中国盾构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曾鹏;刘维宁;丁德云;鲁卫东;杨秀仁;颜莓;;大直径盾构结合CRD法修建地铁车站三维数值分析[A];2011中国盾构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陈馈;孙谋;;重庆过江隧洞盾构法施工泥水处理技术[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一届、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周江天;;越三区间隧道盾构工程设计[A];土木工程与高新技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李志强;;北京地铁盾构管片拼装技术[A];北京市政第一届地铁与地下工程施工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程振廷;王安媛;;跨琼州海峡铁路隧道初议[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张孟喜;周淮;涂敏;;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盾构施工引起地表沉陷预测[A];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8 黄昌富;;软硬混合地层地铁隧道盾构法构筑综合技术[A];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9 周小文;濮家骝;包承纲;;盾构隧道衬砌土压力确定方法[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卷)[C];1997年
10 方依文;;全断面砂砾层中盾构刀具长距离掘进技术研究[A];2011中国盾构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丽;地下施工工艺盾构法已完善[N];中华建筑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刘新红;穿江越洋再弄潮[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1年
3 本报特约记者 刘新红;依靠科技贯通高铁隧道[N];人民铁道;2011年
4 记者 刘洋 通讯员 王利军 葛军;钱江通道主体工程建设全面启动[N];中国交通报;2010年
5 李丹丹;草海下穿隧道方案可行[N];昆明日报;2008年
6 见习记者 杨晓;运用泥水盾构法构筑的“地下长城”[N];广东建设报;2006年
7 段宏杰;盾构技术推进隧道穿江越洋[N];中国交通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刘洪宇;穿越海底的来来往往[N];辽宁日报;2008年
9 ;复兴东路双层越江隧道工程技术[N];科技日报;2005年
10 记者 袁岚;港创瑞博研制成功国内直径最大的铁路盾构管片[N];中国建材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路美丽;盾构先行条件下拓展地铁车站的方案研究及风险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2 吴起星;复合地层中盾构机滚刀破岩力学分析[D];暨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欢欢;盾构实验台液压推进系统的设计与控制理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2 欧阳涛;盾构典型刀具组合破岩受力特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刘辉;浅埋暗挖法和盾构法在地铁修建中的适应性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4 金林山;盾构拼装机液压提升系统建模、仿真与测试[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5 王林;哈市过江隧道施工对土体稳定性的影响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6 李云辉;盾构法与浅埋暗挖法结合建造地铁车站施工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7 李海锋;盾构扩挖法修建地铁车站的内支撑体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8 梁小英;富水地层盾构施工同步注浆材料性能及配合比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9 奚程磊;盾构法隧道管片接头形式研究及其优化[D];同济大学;2006年
10 范欢;区间盾构隧道拓展地铁车站暗挖法施工过程力学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781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678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