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前后车辆综合效应的跟驰模型及其稳定性分析
本文选题:交通流 切入点:跟驰模型 出处:《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摘要】:为了进一步增强车流的稳定性,通过分析后视效应和前车优化速度差信息的综合作用,在FVD模型基础上,建立新的BLOVD模型.通过线性稳定性分析,得到新模型的稳定性判据.采用非线性分析方法,推导出mKdV方程用于描述系统临界稳定点附近的交通拥塞演变规律.数值仿真结果表明,综合考虑后视效应和最优速度差信息能有效抑制车流随机干扰信号在车流中传播放大,提高车流稳定性,从而舒缓交通拥堵.该模型对车流有进一步的致稳作用,有助于车辆自动驾驶系统中驾驶策略的设计.
[Abstract]:In order to further enhance the stability of vehicle flow, a new BLOVD model is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FVD model by analyzing the comprehensive effect of the aftersight effect and the velocity difference information of the vehicle in front.The stability criterion of the new model is obtained by linear stability analysis.Using nonlinear analysis method, the mKdV equation is derived to describe the evolution of traffic congestion near the critical stability point of the system.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considering the aftersight effect and the optimal velocity difference information, the random interference signal can be effectively suppressed and amplified in the traffic flow,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vehicle flow can be improved, thus relieving the traffic congestion.The model can further stabilize the vehicle flow and is helpful to the design of driving strategy in the vehicle autopilot system.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重庆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
【基金】:教育部博士点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090191110022)
【分类号】:U4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崔建勋;安实;崔娜;;基于元胞传输模型的区域疏散动态交通分配[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2 孙棣华;张建厂;廖孝勇;田川;李永福;刘卫宁;;非邻近车辆最优速度差模型[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1年06期
3 马国胜;马万经;;两相位交叉口左转交通流冲突延误改进模型[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10期
4 孙棣华;张建厂;赵敏;田川;;考虑后视效应和速度差信息的跟驰模型[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5 王涛;高自友;赵小梅;;多速度差模型及稳定性分析[J];物理学报;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廖孝勇;孙棣华;彭光含;刘卫宁;古曦;;双前导车信息对交通流稳定性影响的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2 谢青梅;王一伊;;基于CTM的避震疏散动态交通流分配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3 莫业柳;时伟;薛郁;唐铁桥;;一种新的多速度差交通流跟驰模型[J];广西科学;2008年04期
4 温坚;田欢欢;康三军;薛郁;;元胞自动机FI交通流模型的能耗研究[J];广西科学;2010年03期
5 康三军;薛郁;;元胞自动机慢启动规则交通流模型的能耗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6 刘有军;张海林;何莉;;基于安全间距反馈控制的协同跟驰建模与仿真[J];公路交通科技;2012年10期
7 黎胜;史忠科;刘通;;基于FVD模型的改进模型和试验比较[J];公路交通科技;2014年02期
8 梁玉娟;薛郁;;弯道动力学模型及能耗的研究[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9 孙棣华;张建厂;廖孝勇;田川;李永福;刘卫宁;;非邻近车辆最优速度差模型[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1年06期
10 李超智;;交通流多前车位置与相对运动的跟驰模型及稳定性分析[J];科技信息;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梁家源;薛郁;;基于NaSch模型十字道路启动能耗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四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并周培源诞辰110周年纪念大会文集(上册)[C];2012年
2 Tao Wang;;A new lattice hydrodynamic model based on ITS environment[A];第25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东繁;基于微观模型的城市道路交通流若干典型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韩祥临;基于智能交通系统的交通流建模和拥堵控制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3 崔建勋;基于元胞传输模型的道路交通区域疏散应急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廖孝勇;浮动车交通参数检测及在道路交通状态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5 姚荣涵;车辆排队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王建玲;城市交通网络拥挤识别[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7 李兴莉;交通流的随机因素分析和相变研究[D];上海大学;2008年
8 彭光含;交通流复杂耦合动态特性模拟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9 陈振起;混合交通交叉口直行机动车运行特性分析与建模[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10 李永福;面向T-CPS的微观交通认知方法及相关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单博文;台风登陆前基于元胞传输模型的逆向车道设置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时伟;交通流密度波、能耗研究及主干道逆转车流实测分析[D];广西大学;2007年
3 夏晶;基于效率和安全的人行横道合理间距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4 袁源;基于多前车信息及速度差的微观跟驰模型及其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5 李海鸥;基于二维OV模型的交通流稳定性分析及信息诱导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6 韩国华;基于高清视频处理技术的北京市快速路微观交通流模型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2年
7 罗钧;短时交通事件干扰下的交通流仿真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8 梁家源;突发事件下多室内人群的疏散动力学行为和交通流能耗的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9 张建厂;基于前后车综合效应的交通流建模及其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10 田聪;基于元胞传输模型的城市交通拥堵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常玉林,王炜,邓卫,高海龙;双车道公路车头时距分布模型研究及应用[J];东南大学学报;1999年06期
2 徐良杰,王炜;左转自行车对直行机动车通行的影响分析模型[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3 陈豫眉;潘璐;李泽民;;非线性Tricomi问题的非线性Galerkin方法[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4 杨晓光;直行优先信号控制交叉口左转交通流延误模型[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3期
5 薛郁,董力耘,袁以武,戴世强;考虑车辆相对运动速度的交通流演化过程的数值模拟[J];物理学报;2002年03期
6 雷丽,薛郁,戴世强;交通流的一维元胞自动机敏感驾驶模型[J];物理学报;2003年09期
7 王涛;高自友;赵小梅;;多速度差模型及稳定性分析[J];物理学报;2006年02期
8 彭光含;孙棣华;何恒攀;;交通流双车跟驰模型与数值仿真[J];物理学报;2008年12期
9 钱勇生;曾俊伟;杜加伟;刘宇斐;王敏;魏军;;考虑意外事件对交通流影响的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J];物理学报;2011年06期
10 贾宁;马寿峰;;考虑摩擦干扰的机非混合交通流元胞自动机仿真[J];系统仿真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彭光含;交通流复杂耦合动态特性模拟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锋;信号控制交叉口左转专用相位设置依据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光含;;向前看多车跟驰模型稳定性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1年03期
2 周伟;林志敏;褚衍东;俞建宁;;一类新的交通流跟驰模型的倍周期分岔与混沌[J];甘肃科学学报;2008年04期
3 李超智;;交通流多前车位置与相对运动的跟驰模型及稳定性分析[J];科技信息;2011年11期
4 李松;贺国光;张杰;;基于交通流灰色关联熵的交通流无序转化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0年01期
5 罗强;许伦辉;;基于最小安全距离的跟驰模型的建立和仿真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年02期
6 孙棣华;李永福;田川;;基于多前车位置及速度差信息的车辆跟驰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0年07期
7 张春平;冯春成;李斌;;基于最大Lyapunov指数的交通流混沌现象仿真[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莫业柳;薛郁;时伟;唐铁桥;;考虑前方多车辆速度差的优化速度模型[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9 吕贞;陆建;;基于期望车速的跟驰模型研究[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10年03期
10 贺国光,王东山;仿真交通流混沌现象的传播特性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曙光;;基于累计车辆数的多车型宏观动力波简化理论[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王炜;;公路交通流车速一流量实用关系模型[A];江苏省公路学会优秀论文集(2006-2008)[C];2009年
3 范炳全;李宝强;马春林;童道琴;;高架道路交通流的控制方法[A];西部开发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2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戴世强;;交通流研究与技术科学思想[A];祝贺郑哲敏先生八十华诞应用力学报告会——应用力学进展论文集[C];2004年
5 张亚平;裴玉龙;周刚;;交通流数据采集、处理及其在通行能力分析中的应用研究[A];土木工程与高新技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戴世强;薛郁;雷丽;;关于交通流的流体力学模型[A];第十八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4年
7 江山;韩伯棠;;可操作的保持安全车距的方法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东明;戴世强;;地面交通流对高架匝道畅通度的影响[A];第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1999年
9 薛郁;戴世强;谢腊兵;;二维交通流密度波的稳定性分析[A];自然、工业与流动——第六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10 刘建军;薛强;高玮;裴桂红;;城市交通网络的渗流力学模型[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亦中 通讯员 潘峰 张振宇;珞狮路高架通车带来交通流新变化[N];长江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李永军;一条路的综合效应[N];巴中日报;2011年
3 绍兴市建设局 张顺建;缓解交通压力 保护古城风貌[N];绍兴日报;2010年
4 记者 简工博 通讯员 丁宏奇;“两隧”通车加剧小陆家嘴拥堵[N];解放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一项缓解交通拥堵的举措[N];贵阳日报;2008年
6 记者 黄滢;“魔鬼弯道”即将拆除[N];南宁日报;2008年
7 叶以农 林静 尹卫国;引导北京城市快速路系统合理布局[N];中国建设报;2009年
8 江苏省交通厅科技处 提供;江苏:创新不断 智能引领新交通[N];中国交通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彭之丹;中山路试行单双号出行[N];贵阳日报;2009年
10 首席记者 李菲 记者 吕禹;高桥立交:“民生考题”的廿年破解[N];绍兴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男;基于WSN的实时动态交通流数据获取相关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樊月珍;基于交通流的车辆动态路径诱导方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3 蒋海峰;信号交叉口混合交通流干扰机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4 周立军;基于驾驶员信息处理特性的跟驰及换道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张莉;城市主干道交通流的分形理论与系统模拟[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6 彭光含;交通流复杂耦合动态特性模拟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7 刘力军;基于跟驰模型的交通流分岔与混沌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8 庞明宝;交通流混沌智能控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9 商蕾;城市微观交通仿真及其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10 祝会兵;基于驾驶行为细致分析的交通流建模和模拟[D];上海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进平;交通流的流体力学模型与数值模拟[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2 谭惠丽;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及其在城市主干道交通中的应用与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3 黄乒花;用元胞自动机和格子玻尔兹曼方法研究交通流的有关问题[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赵春阳;大连港航道锚地功能改善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5 刘贵泉;城市主干道交通流的控制与管理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6 刘红军;城市交通监控系统分析与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7 靳引利;高速公路交通智能监控系统仿真研究[D];长安大学;2003年
8 殷涛;高速公路交通流仿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9 董宇;航道通过能力及服务水平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10 温娟;粗集预处理数据的神经网络交通事件自动检测算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270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727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