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客运专线连续箱梁竖向温差取值探讨

发布时间:2018-04-17 09:42

  本文选题:客运专线 + 连续箱梁 ; 参考:《铁道标准设计》2014年12期


【摘要】:为研究客运专线箱梁竖向温差荷载对结构受力的影响,对比分析美国、英国、日本及中国四种不同桥梁规范给定的非线性日照温度曲线,结合3跨变截面连续箱梁实例,计算不同桥梁规范非线性日照温度下结构截面的温度应力,表明我国铁路规范规定的温差荷载对结构使用阶段受力影响相对较大。结合我国客运专线桥梁结构实际情况,考虑桥面轨道结构对桥面温差的折减效应,提出我国客运专线箱梁桥竖向温差选取的建议。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vertical temperature difference load of box girder of passenger dedicated line on structural force, the nonlinear sunshine temperature curves given by four different bridge codes in the United States, Britain, Japan and China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ree span continuous box girder with variable cross section is used as an example.The temperature stress of the structure section under the nonlinear sunshine temperature of different bridge codes is calculated. It is shown that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load stipulated by the railway code in our country has a relatively large influence on the stress of the structure in the stage of service.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bridge structure of passenger dedicated line in China,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bridge deck track structure on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of bridge deck, the suggestion of selecting vertical temperature difference of box girder bridge of passenger dedicated line in China is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分类号】:U441.5;U448.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林,项贻强,汪劲丰,王建江;各国规范关于混凝土箱梁桥温度应力计算的分析与比较[J];公路;2004年06期

2 郭瑞军;;非线性日照温度下连续刚构桥的温度应力分析[J];公路;2013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丰;混凝土箱梁桥温度效应关键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明罡,贺群;由于温度效应导致框架梁开裂的事故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0年01期

2 赵海东,赵鸣,沈水明;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响应[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0年04期

3 段凯,杨新华,杨文兵;用ANSYS软件计算桥梁结构的温度应力[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3期

4 田杨;夏招广;;薄壁箱型梁桥日照温度场的数值计算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2期

5 胡俊,汪忠明,方高倪;基于带有偏差单元的IRN模型的大体积混凝土温度预测与控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6 陈刚;;铁路无砟轨道连续梁横向环框温度力浅析[J];安徽建筑;2009年04期

7 田帅;费永亮;张铁志;;降低混凝土箱梁内温度作用和空气作用的措施[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Z1期

8 张腾祚;李海宏;;客运专线箱梁芯部温度控制技术研究[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9 李宁;高广运;郑建国;;水平激振下波阻板主动隔振试验与数值计算[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1期

10 宋小软;静定结构在不同温度场中的应力应变分析[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阳先全;陈卫东;梅春;;混凝土薄壁箱梁横向温度应力分析[A];湖北省公路学会成立三十周年暨二○○八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李全林;潘欣;杨力;;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底板纵向裂缝成因与防治措施[A];湖北省公路学会成立三十周年暨二○○八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王聪;钟亚伟;;铁路箱梁有效宽度计算的程序实现及应用[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9年

4 张燕平;忻鼎康;林鹤雄;季文洪;邓景纹;;无缝化设计巨型地下构筑物的测试与分析[A];结构混凝土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第十三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5 刘永光;李忠献;;基于剪滞理论的钢纤维混凝土桥面铺装层破坏分析[A];第十八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6 戴公连;胡楠;刘文硕;;中国高速铁路桥梁建设新进展[A];第十九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7 刘文硕;戴公连;;京沪高速铁路中小跨径连续梁的设计与探讨[A];第十九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8 肖祥南;戴公连;;64m简支槽形梁的设计特点——承受铁水罐车活载作用[A];第十九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9 饶少臣;;大跨铁路拱桥一阶导数不连续拱轴线[A];第十九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10 周志敏;戴公连;;高速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设计参数研究[A];第十九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德增;斜塔斜拉桥施工与运营过程中的力学行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吴静;多重螺旋箍筋增韧轻质混凝土抗震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罗浩;高速铁路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徐变变形对车—桥系统耦合振动的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任永利;陶瓷废料用于沥青路面隔热层混合料的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林迟;基于结构全寿命设计需求的环境作用与结构性能退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6 蔺鹏臻;混凝土箱梁剪力滞效应的分析理论与应用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1年

7 赵造东;水工混凝土受压疲劳性能及累积损伤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8 李勇;大跨度钢—混凝土组合桥梁空间理论与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张运波;薄壁空心高墩的温度效应及其对稳定性影响的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1年

10 宋小软;预应力轻骨料混凝土采油平台罐体模型的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岗;贺拴海;宋一凡;;混凝土箱梁水化热温度损伤安全评价模型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7年04期

2 邵旭东,李立峰,鲍卫刚;砼箱形梁横向温度应力计算分析[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3 吴海军;张雷;陆萍;周志祥;;沥青铺装层厚度对连续刚构桥主梁温度梯度应力的影响[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4 应国刚,颜东煌;桥梁施工控制中结构温度场短期预测方法[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5 盛兴旺,陈洪波;秦沈客运专线砼简支箱梁支座不平整效应及其限位分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6 王岩;方元龙;吴胜兴;;泄洪闸闸墩施工期温度场与温度应力分析[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5年S1期

7 黄跃峰,李满春,刘永学,毛亮,刘伍;DEM上大规模空间遮挡判断方法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年01期

8 王甲春;阎培渝;;早龄期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应力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S1期

9 王遵娅;丁一汇;;近53年中国寒潮的变化特征及其可能原因[J];大气科学;2006年06期

10 康为江,方志,邹银生;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日照温差应力的试验研究[J];湖南交通科技;200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耿旭;复杂结构辐射换热工程应用及数值计算[D];清华大学;1997年

2 彭友松;混凝土桥梁结构日照温度效应理论及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仇智勇;铁路客运专线的客运量预测[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4年04期

2 ;深入开展“学、创、推”活动 高标准建设客运专线确保第五次大提速顺利实现[J];理论学习与探索;2004年05期

3 梁仙菊;津秦客运专线引入秦山地区方案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5年10期

4 ;武汉至广州客运专线项目[J];中国铁路;2005年11期

5 ;铁路客运专线线下工程施工工艺与设备使用图解[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06年08期

6 王滨;李红昌;;关于客运专线发展模式及其特点的探讨[J];技术经济;2006年09期

7 黄中华;;铁路客运专线车站售票工作探讨[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7年01期

8 广晓平;马昌喜;;建设铁路客运专线的若干思考[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7年02期

9 ;我国铁路客运专线工程技术取得突破[J];铁道标准设计;2007年11期

10 申粉婷;;一种针对客运专线施工而设计的混凝土搅拌站[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07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禹志阳;;客运专线柔性防护技术的研究[A];扩大铁路对外开放、确保重点物资运输——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铁道分会场暨中国铁道学会学术年会和粤海通道运营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梁仙菊;;津秦客运专线引入秦山地区方案研究[A];第十二届铁路站场枢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刘树年;;客运专线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A];中铁隧道集团2006年客运专线专题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6年

4 吴克俭;;铁路客运专线工程技术的发展与创新[A];客运专线工程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8年

5 王艳丽;;客运专线产生的效益分析[A];第十五届粤、京、港、沪铁道学会学术年会第八届世界轨道交通发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赵国堂;;客运专线轨道动态检测关键技术[A];推进铁路新跨越加快经济大发展——中国科协2004年学术年会铁道分会场论文集[C];2004年

7 孙璐;李耀雄;;铁路客运专线基础工程(产品)质量的控制措施[A];铁道科学技术新进展——铁道科学研究院五十五周年论文集[C];2005年

8 刘志明;;客运专线信息化设计及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的研究[A];铁道科学技术新进展——铁道科学研究院五十五周年论文集[C];2005年

9 赵国堂;;客运专线轨道动态检测关键技术[A];中国铁道学会——2004年度学术活动优秀论文评奖论文集[C];2005年

10 史天运;;铁路客运专线信息系统需求分析研究[A];铁道科学技术新进展——铁道科学研究院五十五周年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郭峰 记者 贾芳;京石、京沪、津秦、石郑客运专线年内将全部开工[N];河北经济日报;2006年

2 记者 焦同喜;四大客运专线年内全部开工[N];河北经济日报;2006年

3 记者 矫阳;我国铁路自主创新建设客运专线[N];科技日报;2006年

4 李雪颖;我国将新开10条铁路客运专线[N];西部时报;2006年

5 记者 迟明霞;京石津秦铁路客运专线获批复[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6 记者 英涛;京石铁路客运专线工程在涿州开工[N];保定日报;2008年

7 记者 董娉;石武铁路客运专线河南段开工建设[N];河南日报;2008年

8 记者 王志起;津秦铁路客运专线正式开工[N];秦皇岛日报;2008年

9 记者 苏民;2009年5条铁路客运专线将开通运营[N];经济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杨西民;西宝客运专线开工指日可待[N];宝鸡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何宇强;客运专线运输组织理论中若干问题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6年

2 罗建;客运专线与既有线合理分工及协调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3 丁铭绩;京津客运专线路基桩板复合地基沉降特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4 孙全欣;铁路客运专线运输组织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5 海晓伟;客运专线运力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6 刘隽;基于分散自律体系的多Agent客运专线运营调度系统[D];铁道部科学研究院;2006年

7 张红斌;客运专线网络承载能力及其可靠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然;客运专线轨道养护维修信息系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2 唐慧;客运专线运营管理及机构设置模式探讨[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3 瞿强;我国铁路客运专线发展的战略选择[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4 郭联卫;铁路客运专线融资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5 生璇;客运专线票价制定及其实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6 吴文娟;客运专线运价制定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7 李鑫;铁路客运专线(秦沈)后评价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8 梁立;长大客运专线客运量调查与预测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0年

9 许贵阳;客运专线工务设备动态检测管理方案[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10 袁传镔;客运专线的修建对城际旅客出行的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630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7630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e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