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弹性绳理论的自主车辆防碰撞的路径规划
本文选题:车辆 + 防碰撞 ; 参考:《汽车工程》2014年10期
【摘要】:基于人工势场的引导策略,通过建立包括车道边界和障碍车的道路危险势场,采用弹性绳模型实现了车辆在高速公路上的车道保持和紧急避障功能。为了保证车辆在高速情形下避障的安全性,在障碍车辆原有势场基础上,在障碍车辆的前后各增加一个引导势场,使车辆能够提前避障,从而避障过程更安全。再结合Carsim仿真,在车辆的路径跟随过程中观察主车的横摆角速度的变化来判断车辆的稳定性。对直道和弯道两种情形进行避障仿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障碍车辆前后添加引导势场能提前避障,从而使避障过程更安全。
[Abstract]:Based on the guidance strategy of artificial potential field, the road hazard potential field including lane boundary and obstacle vehicle is established, and the function of lane keeping and emergency obstacle avoidance is realized by using elastic rope model.In order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vehicles avoiding obstacles at high speed, on the basis of the original potential field of obstacle vehicles, one guiding potential field is added to the front and back of obstacle vehicles, so that vehicles can avoid obstacles ahead of time, thus the process of obstacle avoidance is safer.Combined with Carsim simulation, the stability of the vehicle is judged by observing the change of the yaw velocity of the main vehicle in the course of following the vehicle path.Th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obstacle avoidance between straight and bend are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 that adding the guiding potential field before and after the obstacle vehicle can avoid the obstacle ahead of time, thus making the obstacle avoidance process more safe.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 汽车车身先进设计与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5159) 中国博士后科研基金(20110490263) 湖南大学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61075004)资助
【分类号】:U492.22;U46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宋晓琳;冯广刚;杨济匡;;汽车主动避撞系统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汽车工程;2008年04期
2 刘志峰;王建强;李克强;;具有鲁棒特性的车载雷达有效目标确定方法[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预览;2008年05期
3 李晓霞,江宗法,李百川,边浩毅;车载距离探测技术比较[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建强;迟瑞娟;张磊;李克强;于涛;;适应驾驶员特性的汽车追尾报警-避撞算法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9年S1期
2 周兵;刘冬;;智能车辆主动避撞与稳定性联合控制仿真[J];公路交通科技;2011年03期
3 袁刚强;邓世建;吴玉康;;基于AVR的新型防汽车追尾安全装置设计[J];电子设计工程;2009年10期
4 张吉康;;基于相对运动理论的动态安全车距计算模型[J];北京汽车;2012年04期
5 肖浩;宋晓琳;曹昊天;;基于危险斥力场的自动驾驶汽车主动避撞局部路径规划[J];工程设计学报;2012年05期
6 吕光辉;张忍;;防撞雷达——汽车防碰撞系统的核心[J];汽车工业研究;2013年01期
7 孙斌;;基于汽车追尾事故形态分析的避撞算法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3年08期
8 童添柱;颜孙兵;薛鹏冲;李媛媛;;STM32单片机在大学生创新项目中的应用[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13年01期
9 王庞伟;余贵珍;王云鹏;王迪;;基于滑模控制的车车协同主动避撞算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10 吕兴行;武波涛;高景峰;薛金华;;基于红外测距的道路前方车辆探测预警系统研究[J];公路交通技术;201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陈宁;;基于VII体系平台的高速公路车辆主动避撞关键技术研究[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郑磊;孙仁云;;汽车纵向主动避撞系统的仿真研究[A];四川省第十一届汽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孔春玉;车辆碰撞行人事故与损伤流行病学调查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2 侯德藻;汽车纵向主动避撞系统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3 张德兆;基于弯道行驶的车辆自适应巡航控制[D];清华大学;2011年
4 吴初娜;城市交通环境中驾驶人应激响应特性及最优避险策略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书方;基于VANET的协作式主动安全技术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2 辛海涛;锯齿波FMCW汽车防撞雷达信号处理系统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张广祥;基于驾驶行为的汽车主动防撞预警系统的安全车距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陈明;汽车主动防撞预警系统的路面识别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张爽;汽车侧向防撞预警系统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6 武元杰;汽车防追尾碰撞主动安全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赵万里;基于雷达的智能车多目标检测与跟踪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8 曾翼;基于ARM+FMCW雷达的汽车防撞报警系统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刘光辉;棉花打顶机切割器高度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10 陈平;辅助驾驶中控制与决策关键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王京元,王炜,程琳;汽车主动避撞系统关键技术研究[J];交通与计算机;2004年04期
2 高振海,管欣,李谦,郭孔辉;驾驶员最优预瞄纵向加速度模型[J];汽车工程;2002年05期
3 侯德藻,李克强,郑四发,连小珉;汽车主动避撞系统中的报警方法及其关键技术[J];汽车工程;2002年05期
4 侯德藻,刘刚,高锋,李克强,连小珉;新型汽车主动避撞安全距离模型[J];汽车工程;2005年02期
5 王跃建,侯德藻,李克强,连小珉;基于ITS的汽车主动避撞性关键技术研究(一)[J];汽车技术;2003年03期
6 李晓霞,李百川,侯德藻,陈光武;汽车追尾碰撞预警系统开发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01年03期
7 侯德藻,李克强,连小珉,刘锋;新型车载探测雷达系统技术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4年21期
8 屠大维;用于车辆防撞控制的行车环境传感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1999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侯德藻;汽车纵向主动避撞系统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育,席裕庚;基于V距离势场的实时滚动路径规划[J];机器人;1997年05期
2 王岩国,张泽,阎光辉;利用电子全息术测量掺锰钛酸锶双晶界面的势场分布[J];电子显微学报;2001年02期
3 邓顺平;张艳军;刘会平;;一种基于威胁势场的A星路径规划算法[J];科技视界;2014年03期
4 何红雨;;强化扩散传质过程有势外场与化学势场的协同[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5 庄国策,姚凯伦,郁伯铭;谢尔宾斯基地毯的稳态势场[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2年02期
6 巴根;粒子在周期势场中的运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1998年06期
7 成庆林;刘扬;项新耀;;基于,
本文编号:17671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767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