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道整治工程中长河段复合模型方法研究
本文选题:长河段 + 航道整治 ; 参考:《水运工程》2014年12期
【摘要】:鉴于数学模型在解决水沙运动及河床冲淤变化三维性较强的局部工程问题时存在一定的局限,以及物理模型在模拟长河段时受时间变态影响较为严重的问题,提出综合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优点的长河段复合模型。综述国内外复合模型的发展情况、优缺点及发展趋势,结合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在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提出航道整治工程中长河段复合模型研究思路与方法。
[Abstract]:In view of the limitation of the mathematical model in solving the local engineering problems with strong 3-D erosion and siltation of the river bed and the problem that the physical model is seriously affected by the time distortion in the simulation of the long river section. This paper presents a complex model of the long river section which combines the advantages of the physical model and the mathematical model.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composite model at home and abroad. Combining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hysical model and the mathematical model in the waterway regulation project, the research ideas and methods of the complex model for the middle and long reaches of the waterway regulation project are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长江航道局;
【基金】:交通运输部2013年重大专项(2013-364-548-200)
【分类号】:U61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李发政;孙贵洲;渠庚;;长河段河工模型时间变态影响及水沙过程控制方式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1年03期
2 曹祖德,孔令双,李蓓,李孟国;海岸河口水动力数值模拟的研究方向[J];中国港湾建设;2002年04期
3 李国臣;周浩祥;徐金环;;灌河口外拦门沙治理物理模型试验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1992年04期
4 苏杭丽,张东生;复合模型中实时耦合问题的探讨[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5 曹兵;刘士和;罗秋实;尹书冉;;旁侧入流对绕体流动与河床冲淤变形的影响[J];水利学报;2009年11期
6 罗肇森;;复合模型——一种试验新技术[J];水利水运科学研究;198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辉;赵洪波;曹祖德;;平衡含沙量、平衡水深与海床冲淤计算[J];中国港湾建设;2009年05期
2 范北林;李健;周银军;;长江科学院河流专业研究进展综述——以《长江科学院院报》30年来发表的论文为例[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4年10期
3 远航,于定勇;潮流与泥沙数值模拟回顾及进展[J];海洋科学进展;2004年01期
4 李鹏山;谢跟踪;陈小红;姜明新;;数值模拟方法在海洋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5 李顺芹,袁德奎;潮流场中质点运动的可视化[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4年11期
6 万远扬;金中武;黄仁勇;;泥沙模型研究述评与前景展望[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6年01期
7 张世钊;夏云峰;徐华;吴道文;;灌河口外航道整治模型试验研究[J];海洋工程;2014年05期
8 ;HYBRID SIMULATION OF THE HYDRAULIC CHARACTERISTICS AT RIVER AND LAKE CONFLUENCE[J];Journal of Hydrodynamics;2011年01期
9 左东启;俞国青;;工程水动力学研究中的合交模型[J];河海科技进展;1992年04期
10 李天翔;廖华胜;杨永全;;物理-数值复合模型在模拟多股水舌进入复杂河道的流场中的应用[J];水利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志明;杨国平;;中国沿海深水港口建设技术进展和发展趋势[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港口工程分会技术交流文集[C];2009年
2 崔冬;;灌河口二维悬沙数学模型研究[A];中国水利学会2007学术年会人类活动与河口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3 窦希萍;;河流水沙观测与模拟研究概述[A];第十六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下册)[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饶永红;河口海岸工程模型试验若干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苏杭丽;一种新型水工模拟技术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3 张尚弘;都江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三维虚拟仿真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4 蔡中祥;基于GIS的长江河口空间决策支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徐明德;黄海南部近岸海域水动力特性及污染物输移扩散规律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6 丁玲;水体透明度模型及其在沉水植物恢复中的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7 姚仕明;三峡葛洲坝通航水流数值模拟及航运调度系统研究[D];清华大学;2006年
8 文岑;平面二维水沙运动与船舶运动的数值模拟研究及其应用[D];重庆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凤;基于驾驶式计算的潮流模型模拟系统的设计与应用[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春霞;乌江白马复杂滩群整治数学模型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3 阳磊;潮间带风电场水动力及泥沙冲刷数值模拟[D];天津大学;2010年
4 王超;海岛渔港工程建设中的海岸动力环境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5 仇英华;基于IDL的河口海岸交互式可视化系统初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顺芹;波浪、潮流计算的可视化研究与实现[D];天津大学;2003年
7 远航;黄岛电厂温排水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8 张明霞;概率理论与随机数值模拟方法在海岸泥沙淤积预测中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9 孙平锋;椒江口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研究及其应用[D];浙江大学;2006年
10 郭珊;疏浚施工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及防治对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孔令双,曹祖德,刘德辅;海岸动力-地貌演变的过程模拟自动化[J];中国港湾建设;2001年04期
2 苏杭丽,马洪蛟,张东生,蔡辉;复合模型系统的控制策略[J];海洋工程;2002年02期
3 陈稚聪,,安毓琪;河工模型中时间变态与水流挟沙力关系的试验研究[J];人民长江;1995年08期
4 王协康,刘同宦,王宪业,刘兴年;受支流入汇作用主河推移质运动演化特征试验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5年06期
5 陆永军,周耀庭;治导建筑物绕流机理及其下游流场的探讨[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1990年02期
6 何国建;方红卫;府仁寿;;桥墩群对河道水流影响的三维数值分析[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7年03期
7 贾少燕;;复合模型在平原串流河段水流运动模拟中的应用[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8年01期
8 刘士和;梅军亚;徐林波;罗秋实;;漳河下游河道水沙运动数值模拟[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8年02期
9 曹祖德,李炎保;水动力数值模拟的发展方向[J];海洋学报(中文版);1995年04期
10 王兆印,黄金池;泥沙模型试验中的时间变态问题及其影响[J];水利学报;1987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国林;北江航道整治工程施工分析与总结[J];珠江水运;2002年07期
2 李万正;榕江航道整治工程设计总结[J];珠江水运;2005年05期
3 陈仁道;;试述贵州航道整治工程的两个根本转变[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7年09期
4 陈仁道;;山区航道整治工程的特点和做法[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7年09期
5 孙冬梅;张明进;冯平;朱玉德;;数学模型在长江中游牯牛沙水道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J];水利水电技术;2009年07期
6 赵昱;;浅谈赣江航道整治工程的动态管理[J];科技资讯;2009年31期
7 郭辰;;内河航道整治工程与景观设计探讨[J];中国水运;2010年10期
8 周跃;;航道整治工程技术要点初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年11期
9 李永贵;;论山区内河航道整治工程的主要技术[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0期
10 柴晓玲;余启辉;要威;张黎明;;复杂河网地区航道整治工程对防洪的影响分析[J];人民长江;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倏;;浅谈两淮段航道整治工程[A];机械疏浚专业委员会第二十次疏浚与吹填技术经验交流会论文与技术经验总结文集[C];2007年
2 周克仁;;土工合成材料在汉江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A];武汉航海学会论文集(1994)[C];1994年
3 陶震;;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在长江口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A];第十二届中国海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4 陈海勇;郭海丰;钱黎敏;黄志良;;长江口北支航道整治工程设想[A];第十三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5 胡秋发;;益阳至芦林潭航道整治工程防洪评价水文分析计算[A];2007年湖南水电科普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肖洋;唐洪武;王志良;朱立俊;;新型模型沙在赣江白马庙至永太河段航道整治工程动床模型试验研究中的应用[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7 徐洲平;;生态袋挡墙护坡技术在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A];第三届全国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交流研讨会专刊[C];2011年
8 徐闪;汪春桃;方海东;;连云港港疏港航道整治工程测量管理工作内容及控制措施[A];第六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航运分论坛暨江苏省航海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马虎阳;;生态驳岸在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A];中国航海科技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10 ;虾峙门口外航道整治工程情况介绍[A];进出宁波舟山港大型船舶分道航行研讨[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高峰 吴毅;京杭运河两淮段航道整治工程通过竣工验收[N];中国水运报;2010年
2 吕英鹰 彭国峰;西江黄金水道建设再传捷报 柳江航道整治工程提前完工[N];广西日报;2011年
3 记者 缪世雄 张凌云 通讯员 李先忠 吴伶;东流航道整治工程设计获大奖[N];中国水运报;2011年
4 记者 廖志慧 通讯员 王取发 陈宇;荆江航道整治工程全面开工[N];湖北日报;2013年
5 记者 刘兴增 潘庆芳 高斌 驻湖北首席记者 石斌;荆江航道整治工程开工[N];中国交通报;2013年
6 马路 李超;黄骅港外航道整治工程通过验收[N];河北日报;2005年
7 王寅娜;通力合作 根治“肠梗阻”[N];中国水运报;2007年
8 通讯员 李宁邋高峰;京杭运河两淮段航道整治工程接受检查[N];中国水运报;2007年
9 苏骄;京杭运河两淮段航道整治工程通过验收[N];现代物流报;2007年
10 记者 万芳邋通讯员 高斌;汉江白河至丹江口段航道整治工程启动建设[N];中国水运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许慧;丁坝水流数值模拟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鞠俊;河口航道整治工程水动力及河床变形响应数值模拟研究[D];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008年
2 何海胜;东江下游航道整治工程水动力数学模型[D];河海大学;2005年
3 孙可朝;芜申线高淳段航道整治工程经济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明;分汊河道航道整治工程中平面二维数学模型的应用[D];长江科学院;2008年
5 岳俊飞;武桥水道航道整治工程流场数值模拟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6 刘晓菲;护滩建筑物破坏机理及模拟技术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8年
7 曾亚东;淮河淮滨至三河尖航道整治工程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9年
8 王勇;潮汐影响下西江“三滩”的航道整治工程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8年
9 赵洪波;风暴骤淤二维数值模型及其应用[D];天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814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781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