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水泥对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强度影响机理

发布时间:2018-04-22 03:28

  本文选题: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 + 水泥水化产物 ; 参考:《功能材料》2016年03期


【摘要】:采用扫描电镜对掺加水泥前后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新集料、泡沫沥青胶浆微观形貌的分布特征等进行对比研究,进而采用工业CT的无损检测技术定量揭示了水泥对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马歇尔试件内部孔隙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中水泥水化产物显著改善了集料表面的棱角性,从而增加了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水泥水化物与沥青形成的胶浆复合物所构成的空间立体网格结构在混合料中起到"加筋"、填充作用,且显著增强了泡沫沥青胶浆的整体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混合料的强度;水泥水化产物起到次级结合料的同时,还改变了混合料内部孔隙分布特征,增加了微孔隙数量,降低了内部孔隙的平均孔径,从而提高了混合料的水稳定性。
[Abstract]: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ecycled asphalt pavement material, new aggregate and microstructure of foam asphalt paste before and after adding cement were studi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Furthermore, the influence of cement on the internal po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ld recycled mixture Marshall specimen of foamed asphalt was quantitatively revealed by using the nondestructive testing technique of industrial C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ement hydration products in cold recycled mixture of foamed asphal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angularity of aggregate surface and thus increase the adhesion between asphalt and aggregate. The spatial three-dimensional mesh structure formed by cement hydrate and asphalt paste compound plays a role of "reinforcing" and filling in the mixture, and obviously enhances the overall stability of the foam asphalt mortar, thus improving the strength of the mixture. The cement hydration product acts as the secondary binder and changes the por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xture, increases the number of micropores, reduces the average pore size of the internal pores, and improves the water stability of the mixture.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道路结构与材料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分类号】:U4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尚福鲁;滕翠翠;孙振伟;;冷再生混合料的研究动态[J];山西建筑;2010年16期

2 宋长柏,王丽,陈朝霞;冷再生混合料的室内试验研究[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01年S1期

3 王丽,魏连雨,刘奎颖;冷再生混合料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4 于洪源,吉丽娜,吴琰;均匀设计在不同添加剂的冷再生混合料配比设计中的应用[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5 周慧东;;冷再生混合料反应机理分析[J];科学之友(B版);2008年09期

6 尹萍;贾富贵;;泡沫(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3年01期

7 张亮;;旧料掺量对冷再生混合料强度影响[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3年05期

8 姚笛;;冷再生混合料疲劳性能研究[J];公路工程;2014年03期

9 成安洪;高建华;胡伟;;厂拌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拌和施工工艺要点[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8年S2期

10 杨进;江涛;孙立军;刘黎萍;;考虑第二次压密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室内试验方法研究[J];公路工程;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魏连雨;王丽;王国清;;冷再生混合料的室内试验研究[A];第一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新技术新材料与新设备卷[C];2002年

2 李相国;尹晓波;马保国;王海峰;李俊晓;;改性剂对粉煤灰-水泥冷再生混合料性能的影响[A];2011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3 薛振山;王纯鸣;;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性能研究[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杨宝众;亚洲首套就地冷再生机组亮相[N];中国交通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武泽锋;旧沥青路面铣刨料工厂冷再生技术研究[D];东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树青;乳化沥青和泡lで嗬湓偕旌狭闲阅苎芯縖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2 刘玉国;泡lで嗉捌淅湓偕旌狭下酚眯阅苎芯縖D];长安大学;2015年

3 刘娜;泡沫沥青与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中长期使用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4 张军;贵州高速公路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力学性能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5 赵洪键;水泥冷再生基层材料组成设计与路用性能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6 谈世军;贵州山区高速公路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高温性能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7 郭保和;冷再生混合料颗粒团强度评价及级配变化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8 王亚祥;冷再生混合料强度形成早期交通对路面结构的影响分析[D];河北工业大学;2014年

9 邢傲雪;乳化(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技术性能深入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10 陈晓刚;振动压实成型的冷再生混合料试验方法和级配优化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854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7854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8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