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交通波理论的北槽深水航道通航效率
本文选题:水路运输 + 北槽深水航道 ; 参考:《中国航海》2014年01期
【摘要】:为研究北槽深水航道内慢速船驶入深水航道时对航道通航效率的影响,以交通波理论为基础,结合船舶交通流特性,建立慢速船驶入限制追越航道内的船舶交通流波动模型,解释慢速船驶入和驶出北槽深水航道前后船舶交通流的集聚和消散过程。结果表明,若慢速船在北槽深水航道非交管时间前进入,对整个航道的通航效率影响很大,需要通航管理部门制定详尽的通航计划、调配进出船顺序,以提高北槽深水航道的通航效率。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slow ship entering deep water channel in the North Channel on the navigation efficiency, based on the theory of traffic wav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hip traffic flow, a model of slow speed ship entering the restricted overtaking channel is established, which 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traffic wave and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hip traffic flow. The accumulation and dissipation of ship traffic flow before and after entering and leaving the North Channel are expla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if the slow speed ship enters before the time of non-crossing in the North Channel deep water channel, it will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navigation efficiency of the whole channel. It is necessary for the navigation management department to draw up a detailed navigation plan and deploy the order of the ship in and ou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navigation efficiency of the North Channel deep-water channel.
【作者单位】: 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航运仿真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49001)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11CXY49) 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yc2012066)
【分类号】:U69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建军;黄兰华;;基于线性模型的高速公路交通事件和干预作用影响下的车流波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7年01期
2 时伟;刘喜敏;卢守峰;;一种计算交通波传播速度的方法[J];力学学报;2011年05期
3 刘慕仁,薛郁,孔令江;城市道路交通问题与交通流模型[J];力学与实践;2005年01期
4 曹志远;郭忠印;张起森;查旭东;;高速公路重大交通事故时空影响范围研究[J];公路工程;2011年06期
5 潘辉;;浅析船舶密度和船舶密度分布[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7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锦强;陈竹师;丁艺;;基于驾驶行为的车道变换模型研究及仿真[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2 陈峻;贺晓琴;;信号交叉口影响区路边停车的交通流延误模型[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3 王殿海;梁春岩;冯天军;陶志兴;;混合交通下右转机动车信号配时方法[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10期
4 冯树民;孙祥龙;;无控制交叉口车辆延误迭代计算法[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5 郑小燕;丁恒;刘拥辉;程林结;;基于Monte-Carlo算法的交通流仿真[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9期
6 吴华林,邱健华;长江水上交通安全状况综合评价模型研究[J];航海技术;2000年05期
7 石爱国,蔡烽,侯建军,杨宝璋;能见度不良时船舶避碰操纵研究[J];航海技术;2002年01期
8 刘元丰;长江三峡库区船舶航路改革与实践[J];航海技术;2004年06期
9 张钢;;远洋船员的适任性内涵分析[J];航海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10 刘玲艳;吴晓平;宋业新;;基于模糊证据理论的船舶安全评估[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家宝;姚宁波;张玉民;;基于网络道路交通流仿真平台的研究与设计[A];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机械设计与传动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2 张效洲;;我国VTS信息服务有关问题的探讨[A];山东航海学会、山东海事局2007年度优秀论文专刊[C];2007年
3 王青;雷丽;;基于熵的油耗率相对增量理论模型的建立及分析[A];第二十一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八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两岸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8年
4 项俊平;李书杰;陈宗海;;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交通网络绿波协调控制方法[A];第13届中国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杨波;刘炜;闻虎;石爱国;;中国近海船舶碰撞风险评估研究[A];2009特大型船舶操纵和船舶安全与管理论文集[C];2009年
6 杨颖涛;李连博;;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VTS运行效益研究[A];中国航海学会内河海事专业委员会2010年度海事管理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2010年
7 胡中梅;;快速路合流区上游车头时距分布研究[A];第一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杨兆升;王彦新;保丽霞;陈昕;刘新杰;;高密度区匝道控制和诱导在高速公路通道管理中的协同运作[A];第一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付毅;姚丹亚;;城市信号灯交叉口混合交通问题研究综述[A];第一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段青;赵建国;丁青艳;潘景山;;城市道路交通状态判别方法探讨[A];2007第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东繁;基于微观模型的城市道路交通流若干典型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董春娇;多状态下城市快速路网交通流短时预测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韩萍;环形交叉口交通流运行特性[D];吉林大学;2011年
4 吴彪;高速公路作业区行车风险与安全控制策略[D];吉林大学;2011年
5 郭伟伟;适应展宽段设置的信号交叉口控制方案优化[D];吉林大学;2011年
6 刘昕;基于IPv6的智能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方法[D];吉林大学;2011年
7 张邻;城市交通与居住地选择之间关系[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8 贾宁;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的解析与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9 祝站东;基于道路环境的双车道公路运行速度模型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
10 刁阳;城市路网动态OD矩阵估计仿真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善智;基于时间窗口的高速公路交通分析系统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李文君;气垫船模拟器教练员系统开发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王铁成;信号交叉口间路段上的车辆排队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志强;Q学习在单路口交通信号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祖威;基于WITNESS集装箱码头道路交通系统仿真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倪彦博;宁波港集装箱船舶防抗台风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7 王晓敏;宁波港集装箱船舶在能见度不良情况下进出港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8 任重;机非混行条件下的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9 王伟;平面交叉口机动车XDL逆序左转方案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10 曹更立;高速公路视频检测器优化布设方法研究及应用[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高志刚;刘海洲;周涛;;交通波理论在交通瓶颈处的应用分析[J];交通标准化;2009年11期
2 王建军;黄兰华;;基于线性模型的高速公路交通事件和干预作用影响下的车流波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7年01期
3 吴正;周家嘴路车流起动波速统计研究[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2年01期
4 吴正;;关于交通流中扰动传播和发展的数值模拟[J];力学学报;2006年06期
5 赵寿根;;事故地点对交通波的影响研究[J];物理学报;2009年11期
6 吴正,汪茂林;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和干涉车流波的非线性数学模型[J];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7 王建军,周伟;线性模型下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和干涉车流波模拟理论研究[J];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1998年S1期
8 王殿海,景春光,曲昭伟;交通波理论在交叉口交通流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公路学报;2002年01期
9 戴世强,冯苏苇,顾国庆;交通流动力学:它的内容、方法和意义[J];自然杂志;1997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葛红霞;基于诱导信息的交通流动力学特性与非线性密度波研究[D];上海大学;2006年
2 王晓飞;灾变条件下通道路网运营安全管理及应急处置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加快建设 加强管理 促进水路运输市场的培育和发展──顾裕椅局长在1994年全省港航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J];中国水运;1994年07期
2 钱江;沿海水上运输现状和发展趋势[J];水运管理;1999年09期
3 陆明生;桥梁建设与水路运输应协调发展[J];中国水运;2004年03期
4 叶维;真虹;;论水路运输外部性内部化及相关国家政策的制定[J];中国软科学;2004年09期
5 刘红;;集装箱航运市场牛鞭效应的实证分析[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6年06期
6 李跃旗;;欧洲集装箱内河运输经验借鉴[J];中国航海;2007年01期
7 彭建华;;LNG罐式集装箱水运安全性探讨[J];世界海运;2007年03期
8 ;南昌市港航管理处[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5期
9 ;南昌市港航管理处[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6期
10 袁象;余思勤;;上海水路运输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姝霖;;长三角煤炭水路运输现状及发展策略分析[A];2011年苏浙闽沪航海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乔冰;刘敏燕;吴维平;于沉鱼;;中国水路运输大气环境问题与防治对策[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3 陈正才;;水路危险货物运输及立法研究初探[A];危险货物运输技术与管理——中国航海学会危险货物运输专业委员会论文集[C];2001年
4 尹东年;於世成;林国龙;顾伟红;;上海市水路运输管理立法研究报告[A];1996年政府法制研究报告[C];1996年
5 陈明栋;陈明;罗忠义;;适用于高坝通航的船闸输水系统型式探讨[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6 张鹏;戴世强;刘儒勋;;多等级交通流中的非线性波及其数值模拟[A];第十七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C];2003年
7 王万乐;严新平;谭志荣;黄明;周新聪;;长江船舶防污应急体系研究[A];中国航海学会内河船舶驾驶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蒋正海;;浅谈对水路运输危险货物实施专人、专职、专管的几点作法[A];中国航海学会优秀论文文摘及学术会议论文目次汇编(1990—1991)[C];1992年
9 ;序[A];山区河流航道整治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倪建秋;潘家幸;李建国;;运输船舶委托经营管理中安全管理的问题与思考[A];2006年苏、浙、闽、沪航海学会学术研讨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熊昌军邋实习记者 练崇田;江西推进水路运输“通江达海”[N];中国交通报;2007年
2 高圣;春运将有百万人次跨琼州海峡[N];中国水运报;2007年
3 李长安 韩明达 国淑菊;宽城水路运政实现25年无安全责任事故[N];承德日报;2009年
4 记者 王远洋 通讯员 吴曼琴 马广龙;千里淮河首装“电子眼”[N];蚌埠日报;2009年
5 记者 罗强 通讯员 华志波;舟山水域 水路运输不温不火[N];中国水运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崔劲松;大力发展水路运输 促进江西水运腾飞[N];光华时报;2007年
7 通讯员 谢指明 寿奇杰;绍兴县开展2009年水路运输核查[N];中国水运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王京 特派记者 冯晶;韩正:“世博交通”强调地铁水路运输[N];现代物流报;2010年
9 实习记者 杨红岩 记者 孙妍;上半年水路运输生产总体向好[N];中国交通报;2010年
10 龙巍;水路抵沪只需两天[N];中国水运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杨德亮;交叉口交通参数视频检测及交通流特性分析[D];北京工业大学;2013年
2 许长新;港航经济系统理论与数理模型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3 周国强;航运支持系统的支出预算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4 曹宝贵;交通流复杂动态特性与交通拥堵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赵丽宁;基于多AGENT的智能航运信息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宗成强;道路运输超限货物在途安全评估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7 陈康;基于用户平衡原理的集装箱班轮航线优化模型[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一平;我国国际河流水路运输资源开发评价[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2 翁芳蕾;危化品水路运输泄漏事故应急处置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3 杨桦;水路运输项目对国民经济影响的分析[D];山东大学;2013年
4 杨江南;我国危险品水路运输应急反应体系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邹力;水路运输量统计方法研究及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1年
6 罗钧韶;珠江水系水路运输与区域经济的依存关系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7 屠琳桓;水路运输行业安全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8 王清斌;水路运输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
9 马欣;水路运输安全管理评价标准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10 文扬;上海地区内河水路运输统计调查方法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7881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788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