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地区隧道溶洞及坍塌处理技术
本文选题:隧道工程 + 溶洞 ; 参考:《施工技术》2014年S1期
【摘要】:湖北恩来高速公路黄土坡1号隧道及陈家坡隧道位于地形地质条件较复杂的武陵山地区,该区存在溶洞、坍塌等常见不良地质灾害。黄土坡1号隧道及陈家坡隧道通过"加强支护、回填夯实、超前小导管注浆、疏排岩溶水"等施工技术,结合监控量测等信息反馈手段,动态指导施工,成功解决了溶洞冒顶突泥、大型溶洞及道坍塌等施工难题,顺利完成了隧道施工。
[Abstract]:Huangtupo No. 1 Tunnel and Chen Jiapo Tunnel of Enlai Expressway in Hubei Province are located in Wuling Mountain area, where the topographic and geological conditions are more complicated. There are some common bad geological disasters such as caverns and collapses in this area. Huangtupo No. 1 Tunnel and Chenjiapo Tunnel, through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such as "strengthening support, backfilling and ramming, leading small pipe grouting and drainage of karst water", and combining with information feedback means such as monitoring and measurement, dynamically guide construction. It successfully solves the construction problems such as cavern topping and mud outburst, large cavern and tunnel collapse, and completes the tunnel construction successfully.
【作者单位】: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分类号】:U455.4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朝强;;大山隧道岩溶治理浅谈[J];四川建筑;2008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民庆;圆梁山隧道深埋充填粉质粘性土溶洞注浆加固技术[J];铁道工程学报;2004年01期
2 段贵安,张勇;华蓥山隧道涌突水、涌泥、涌砂原因分析及综合整治措施[J];铁道建筑技术;2001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昶帆;孟伶俐;;地铁大断面双线隧道施工与设计[J];山西建筑;2005年22期
2 李松柏;方理刚;李宏泉;;钢管预加固措施对隧洞围岩变形的影响分析[J];岩土力学;2006年02期
3 蒯行成;潘兴;杨海朋;;施工顺序对双联拱隧道围岩和支护结构力学行为的影响[J];中南公路工程;2006年06期
4 陈蕊;胡向东;;水平冻土帷幕中隧道对接开挖数值模拟研究[J];建筑施工;2007年08期
5 周大勇;李波;杨利;;广州市永龙隧道设计方案[J];中国市政工程;2007年06期
6 吕冬红;;喷锚支护在老道沟隧道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7年36期
7 杨广安;李之达;李艳芳;何巍;危建刚;黄强;;围岩物理参数对应力释放影响的研究[J];交通科技;2008年03期
8 张敏;胡帆;;隧道围岩弹性波测试技术浅析[J];公路工程;2008年03期
9 万波;;大跨度隧道施工问题研究[J];科技资讯;2008年17期
10 高立民;;论隧道施工对周围桩基的影响与控制[J];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庄文任;;选用隧道开挖法之考虑因素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暨北京西单地铁车站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C];1992年
2 张云军;宰金珉;王旭东;;隧道开挖对周围土体的影响分析[A];首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3 姚勇;何川;张玲玲;;紫坪埔隧道小净距段现场监测试验研究[A];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杨忠允;时维强;;基于围岩稳定性的隧道开挖数值模拟优化[A];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09)[C];2010年
5 段全江;常利武;刘志强;;导硐台阶联合法在大断面隧道施工中的探讨[A];矿山建设工程新进展——2005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下册)[C];2005年
6 李苍松;何发亮;;关于瓦斯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的探讨[A];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7 郭建湖;李小和;;京广线朱亭隧道地表及围岩变形分析[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8 李嘉;;云阳山隧道施工涌水环境影响与监控研究[A];中国铁道学会环境保护委员会(环境影响评价学组)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7~2009[C];2009年
9 谢光明;;河防口隧道开裂病害段施工技术[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10 张志刚;李居铜;刘庆波;李茂政;;黄土地区公路隧道施工开挖方法浅谈[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武新才 蒋明清 谭云伍 顾杰 孔祥文;奋战十里长隧[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1年
2 记者 冯tD 通讯员 徐昭;1号线“最难”隧道下月贯通[N];宁波日报;2011年
3 本报见习记者 潘树涛;让道路更畅 让城市更靓[N];贵州日报;2011年
4 实习生 秦春燕;抓安全 重质量 抢工期[N];巴中日报;2010年
5 本版供稿 李永旺;穿山自有雄师在[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0年
6 吕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三分公司 李浩;忻保高速里吉沟隧道施工简介[N];山西科技报;2010年
7 记者 蔡崇金 通讯员 冷清安 邓军;石武客专第一长隧贯通[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0年
8 张雄飞 伍晓宇 向前进 王冰炎;穿越湘江[N];科技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尹始学;大山见证隧道情[N];民族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孔祥文;科技打开“地质博物馆”[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汤国璋;多年冻土隧道开挖稳定性及其渗漏水特征分析[D];中南大学;2005年
2 杜炜平;隧道开挖地质灾害规律与防治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01年
3 韩煊;隧道施工引起地层位移及建筑物变形预测的实用方法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4 柳厚祥;地铁隧道盾构施工诱发地层移动机理分析与控制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5 晏莉;并行隧道施工相互影响分析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6 肖宽怀;隧道超前预报地球物理方法及应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7 吴翔天;隧道开挖对桩基承载性状的影响分析及试验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年
8 张伟;山岭隧道开挖灾害预防与控制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9 王海涛;隧道管棚预支护体系的力学机理与开挖面稳定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10 万明富;超大跨公路隧道开挖力学行为研究[D];东北大学 ;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邢宾;隧道开挖引发的地表变形对上部建筑物的影响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0年
2 徐建国;矿山法隧道开挖安全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陈常青;闻喜至济源高速公路中条山隧道工程地质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4 李建波;隧道开挖对周围岩体稳定性及周边水资源影响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5 王靖;高速公路隧道开挖引起既有公路的沉降预测与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曹天书;基于隧道位移量测的围岩参数反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7 王雷;大跨偏压路湾隧道信息化动态施工技术研究[D];西华大学;2012年
8 曹延海;盐水坳隧道开挖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D];长安大学;2012年
9 丁云;青岛地铁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变形及其对上部建筑物的损伤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3年
10 刘永林;武汉地铁虎—名区间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068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806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