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地区隧道管片受力与变形研究
本文选题:软土地区隧道 + 管片受力 ; 参考:《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摘要】:根据无锡地铁原状土样的室内三轴蠕变试验,结合Bingham模型和Kelvin模型构建蠕变本构方程,采用最小二乘法回归土体蠕变参数,将此蠕变本构方程和弹塑性理论相结合推导出可以考虑时间因素的隧道周边地层特征曲线方程,给出求解隧道周边变形和支护力随时间变化的一种简便实用的方法。结合无锡地铁1号线工程实例,分析管片支护力与变形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考虑蠕变后随着时间的增加,相同支护力下会发生更大的变形,而限定某一变形需要更大的支护力;土体蠕变对管片支护力与洞周变形的影响还与管片的刚度有关。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indoor triaxial creep test of undisturbed soil samples in Wuxi Metro, the creep constitutive equation was constructed by combining Bingham model and Kelvin model, and the creep parameters of soil were regressed by least square method. The creep constitutive equation is combined with the elastoplastic theory to deduce the characteristic curve equation of tunnel peripheral strata which can take account of time factors. A simple and practical method to solve the variation of tunnel peripheral deformation and supporting force with time is given. Based on the engineering example of Wuxi Metro Line 1, the variation law of segment support force and deformation with time i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creep time, greater deformation will occur under the same supporting force, and the influence of soil creep on the support force and the deformation around the hole is also related to the stiffness of the segment.
【作者单位】: 铜陵学院土木建筑系;东南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KJ2011Z375) 铜陵学院人才科研启动基金(2012tlxyrc07)
【分类号】:U4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李桂华;黄腾;席广永;蒋敏卫;张东;;软土地铁隧道运营期沉降监控研究综述[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2 王迎超;尚岳全;孙红月;李焕强;徐兴华;;复合式衬砌在围岩蠕变过程中的受力规律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0年02期
3 李建军;张志强;;岩石蠕变对隧道二次衬砌结构影响的研究[J];现代隧道技术;2011年06期
4 张冬梅;黄宏伟;王箭明;;软土隧道地表长期沉降的粘弹性流变与固结耦合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S1期
5 魏纲;;盾构施工引起地面长期沉降的理论计算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S1期
6 王中文;方建勤;夏才初;卞跃威;金磊;;考虑围岩蠕变特性的隧道二衬合理支护时机确定方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S1期
7 金丰年;考虑时间效应的围岩特征曲线[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7年04期
8 齐明山;徐正良;崔勤;宁佐利;;厦门海底隧道围岩流变特性及其特征曲线[J];岩土力学;2007年S1期
9 陈国庆;冯夏庭;江权;李邵军;向天兵;;考虑岩体劣化的大型地下厂房围岩变形动态监测预警方法研究[J];岩土力学;2010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俊儒;仇文革;;隧道单层衬砌研究现状及评述[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2 孙海涛;丁德馨;刘东燕;杨挺拔;;隧道喷射混凝土衬砌构筑时机的数值模拟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5期
3 蒋美蓉;孙尚业;肇亮;;已建地下工程结构功能影响因素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6期
4 罗仕庭;杨静;漆泰岳;赵林;;地铁换乘通道动态施工力学行为FLAC~(3D)模拟[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1期
5 张桂生;冯文件;刘新荣;舒志乐;;Ⅴ级围岩下小净距隧道合理净距的探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3期
6 许崇帮;夏才初;王华牢;;双向八车道连拱隧道中墙临时支护优化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4期
7 张晋毅;;中洞法开挖的地铁车站施工力学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4期
8 王鹏;;台阶法施工中下台阶开挖对预留变形量的影响[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5期
9 寇林田;;山岭地区高速公路隧道安全施工信息化管理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S1期
10 姜明才;钟祖良;刘新荣;冯文件;;浅埋小净距偏压隧道信息化监测与稳定性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亚东;盛亚军;韩同春;;羊栈岭隧道加固稳定性的计算分析[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工科卷)[C];2005年
2 王建勇;方斌;;地下工程岩石力学及工程灾害控制[A];第六届全国工程结构安全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齐明山;徐正良;崔勤;宁佐利;;厦门海底隧道围岩流变特性及其特征曲线[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4 黄鸿健;张民庆;;宜万铁路隧道工程岩溶及岩溶水施工技术[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5 王唢;赵明阶;蒋树屏;林志;;基于渐进性破坏理论的隧道围岩压力预测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6 郭幼蓓;刘向阳;郭腾峰;;三维隧道CAD系统的研发与应用[A];中国公路学会计算机应用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姚建国;黄树炉;刘明;;地铁施工注浆对既有桥桩沉降的影响分析[A];北京市政第一届地铁与地下工程施工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杨征;何川;方勇;苏宗贤;;平行地铁区间盾构隧道施工相互影响研究[A];中国交通土建工程学术论文集(2006)[C];2006年
9 宋飞;成铭;;基于隧道荷载模式的仰拱力学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林志;林义;;重庆轻轨隧道近接跨越城市公路隧道数值模拟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少刚;地下互通立交隧道设计参数优化及施工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康富中;深埋超大规模地下铁路车站结构方案及关键支护参数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刘钦;炭质页岩隧道软弱破碎围岩大变形机理与控制对策及其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薛富春;富水黄土隧道隧底动力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5 李奎;水平层状隧道围岩压力拱理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6 彭念;原位扩建隧道围岩力学响应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7 郭子红;地下立交近接隧道稳定性的理论分析与模拟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8 牛双建;深部巷道围岩强度衰减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9 张华磊;采场底板应力传播规律及其对底板巷道稳定性影响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10 赵宝云;岩石拉、压蠕变特性研究及其在地下大空间洞室施工控制中的应用[D];重庆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银银;隧道围岩应力与位移数值模拟与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陈千;高家梁煤矿巷道加固与数值模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3 胡达;公路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4 王剑亮;西藏嘎隆拉隧道涌、突水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0年
5 郑俊清;复杂地质条件小净距短隧道现场监测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朱海涛;齐岳山隧道衬砌水压力特征与岩溶处治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贾伟;佛岭隧道破碎带围岩蠕变变形规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何信;近接既有人防工程小间距隧道施工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9 张,
本文编号:18083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808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