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神经网络方法的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研究
本文选题:隧道施工 + 风险评价 ; 参考:《公路》2014年09期
【摘要】:针对高速公路隧道安全风险评价体系,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方法的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模型。通过风险指标体系量化表,解决了神经网络模型缺乏处理定性指标能力的问题。并将该模型应用于成武高速公路太石隧道坍方风险事件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中,评价结果与实际施工情况完全相符。最后,根据对太石隧道之前的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
[Abstract]:Aiming at the safety risk evaluation system of expressway tunnel, a safety risk assessment model of tunnel construction based on fuzzy neural network is proposed. Through the quantitative table of risk index system, the problem that neural network model lacks the ability to deal with qualitative index is solved. The model is applied to the construction safety risk assessment of Taishi tunnel collapse in Chengwu Expressway. The evaluation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actual construction conditions.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results before Taishi tunnel, the corresponding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甘肃长达路业有限责任公司;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分类号】:U455.1;U45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路美丽;刘维宁;罗富荣;李兴高;;隧道与地下工程风险评估方法研究进展[J];工程地质学报;2006年04期
2 葛淑杰;李彦峰;姜天文;刘辉;;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煤矿安全评价综合评判[J];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刘辉,王海宁,吕志飞;模糊神经网络技术在矿山安全评价中的适应性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5年03期
4 张鸿;黎剑华;朱娜;;隧道施工安全评价模糊神经网络技术应用研究[J];路基工程;201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迎超;山岭隧道塌方机制及防灾方法[D];浙江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清海;袁万城;樊启武;;基于FE—ANN—MC的结构可靠度计算方法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4期
2 李峻;孙世群;;基于BP网络模型的青弋江水质预测研究[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3 张艳;张海军;;基于DSP的多通道超声波连续测厚系统的研究[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4 王世东;陈杨;张本福;孙光灵;黄晓梅;;八叉树在三维建模中的应用[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5 王世东;;Voronoi在GCS建模中的应用[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6 祝翠;钱家忠;周小平;马雷;;BP神经网络在潘三煤矿突水水源判别中的应用[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7 李峻;孙世群;;BP神经网络在青弋江水质评价上的应用[J];安徽建筑;2008年03期
8 杨宝华;;基于BP神经网络的西瓜仁重预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9 丁晓贵;基于径基网络的水处理系统模型[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冯学军,赵琴;径向基神经网络在股市预测中的应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宇;电容层析成像反问题求解及图像重建算法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2 孟祥令;弹性织物着装接触压力研究与触压舒适性评价系统的建立[D];东华大学;2010年
3 吕琳;天然气水合物(地球物理属性)的神经网络识别方法及软件开发[D];吉林大学;2011年
4 赵鹏;离心泵振动故障诊断方法研究及系统实现[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5 陈擎文;《伤寒论》的“方—证要素”对应体系及其神经网络数学模型的构建[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张彩珍;太阳能级硅(SOG-Si)光伏电池中多孔硅吸杂工艺及其神经网络分析方法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张海光;面向质量的差压式真空注型工艺及系统研究与实现[D];上海大学;2011年
8 许凌飞;基于炉口火焰光谱信息的转炉炼钢终点在线碳含量测量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9 唐朝贤;生物质发电项目投资风险分析与决策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10 向婕;铁矿石烧结过程智能集成优化控制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恒,汪佩兰;模糊神经网络在火工品生产系统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4年S1期
2 高新强,汪海滨,仇文革;引水隧洞塌拱影响因素及其防治措施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1期
3 周建民,金丰年,王斌,赵佩胜;洞室交叉部位塌方的处理技术[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2期
4 黄生文;李森林;鲁长亮;;改进的可拓方法在隧道围岩分级中的应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5期
5 黄成造;严宗雪;张晓荣;;某公路隧道破碎围岩塌方段处理及对拉锚杆的应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5期
6 王心飞;王文广;刘新荣;康勇;;隧道围岩失稳的突变理论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3期
7 黎荐;;高速公路隧道浅埋段特大塌方的综合处治技术[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3期
8 左宇军;唐春安;李术才;;含不连续面巷道的动力破坏过程数值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4期
9 王健;多目标决策-理想点法综合评价淮北市地下水环境质量[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5年04期
10 察美峰,孔广亚,贾立宏;岩体工程系统失稳的能量突变判断准则及其应用[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郭捷;工程项目风险分析与BT模式风险管理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2 唐小丽;模糊网络分析法及其在大型工程项目风险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3 肖云华;双峰隧道围岩稳定性非线性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邢进生,安凯,万百五;模糊神经网络的记忆[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2 张晓琴,张富梅,侯永兴,张立毅,王华奎;模糊神经网络的结构分析[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S1期
3 张思梅;张炳传;;模糊神经网络在水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综述[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4 陈晓洪;刘川;浦金云;;舰艇系统损伤等级模糊神经网络评估模型[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5 王培勋;王顺磊;陈树娟;;模糊神经网络的理论发展与应用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01期
6 郭华旺;董海鹰;;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风速预测研究[J];电气传动自动化;2012年03期
7 高明明;刘吉臻;高明帅;杨世明;吴玉平;张明胜;;基于补偿模糊神经网络的灰循环系统控制研究[J];动力工程学报;2012年07期
8 胡贤金;;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切削参数预测方法[J];工具技术;2012年11期
9 吴小苗,,韩祯祥;电力系统自组织模糊神经网络稳定器[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1995年04期
10 刘乐星;王俊超;毛宗源;;基于神经网络的模糊规则自动生成[J];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仁发;乜崇义;;一种用模糊神经网络建立模糊模型的新方法[A];1996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6年
2 舒赛刚;任雪梅;陈杰;;模糊神经网络在混沌预测中的应用[A];第二十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C];2001年
3 张剑辉;彭力;林行辛;;变结构的补偿模糊神经网络的研究[A];第二十三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4年
4 林雄;张福金;黄槐仁;刘煜;;进化模糊神经网络在时序预测的应用[A];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进展——全国第17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6年
5 谢维信;钱涛;;模糊神经网络研究述评[A];1999年中国神经网络与信号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6 陈一飞;李怀;;模糊神经网络在室内采光控制中的应用[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一分册)[C];2009年
7 荣莉莉;;模糊神经网络在项目评价系统中的应用[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8 孙增圻;;模糊神经网络及其在系统建模与控制中的应用[A];1998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8年
9 马海峰;李晨光;唐涛;;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列车运行安全控制[A];1998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8年
10 王孙安;杜海峰;;基于相平面的模糊神经网络研究及应用[A];第一届全国流体动力及控制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春梅;模糊神经网络的性能及其学习算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龙;模糊神经网络学习算法及收敛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翟东海;加乘型模糊神经网络理论和应用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4 杨洁;模糊神经网络的学习收敛性与阈值可去性[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5 艾芳菊;模糊神经网络的结构优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2006年
6 王振雷;模糊神经网络理论及其在复杂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大学;2002年
7 孙海蓉;模糊神经网络的研究及其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6年
8 周志坚;基于遗传算法的神经模糊技术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1999年
9 朱喜林;模糊神经网络选择机械加工参数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陈向坚;微型飞行器姿态的智能控制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甄;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桥梁状态评价[D];天津大学;2009年
2 程冰;模糊神经网络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5年
3 王玉红;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信用风险评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4 王雪苗;模糊神经网络优化及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5 马秀会;模糊神经网络研究综述[D];吉林大学;2008年
6 徐坤哲;基于区间二型TSK模糊神经网络系统的时间序列预测及应用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7 游鑫;基于相似日和动态模糊神经网络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8 王荣;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系统研究[D];新疆大学;2015年
9 方盼;一类模糊神经网络的参数辨识和结构优化[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10 胡婷;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输油管网泄漏检测技术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8089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808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