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轴应变法测试预应力钢绞线拉力的修正
本文选题:桥梁工程 + 钢绞线 ; 参考:《中国公路学报》2014年03期
【摘要】:为使偏轴应变法能准确测试钢绞线所受拉力的大小,通过考虑钢绞线形状、泊松比效应等对偏轴应变与轴向应变的关系进行理论推导,并对4根7.5m长、20根0.8m长钢绞线进行张拉试验,采集了952个有效数据,基于理论推导及试验数据对钢绞线偏轴应变与轴心应变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理论推导由偏轴应变法得到的1×7Φ15.2钢绞线内力比其实际内力偏小5.73%;对于长、短钢绞线由偏轴应变法得到的拉力修正系数较为一致,通过Lorentz及Gauss函数拟合得出利用偏轴应变乘以名义弹性模量得到的计算应力比实测应力偏小约6.5%;综合理论推导及试验结果建议采用偏轴应变法测试钢绞线拉力时应乘以修正系数1.06。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rain of steel strand and axial strain of steel strand is deduced by considering the shape of steel strand , Poisson ' s ratio effect and so on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ain and axial strain of steel strand is studied by means of Lorentz and Gauss function .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8182)
【分类号】:U4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戴公连;吕海燕;;预应力钢绞线弹性模量及应变修正系数的分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1993年01期
2 亢景付,艾军,刘颖,李志国;用应变片测定钢绞线张拉力的理论修正[J];建筑技术;2005年04期
3 易贤仁;;钢绞线偏轴应变测量方法及实验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白亚辉;;预应力孔道摩擦损失测试方法评析[J];山西建筑;2009年08期
2 金晓飞;范峰;沈世钊;;巨型射电望远镜(FAST)反射面支承结构参数敏感性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10年02期
3 易贤仁;;钢绞线偏轴应变测量方法及实验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8年03期
4 李天星;李川;刘浩;;基于光纤Bragg光栅的缆索和索端锚头应力测量方法[J];中国公路学报;2012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俊;折线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徐变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2 金晓飞;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结构安全及精度控制关键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何盛东;机制砂混凝土及其预应力梁受力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4 于秋波;HRB500级钢筋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受力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天星;光纤Bragg光栅在缆索结构测量中的应用[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2 陈汉昌;折线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钢绞线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3 王焱;基于施工组合缺陷的预应力箱梁试验研究和力学分析[D];郑州大学;2007年
4 胡丹丹;配500MPa钢筋折线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受力性能的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5 全江涛;用于输电线路覆冰测量的光纤光栅传感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6 王彦召;钢桁架应力感应电动势测试实验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7 王云阳;基于开裂试验的混凝土梁结构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戴公连;吕海燕;;预应力钢绞线弹性模量及应变修正系数的分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1993年01期
2 徐有邻,宇秉训,朱龙,赵怀友;钢绞线预应力传递性能的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1997年03期
3 刘晓明;多转角长束预应力钢绞线应力测试与结构补强[J];施工技术;2001年07期
4 孙仙山,吴俊亮,孙文成,史磊;高架多跨连续预应力箱梁张拉钢绞线摩阻损失测试研究[J];实用测试技术;1999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伟康;;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与YM锚固体系在椒江大桥工程中的应用[J];华东公路;2005年03期
2 陈伟康;;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与YM锚固体系在椒江大桥工程中的应用[J];华东公路;2005年05期
3 李冬生;欧进萍;;钢绞线拉伸过程中的声发射特征及其损伤演化模型[J];公路交通科技;2007年09期
4 易圣涛;;日本桥用线材发展现状[J];公路;1991年11期
5 陈双庆;刘乐辉;凤剑心;;安康七里沟汉江大桥矮塔斜拉桥主梁施工技术[J];西部交通科技;2008年03期
6 唐卫江;;先张法在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施工中的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0年01期
7 谢杰;;桥梁工程中小箱梁的预制施工技术[J];科技信息;2011年07期
8 李胜;;单薄壁墩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0号块的施工[J];山西建筑;2007年09期
9 李佳成;;某桥梁工程连续箱梁采取连续顶推法施工技术[J];四川建材;2008年03期
10 刘扬;张建仁;余志武;;大跨混凝土斜拉桥拉索施工期的可靠度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易圣涛;;日本桥用线材发展现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城市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1年
2 李淑琴;朱坤宁;万水;;我国几座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桥的设计与建造[A];第17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8年
3 李国豪;;前言[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下册)[C];1996年
4 金清平;;随机理论在桥梁可靠性分析中的运用[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8年
5 ;前言[A];全国城市桥梁青年科技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6 吴铭汉;祝国华;李鹏;;梨温高速公路A段台背回填质量控制研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李泽生;;钢管混凝土结构在紫洞大桥工程中的应用[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下册)[C];1997年
8 郭爱民;邹德辉;;我国桥梁用钢的现状及耐候桥梁钢的发展[A];2008年全国轧钢生产技术会议文集[C];2008年
9 李士恩;;F.C.在桥梁工程的应用及其向大跨度桥梁发展的可行性[A];全国桥梁结构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1992年
10 李国豪;;前言[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上册)[C];199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剑 赵越超;五座新建改造跨汾桥梁工程有序推进[N];太原日报;2009年
2 记者 胡晓峰;中船股份虹桥枢纽桥梁工程首制分段完成拼装[N];中国船舶报;2009年
3 ;我国桥梁工程建设用钢发展状况[N];世界金属导报;2009年
4 通讯员 吴永清 刘海明 本报记者 吴晋娜;打造桥梁工程结构动力学的创新平台[N];科技日报;2011年
5 记者 刘家铭;贵新隧道上半年贯通[N];福州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王璐瑶;让天堑变通途[N];贵州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许琦敏;以柔克刚,大桥装上抗震关节[N];文汇报;2010年
8 记者 罗炜;谈山隧道昨日开工[N];黄石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杨秀权;黄河见证[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8年
10 记者 曾实;成绵乐铁路首片箱梁提前灌注成功[N];四川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毅;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温度作用的观测与分析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2 刘文会;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桥结构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耿波;桥梁船撞安全评估[D];同济大学;2007年
4 李冬生;拱桥吊杆损伤监测与健康诊断[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5 姜浩;基于环境激励下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模态参数识别与损伤诊断[D];吉林大学;2009年
6 阮欣;桥梁工程风险评估体系及关键问题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7 冉志红;桥梁结构损伤识别的动力指纹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8 张杰;大跨度桥梁施工期风险分析方法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9 唐国斌;基于全寿命设计的混凝土箱梁桥若干理论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吴彬;铅芯橡胶支座力学性能及其在桥梁工程中减、隔震应用的研究[D];铁道部科学研究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振华;桥梁工程标准化施工管理[D];长安大学;2012年
2 朱刚;矮塔斜拉桥方案设计及分析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3 王东升;市政桥梁工程质量等级评价体系的构筑[D];浙江大学;2003年
4 徐祖恩;桥梁工程质量评定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3年
5 李玉华;集成化桥梁工程CAD系统[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6 黄俊斌;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成因及在整体式斜交板桥中的分析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7 洪磊;BIM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8 甘伟康;桥梁工程施工风险安全控制技术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9 李伟华;大汶口桥梁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10 夏荣泉;预应力混凝土梁极限承载力非线性有限元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099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809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