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温拌剂对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研究
本文选题:温拌技术 + 温拌剂 ; 参考:《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摘要】:为了研究与比较不同温拌技术的温拌效果,选择有机添加剂类、沸石类、乳化沥青温拌技术和表面活性技术等不同原理的温拌剂,对SBS改性沥青、橡胶沥青两种沥青混合料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不同温拌剂的温拌效果及其对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几种温拌剂均能显著降低SBS改性沥青、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拌合与压实温度;不同温拌剂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差异显著,有机添加剂类能较好地改善混合料的高温和水稳性能,但对其低温性能不利;沸石类和乳化沥青温拌剂能显著改善混合料的低温性能,对高温和水稳性能无明显影响;表面活性温拌剂能改善混合料的低温和水稳性能,对高温性能改善不明显。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and compare the warm mixing effect of different warm mixing technologies, the SBS modified asphalt was modified by using different warm mixing agents, such as organic additives, zeolite, emulsified asphalt warm mixing technology and surface activity technology, etc. Two kinds of asphalt mixture of rubber asphalt were tested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warm mixing agent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pavement performance of the mixtu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mperature of mixing and compaction of SBS modified asphalt and rubber asphalt mixture can be significantly reduced by several warm mixing agents, and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warm mix agents on the pavement performance of asphalt mixture is significant. Organic additives can improve the mixture's high temperature and water stability, but it is not good to its low temperature performance, zeolite and emulsified asphalt warm mix agent can improve the mixture's low temperature performance, but have no obvious influence on the high temperature and water stability. The surface active warm mix agent can improve the low temperature and water stability of the mixture, but it can not improve the high temperature performance obviously.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特殊地区公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基金】: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006-318-812-21)
【分类号】:U4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德超;;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综述[J];石油沥青;2008年05期
2 冉维廷;毕玉峰;;基于表面活性技术的温拌沥青混合料应用研究[J];石油沥青;2011年05期
3 刘至飞;吴少鹏;陈美祝;胡德明;;温拌沥青混合料现状及存在问题[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郭平;乳化型温拌剂研发及其混合料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世国;;隧道沥青铺面阻燃温拌施工技术的试验研究[J];隧道建设;2010年04期
2 韩君良;祁峰;王磊;马志刚;;基于乳化平台的温拌混合料最佳拌和与压实温度的确定方法研究[J];交通标准化;2010年24期
3 刘圣洁;郭建;李培蕾;;Sasobit温拌沥青胶结料性能分析研究[J];交通标准化;2011年10期
4 张久鹏;裴建中;徐丽;邢向阳;;温拌SBS沥青混合料旋转压实特性(英文)[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1年01期
5 季玉华;杨波;;温拌沥青技术发展现状[J];建设科技;2012年03期
6 孙志林;;温拌沥青应用技术研究探讨[J];科技信息;2012年15期
7 张广泰;王素英;刘彦良;;温拌沥青混合料性能分析[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2年05期
8 王坤;陈景雅;;Sasobit应用于温拌排水沥青混合料的研究[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9 凡孝均;;Sasobit和Sasobit LM温拌剂的性能对比研究[J];交通标准化;2013年07期
10 昝娜;;一种表面活性型温拌剂对沥青的动态力学性能影响[J];华东公路;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刘颖;刘明;;公路行业中的低碳技术[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2 宋科;何唯平;赵欣平;李明;;温拌沥青技术的发展概述[A];特种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新技术及工程应用[C];2012年
3 黄绍龙;胡寅;沈凡;丁庆军;;不同温拌剂对不同类型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分析[A];特种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新技术及工程应用[C];2012年
4 沈凡;彭馨彦;丁庆军;;节能环保型排水抗滑降噪路面的研究与应用[A];特种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新技术及工程应用[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春;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俊威;基于纤维的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及其施工工艺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2 吴奇峰;橡胶沥青混合料温拌技术的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3 刘勇;温拌沥青结合料降粘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4 鄢桂龙;长大隧道热铺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时效过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5 陈浩;降粘阻燃沥青技术的应用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9年
6 吴学文;温拌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7 王春;隧道温拌阻燃沥青混合料技术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8 徐士翠;WMA沥青结合料降粘机理与技术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9 王恕超;温拌沥青改性机理及评价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10 邢向阳;温拌沥青混合料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超凡;曾梦澜;王茂文;夏漾;;添加Sasobit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和与压实温度确定[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8期
2 周萼秋;沥青混合料拌和的新技术[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1994年02期
3 张智强;严世祥;周进川;何靖斌;;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探讨[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4 刘江;在庆祝《京都议定书》生效活动上的讲话[J];中国建设信息(供热制冷专刊);2005年03期
5 郭秀华;尤丽华;张秋菊;陈祥林;;旋转压实仪及旋转压实参数的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6年12期
6 赵英会;;温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0年05期
7 李祝龙,丁小军,赵述曾,吴德平;沥青混合料应用中的环境保护[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4年04期
8 张争奇;李宁利;陈华鑫;;改性沥青混合料拌和与压实温度确定方法[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7年02期
9 叶奋;王宝松;贾晓阳;左锋;;成型温度对温拌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J];建筑材料学报;2009年03期
10 李长来,伍石生,袁卓亚;温度对沥青混合料压实性能的影响研究[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199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至飞;吴少鹏;陈美祝;;温拌沥青混合料现状及存在问题[A];第一届两岸三地绿色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周卫峰;基于GTM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2 李芬;沥青混凝土路面细观结构和水破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严世祥;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应用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2 左锋;基于温度的温拌沥青混合料水损害关键因素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3 杨树人;温拌添加剂对沥青和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D];重庆交通大学;2008年
4 夏漾;Sasobit~(?)温拌沥青混合料设计与使用性能[D];湖南大学;2009年
5 吴学文;温拌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6 王恕超;温拌沥青改性机理及评价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长军,杨光;水泥在沥青混合料中的作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3年07期
2 刘爱;沥青混合料质量分析及控制[J];山西建筑;2003年04期
3 马云朗;彩色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和施工简介[J];市政技术;2003年01期
4 陈耀典;沥青混合料产生离析的原因及改善措施[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3年02期
5 李智,徐伟,王绍怀,张肖宁;沥青混合料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方法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3年06期
6 张淼;李凯峰;刘福坤;;浅谈沥青混合料产生离析的症状及防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3年01期
7 李立寒,曹林涛,罗芳艳,郭亚兵;沥青混合料劈裂抗拉强度影响因素的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2004年01期
8 蔡建伟;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控制与配合比调试[J];山西建筑;2004年07期
9 马立军,谭积青,姚学昌;体积法设计沥青混合料在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公路中的应用[J];广东公路交通;2004年01期
10 王捷,吴建浩;关于沥青混合料密度测试计算方法的探讨[J];公路交通科技;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圣枫;杨新华;陈传尧;;粒径和骨料级配对沥青混合料流变行为的影响[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蔡绪梅;王芳;;利用试验数据有效指导沥青混合料生产[A];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09)[C];2010年
3 丁育青;刘海;汤文辉;冉宪文;;一种沥青混合料在冲击载荷下的动态本构关系[A];第六届全国爆炸力学实验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宋晓燕;李源渊;周卫峰;;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及工程应用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9分会场-公路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吴建昌;;热铺沥青混合料变异分析与控制[A];中国公路学会2002年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2年
6 喻光华;喻荣华;黄善华;曾辉;;沥青混合料施工配筛[A];中国公路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赵可;史炳中;卢永贵;;沥青混合料的力学特性与强度机理[A];天津市市政(公路)工程研究院院庆五十五周年论文选集(1950~2005)下册[C];2005年
8 柳浩;李自明;李桂军;冯润;苏玉昆;李宝生;黄颂昌;秦咏春;;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应用技术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8年
9 刘至飞;吴少鹏;陈美祝;;温拌沥青混合料现状及存在问题[A];第一届两岸三地绿色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高云龙;何唯平;;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在云南普炭公路的施工应用研究[A];特种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新技术及工程应用[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继汇;壳牌在华推出沥青混合料业务[N];中国证券报;2008年
2 雨文;壳牌在华启动沥青混合料业务[N];中国建材报;2008年
3 记者 栗清振;壳牌在中国推出沥青混合料业务[N];中国石油报;2008年
4 周中华;沥青混合料力学机理研究取得突破[N];中国交通报;2007年
5 马昭;两项研究成果国内领先[N];西安日报;2007年
6 李宝凡邋记者 王迪;沥青混合料再生修补车标准鞍山制定[N];鞍山日报 ;2007年
7 李铮;环保沥青混合料扮靓长安街[N];科技日报;2009年
8 项煜虹;长安街披上环保衣[N];大众科技报;2009年
9 郭少言 刘崭;西安公路院成功研制沥青混合料微波加热车[N];中国交通报;2010年
10 首席记者 齐泽萍;我省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N];山西经济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蕾;基于细观分析的沥青混合料组成结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2 刘建勋;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关键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3 吕得保;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苑苗苗;基于数字散斑相关方法的沥青混合料疲劳破坏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5 张鹏;沥青混合料水—温—光损伤特性及检测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6 周长红;沥青混合料非连续力学计算模型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7 锁利军;沥青混合料强度理论与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8 常明丰;基于颗粒物质力学的沥青混合料细观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9 肖鑫;排水沥青混合料细观结构及排水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10 乔英娟;沥青混合料位移场测定与流动性车辙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杨;沥青混合料多功能剪切仪的开发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2 朱磊;沥青混合料粘弹性能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0年
3 蓝碧武;冰冻作用下沥青混合料残余寿命评估方法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4 苏明;新疆地区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5 张媛;基于能量法的沥青混合料疲劳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姚秋玲;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沥青混合料组成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7 欧阳岚;沥青混合料剪切性能试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6年
8 谢泽华;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三轴试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6年
9 马翔;高速公路修复工程中多种类型沥青混合料性能对比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10 汤存占;旧路沥青混合料再生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368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836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