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城市道路偶发性拥堵的状态识别及传播规律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22 20:40

  本文关键词:高速公路交通拥挤状态自动识别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长沙理工大学》 2013年

城市道路偶发性拥堵的状态识别及传播规律研究

宋明磊  

【摘要】:近些年我国城市人口、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大幅度增加,但是城市交通设施的增长速度却相对迟缓,由城市交通供应与需求之间矛盾引起的交通拥堵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延缓了许多城市的发展速度,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常发性拥堵具有规律性和常态性特点,可根据周期性统计识别。偶发性拥堵是随机出现的,具有偶然性,事前不可预知其出现的时间和地点,疏散难度大,对路网运行效果的不良影响更为严重。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偶发性拥堵的管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实际应用效果不佳。究其主要原因,一是偶发性拥堵识别的快速性和有效性问题;二是疏散控制策略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城市偶发性拥堵局部拥堵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达提高路网运行效率,方便人们出行的目的。 首先,文章在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以及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城市道路偶发性拥堵的定义以及影响因素。介绍了城市交通拥堵判别的指标体系以及交通特性参数的选取原则和采集方法,对不同交通状态下城市道路交通特性参数的变化进行深入的分析;其次,由于道路交通状态的模糊性、主观性,在参阅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本文运用采集到的道路数据通过VISSIM仿真软件进行交通仿真,将得到的交通流数据运用归一化公式处理后,运用建立的自适应-BP神经网络模型对道路交通状态进行判别,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城市道路偶发性拥堵交通状态判别方法具有较低的误判率,较高的实用性和可行性,交通状态判别的精准性得到了提升。再次,在交通波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道路偶发性拥堵的传播机理,通过交通仿真观察到在不同上游交通需求的情况下偶发性拥堵的排队长度,阐述了在有交通干涉和无交通干涉情况下偶发性拥堵的传播规律以及对上下游交叉口的影响。 文章中提到的研究内容、运用的分析方法、最终总结出的结论是对偶发性拥堵的状态判别和拥堵传播规律的一定探索,可以为城市道路偶发性拥堵的管理和控制以及疏散策略的制定提供一些理论和工程参考。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长沙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U491.265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军;;交通事件和干预作用影响下的高速公路车流波分析[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2 高自友;龙建成;李新刚;;城市交通拥堵传播规律与消散控制策略研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3 姜桂艳;郭海锋;吴超腾;;基于感应线圈数据的城市道路交通状态判别方法[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年S1期

4 王珺;吴兵;王靖阳;;ITS实时检测交通数据的质量控制及实例分析[J];山东交通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吴秀清,徐云翔,周蓉;面向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的图象数据融合算法及实现[J];计算机工程;2000年04期

6 杨祖元;黄席樾;杜长海;唐明霞;;基于FFCM聚类的城市交通拥堵判别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8年09期

7 巫威眺;靳文舟;林培群;;基于BP神经网络的道路交通状态判别方法研究[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1年04期

8 蒲世林;李瑞敏;史其信;;基于粗糙集-模糊识别技术的交通流状态识别算法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0年06期

9 翟忠民;;动态交通组织中的信号控制技术[J];中国交通信息产业;2004年02期

10 陈宽民,王玉萍;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分布特点及预防对策[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3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姬杨蓓蓓;交通事件持续时间预测方法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2 龙建成;城市道路交通拥堵传播规律及消散控制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江锋;高速公路交通拥挤状态自动识别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谈君;改建型立交评价技术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9年

3 范俊玲;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影响传播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倩;蒋林华;张京丰;徐海群;;模糊神经网络在粉煤灰混凝土强度预测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6期

2 张彤;王建平;孟改样;;异因同果关联神经网络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2期

3 倪志伟;;BP网络中激活函数的深入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3期

4 周鸣争;人工神经网络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安徽机电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5 张久彪,赵芸;一个改进的约束满足模型[J];安徽机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4期

6 陈刚,刘庆敏;神经网络用于多类识别问题的有效方法[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3期

7 胡俊,汪忠明,方高倪;基于带有偏差单元的IRN模型的大体积混凝土温度预测与控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8 黄春梅;;神经网络方法在大跨连续梁施工控制中的应用[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9 王晓东;;基于一种改进的IRN模型的地基液化判别[J];安徽建筑;2006年04期

10 常引;孔荣;;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农民收入预测模型的应用分析——以陕西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Yu Kerwei;Yang Tsunlirng;;A Case Study of Yacht's Motions Represented by Using Stewart Platform[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蔡志理;姜桂艳;丁秋实;;基于SVM和数据融合技术的高速公路AID算法设计[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张娟;陈杰;段梅;;基于神经网络和广义经典分配算法的多传感器航迹关联[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蔡志理;姜桂艳;;多SVM分类器融合技术在高速公路AID中的应用[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隋金雪;杨莉;华臻;张鑫;;改进的BP网络在火焰燃烧状态识别中的应用[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李慧兵;杨兆升;杨晓光;;基于距离+周期原则的控制子区划分研究[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邸鑫鹏;卢姗;;城市隧道安全保障系统研究[A];科技创新 绿色交通——第十一次全国城市道路交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肖瑛;李振兴;刘国枝;张琳波;;双模式神经网络盲均衡算法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5)论文集[C];2005年

9 丁文峰;;基于GIS和BP神经网络模型的长江中上游地区石漠化危险性评价[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10 董桂洪;王胜年;范志宏;熊建波;;IMSL C#数值分析函数库在混凝土计算机技术的应用[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华文;船舶交通管理系统经济社会影响评价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张进;地震叠前数据的弹性阻抗非线性反演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3 朱松;随机回归神经网络的动力学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陈晨;基于细胞自动机方法的城市交通流模拟及优化[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刘强;基于复杂系统的铁路客流预测方法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08年

6 包健;有限精度权值神经网络优化的研究与应用[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王晓东;双机架紧凑式炉卷轧机模型自适应优化控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8 张寿明;基于冶炼过程及终点判断技术的烟化炉智能控制系统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9 车勇;轮胎噪声的预测方法与试验研究及优化设计[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栾小丽;基于神经网络的复杂非线性系统鲁棒控制与滤波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代宏伟;布里渊散射水下探测目标的自动识别[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2 滕景忠;智能瓦斯传感器的研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李安新;BP神经网络研究与硬件实现[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陈少华;基于Hopfield神经网络控制系统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张华杰;模糊神经网络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D];郑州大学;2010年

6 吴国强;无人机航迹跟踪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王骏;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陈巍;基于模拟退火的Hopfield网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9 屈海峰;基于嵌入式的矿井提升机故障诊断系统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10 杜立辉;城市快速路匝道优化控制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晖;高自友;;变分不等式的混沌搜索算法[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2 姬杨蓓蓓;杜豫川;孙立军;;上海市城市快速道路交通流特性分析[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 朱胜耀;北京西直门立交改造方案分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1996年03期

4 张仁;北京市二、三环路交通改善方案设计综述[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0年02期

5 夏炎早;黄俊杰;;昆明市小庄立交改建方案[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7年01期

6 徐永健,阎小培;西方国家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关系研究[J];城市规划;1999年11期

7 耿宏兵;;紧凑但不拥挤——对紧凑城市理论在我国应用的思考[J];城市规划;2008年06期

8 俞斌;陆建;陶小伢;;道路交通事故的影响范围算法[J];城市交通;2008年03期

9 彭德胜;我国大城市交通问题的探讨[J];城市开发;1995年09期

10 夏红兵;沈后功;;高速公路交通流组织方法[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6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连爱萍;城市动态网络交通流分配及相关问题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2 宋学文;高速公路扩建期交通流组织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俞斌;道路交通事故的影响范围与处理资源调动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2 刘建华;城市道路常发性交通拥挤扩散范围估计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伟铭,黄志军;用交通动力学法对高速公路事件影响分析的研究[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欧阳猛;;城市道路平面交叉通行能力分析探讨[J];中国水运(下半月刊);2010年08期

3 刘浩;张晓亮;张可;;基于粗糙集交通信息提取计算的城市道路行程时间预测[J];公路交通科技;2008年10期

4 韩舒;林航飞;辛飞飞;;浮动车采集系统中城市道路分段方法研究[J];交通与计算机;2007年05期

5 许伦辉;唐德华;;短时交通流交通状态转变及其特性分析[J];系统工程;2009年08期

6 魏长信;;城市道路破冰除雪机使用要求及性能参数论证[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1987年05期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城市道路与桥梁工程设施完好标准和检查方法(试行)上[J];城市道桥与防洪;1990年03期

8 孟富强;当前城市道路交通堵塞的成因分析及对策[J];现代交通管理;1998年03期

9 陈述,孙玉梅;大连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浅析[J];中外建筑;1998年03期

10 陆树建;城市道路软土基处理浅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党文辉;;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技术措施[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分会1999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9年

2 李金路;张丽平;;城市中“以人为本”的交通[A];中国科协2002年学术年会第22分会场论文集[C];2002年

3 刘霖;;绿化设计与城市道路的景观特征[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王静文;;新形势下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课程教学改革之思考[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睿;;城市道路功能与景观结合性设计初探--以营口市东部新城渤海大街东段为例[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6 ;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委员会城市道路路面工程学术交流会会议纪要[A];全国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1年

7 ;第一届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委员会活动概况[A];全国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1年

8 ;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委员会简讯(一)[A];全国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1年

9 ;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委员会简讯(二)[A];全国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1年

10 冷传才;吴海燕;张蕊;;城市道路网容量研究与应用综述[A];第七次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薛海燕;[N];经济日报;2006年

2 于守江;[N];人民公安报;2000年

3 记者钱厚琦 实习生张佳丽;[N];中国建设报;2005年

4 李攻;[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5 记者 程仁山 冯桦 通讯员 高羚;[N];福州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陈果 通讯员 卢绍琨 李庆文;[N];广东建设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李凤虎;[N];河南日报;2006年

8 杨明生;[N];中国建设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牛建宏 通讯员 吴学安;[N];中国建设报;2006年

10 张均民;[N];中国建设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长海;计算智能及其在城市交通诱导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2 张俊友;高速公路交通控制与诱导方法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3 廖孝勇;浮动车交通参数检测及在道路交通状态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4 魏明;基于HLA的城市道路交通仿真系统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5 陈永恒;城市路网交通流组织评价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景超;行人过街交通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沙学锋;城市道路机动车动态排放预测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姚荣涵;车辆排队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袁伟;城市道路环境中汽车驾驶员动态视觉特性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10 宋淑敏;非常态下异常道路交通状态信息获取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明磊;城市道路偶发性拥堵的状态识别及传播规律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2 高翔;城市道路交通拥挤扩散估计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代磊磊;城市主干路交通拥挤的扩散规律及其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关彩霞;城市道路交通信息处理技术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2年

5 赵军;城市道路峡谷颗粒物污染模式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6 曹中华;城市道路智能视觉监控研究及实现[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7 祖永昶;一般城市道路路径指引标志系统设置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姜东;基于GPS数据的道路交通状态判别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9 李刚;嵌锁式手摆块石垫层在城市道路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10 刘树义;城市道路交通需求预测系统研究与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高速公路交通拥挤状态自动识别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66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866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c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