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承式加筋路堤土拱及格栅受力模型试验研究
本文选题:路堤 + 足尺模型实验 ; 参考:《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4年06期
【摘要】:介绍了桩承式加筋路堤足尺模型实验装置,该实验装置利用PVC材料水袋模拟桩间软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控制桩土差异沉降。路堤填筑过程中测试了路堤内部土压力以及格栅拉力,并且重点分析了桩帽和桩间不同位置处土压力以及格栅拉力随填筑高度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路堤在填筑过程中发生了明显的土拱效应,路堤填筑完成后桩土应力比约为8.46,土拱高度约为1.125倍桩间净距;单向土工格栅能够进一步将桩间上方土压力传递到桩顶上方;随着路堤填筑高度的增加,格栅拉力增长并不大,路堤横向滑移引起的格栅拉力可以忽略不计。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a full-scale model experimental device for pile-supported reinforced embankment. The device simulates the soft soil between piles by using PVC material bag, thus controlling the differential settlement of pile and soil to a certain extent. In the course of embankment filling, the earth pressure and grid tension in embankment are measured, and the variation of earth pressure and grid tension with the height of filling is analyz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oil arch effect occurs in the process of embankment filling. The pile-soil stress ratio is about 8.46 and the soil arch height is about 1.125 times the net distance between piles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embankment filling. The unidirectional geogrid can further transfer the earth pressure over the pile to the top of the pile, an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height of embankment filling, the grid tension does not increase greatly, and the grid tension caused by lateral slip of the embankment can be ignored.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浙江华东工程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512258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铁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U1234204) 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项目(2014G09)
【分类号】:U416.12;U213.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肖宏;蒋关鲁;魏永幸;;遂渝线无砟轨道桩网结构路基现场动车试验测试分析[J];铁道学报;2010年01期
2 曹新文;卿三惠;周立新;;桩网复合地基土工格栅加筋效应的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S1期
3 曹卫平;陈仁朋;陈云敏;;桩承式加筋路堤土拱效应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7年03期
4 徐林荣;牛建东;吕大伟;顾绍付;陈涛;;软基路堤桩-网复合地基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7年10期
5 费康;王军军;陈毅;;桩承式路堤土拱效应的试验和数值研究[J];岩土力学;2011年07期
6 陈仁朋;徐正中;陈云敏;;桩承式加筋路堤关键问题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07年02期
7 周镜;叶阳升;蔡德钩;;国外加筋垫层桩支承路基计算方法分析[J];中国铁道科学;2007年02期
8 蔡德钩;叶阳升;张千里;闫宏业;何华武;;桩网支承路基受力及加筋网垫变形现场试验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09年05期
9 杨果林;王亮亮;;桩网复合地基加筋垫层土工格栅变形机理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11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海英;;PHC管桩复合地基处理技术在路桥过渡段的应用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年06期
2 余闯;刘松玉;杜广印;杨昭宇;吴荷君;;桩承式路堤土拱效应的三维数值模拟[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3 孙凤玲;蒋军;唐文成;;刚柔桩网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11年05期
4 任文峰;王星华;韩晓飞;;高速铁路软土路基沉降试验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0年04期
5 陈毅;郑乾;王军军;完绍金;;土工合成材料在桩承式加筋路堤中的应用现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1年06期
6 陈毅;王军军;郑乾;;桩承式加筋路堤中加筋体的计算方法研究现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2年03期
7 谭慧明;;桩承加筋路堤中褥垫层对桩土应力调整的影响分析[J];公路;2008年03期
8 俞帆;曹德洪;龚廉溟;杨少华;;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加筋路堤地基变形规律的研究[J];公路;2010年09期
9 吕文志;俞建霖;龚晓南;;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试验研究综述[J];公路交通科技;2010年01期
10 薛新华;魏永幸;;桩-网复合地基附加应力的Boussinesq-Mindlin联合解法[J];高速铁路技术;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姜炯;周健;贾敏才;;桩承式加筋土复合路堤关键问题的研究进展[A];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1年
2 邹新军;杨眉;;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土拱效应分析[A];第二届全国环境岩土与土工合成材料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8年
3 张云平;;柔性基础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的修正[A];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叶阳升;蔡德钩;姚建平;程爱君;张千里;史存林;何华武;;高速铁路特殊土路基工后沉降变形控制技术[A];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3分会场:软土路基工程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蔡德钩;叶阳升;闫宏业;张千里;何华武;;高速铁路软土地基桩网结构加固技术及加筋网垫计算方法[A];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3分会场:软土路基工程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张云平;罗照新;邹兴普;;柔性基础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的修正[A];中国铁道学会铁道工程学会工程地质与路基专业委员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许朝阳;周健;完绍金;;桩承式路堤承载特性的颗粒流模拟[A];《岩土力学》vol.34 增刊1 2013[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强小俊;桩承地基路堤荷载传递机理的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09年
2 刘俊飞;铁路CFG桩复合地基沉降控制机理与计算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3 刘力;刚性桩加固路堤稳定分析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蔡德钩;加筋网垫在桩网结构路基中的计算方法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1年
5 肖宏;高速铁路无碴轨道桩网结构路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6 张栋j;深厚层软土路基桩网复合结构地基沉降机理及计算方法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7 宋章;闭合型地下连续墙桥梁基础承载机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8 申永江;边坡工程中抗滑桩的效果评价与优化设计[D];浙江大学;2009年
9 吴明;深基坑工程若干土力学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10 徐正中;桩承式路堤固结性状的试验与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伟强;公路筒桩复合地基数值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孙凤玲;柔性荷载下刚柔长短组合桩网复合地基性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唐文成;柔性荷载下桩承加筋土复合地基稳定试验研究及数值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4 单丽萍;无砟轨道高速铁路CFG桩桩—筏复合地基沉降计算[D];中南大学;2011年
5 胡黎明;沪宁城际铁路桩—网复合地基变形特性及沉降计算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史芳;桩—网复合地基在高速公路加宽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7 贺军;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中桩承式加筋路堤工作性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段平;桩承式路堤土拱效应的机理研究及数值模拟[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黄明星;桩网结构处治斜坡软弱地基填方工程效果的数值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10 覃小纲;高速铁路桩承式路堤中的桩帽效应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力群;粉喷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原型测试分析[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2 姜蓉,李昌宁;软土地基CFG桩加固技术[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4年03期
3 阙云;凌建明;曾四平;;加筋土路堤内部稳定的可靠指标分析[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6年03期
4 张建勋,陈福全,简洪钰;桩承土工织物加筋地基的研究与工程应用综述[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5 罗震;蔡成标;姚力;;路基参数对无砟轨道结构受力影响有限元分析[J];路基工程;2008年05期
6 吴子树,张利民,胡定;土拱的形成机理及存在条件的探讨[J];成都科技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7 费康;刘汉龙;;桩承式加筋路堤设计理论研究进展[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8年04期
8 饶为国,江辉煌,侯庆华;桩—网复合地基工后沉降的薄板理论解[J];水利学报;2002年04期
9 顾绍付,刘仰韶,田卿燕;土工格栅在处理软基中的工程特性分析[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5年04期
10 肖宏;蒋关鲁;魏永幸;;遂渝线无碴轨道桩网结构地基处理技术[J];铁道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大海;杨翠如;;土拱房屋的抗震[J];建筑知识;1982年03期
2 韩爱民,肖军华,梅国雄;被动桩中土拱形成机理的平面有限元分析[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3 琚晓冬;冯文娟;朱金明;;桩后土拱作用范围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4 童丽萍;韩翠萍;;传统生土窑洞的土拱结构体系[J];施工技术;2008年06期
5 许先献;李杏林;;应用挡土拱处理土坝滑坡的尝试[J];农田水利与小水电;1992年09期
6 吴子树,,张利民,胡定;土拱的形成机理及存在条件的探讨[J];成都科技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7 陆瑞明,赵锡宏;挡土拱圈的内力和变形计算[J];岩土工程学报;1997年06期
8 赵学勐;王璐;;黄土拱作用机理剖析[J];岩土力学;2009年S2期
9 刘丹珠;张家发;李少龙;王丙杰;;基于土拱理论的土体坍塌机理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1年05期
10 KingsleyHafrop—Williams;陈文;;土拱中的拱形[J];路基工程;199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琚晓冬;冯文娟;朱金明;;桩后土拱作用范围研究[A];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青年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2届机械学院院长(系主任)会议论文集(上)[C];2006年
2 王全久;;椭圆挡土拱圈在自由场中的受力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地基处理学术委员会第四届地基处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卢宇飞;无挡板悬臂式抗滑桩桩后土拱空间分布特征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2 吴小宁;桩内点锚技术及其工程应用[D];重庆大学;2009年
3 邓春燕;砖土拱城门结构的安全性分析及加固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04年
4 秦艳婷;桩锚支护体系在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5 曹先康;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设计方法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2年
6 卢坤林;被动桩桩间距的合理确定方法的研究和对无限条分法的探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7 刘伟宏;围桩—土耦合式抗滑结构工作机理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749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874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