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长联大跨连续梁桥减隔震设计方案比选

发布时间:2018-05-17 16:30

  本文选题:大跨连续梁 + 减隔震 ; 参考:《铁道建筑》2014年06期


【摘要】:长联大跨连续梁为适应梁体的自由变形,通常桥梁纵向仅设置一个固定支座,在罕遇地震下,传统的延性设计方法难以满足规范设计要求。本文以(65+5×108+65)m连续梁为工程背景,分析研究了几种减隔震设计方案的减震效果。分析表明,选择合理的抗震措施,能大幅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Abstract]: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free deformation of the beam, the long span continuous beam is usually provided with only one fixed support in th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Under rare earthquake, the traditional ductility design method is difficult to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of the code. Taking 65 5 脳 108 65 m continuous beam as the engineering background,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tudies the effect of several seismic isolation design schemes.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the structure can be greatly improved by choosing reasonable seismic measures.
【作者单位】: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分类号】:U442.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杨智玲;;铁路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静力弹塑性抗震分析[J];铁道建筑;2011年06期

2 彭天波;李建中;范立础;;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的开发及应用[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可哥;;工程结构振动控制研究综述[J];安徽建筑;2010年02期

2 王传越;;某顶进框架桥架空装置设计及施工方法[J];安徽建筑;2012年01期

3 李家稳;张海燕;韩宝明;张弥;;四孔连续框构桥设计技术的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4 薛素铎;李雄彦;蔡炎城;;摩擦滑移水平隔震支座的性能试验[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5 薛素铎;赵伟;李雄彦;;摩擦摆支座在单层球面网壳结构隔震控制中的参数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7期

6 李雄彦;薛素铎;;摩擦-弹簧水平隔震系统的模型与设计[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11期

7 靳青林;;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1期

8 严利咏;任重;;山坡上墩台基础稳定性的模糊综合评判[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09年02期

9 陈玲玲;钱胜国;徐德毅;陈敏中;;大型水工渡槽减隔震设计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9年01期

10 翟泽冰;张根广;李静;;大型渡槽设置隔震支座效果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丁晓唐;颜云燕;唐德嘉;;铅芯橡胶隔震双槽渡槽设计与动力分析[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2011年)[C];2011年

2 李永刚;鲁显金;杨少辉;;结构被动控制方法综述[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7)[C];2007年

3 袁万城;韦正华;曹新建;荣肇骏;;拉索减震支座及桥梁抗震设计应用研究[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0年

4 张于晔;袁万城;樊伟;;大型桥梁抗震能力设计的局部策略[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0年

5 管仲国;李建中;;城市快速路高架桥抗震体系选择与经济性对比——上海浦东内环线改扩建工程[A];第十九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6 周振兴;闫兴非;陈巧珊;;新型连续梁用抗震支座(力分布式)的研究、设计和实施[A];第十九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7 于进学;任雯;;新建客运专线黄土地基涵洞病害的分析及整治[A];2009年山东省科协学术年会胶济客运专线相关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孙广臣;李整;文雨松;;论竖向荷载对浅基桩基础加固的影响[A];铁路桥梁水文及病害调查整治经验——中国铁道学会铁道工程分会水工水文专业委员会、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铁道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第二集)[C];2006年

9 张建经;陈列;韩鹏飞;;地震桥梁破坏特点及阻尼支座抗震作用分析[A];汶川大地震工程震害调查分析与研究[C];2009年

10 宋恒扬;;汶川大地震桥梁震害对山区既有简支梁桥抗震加固的启示[A];汶川大地震工程震害调查分析与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文静;LRB隔震桥梁的可靠性与等效线性化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崔科宇;人工挖孔嵌岩灌注桩承载性状的试验与理论分析[D];中南大学;2010年

3 贾俊峰;桥梁三维隔震分析与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4 汪志昊;自供电磁流变阻尼器减振系统与永磁式电涡流TMD的研制及应用[D];湖南大学;2011年

5 李中国;基于结构—土相互作用的高填方锚索桩板墙设计理论的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1年

6 史志利;大跨度桥梁多点激励地震反应分析与MR阻尼器控制[D];天津大学;2004年

7 朱文正;公路桥梁减、抗震防落梁系统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8 田力;地下爆炸波冲击下地面结构动力响应及滑移隔震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布占宇;斜拉桥地震响应分析中的索桥耦合振动和阻尼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孟庆利;基底隔震混合控制和三维隔震系统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克彬;大型渡槽结构主动变阻尼控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贺钢锋;不对称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的设计参数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戴必辉;大型箱梁制存梁台座沉降计算分析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姚盛丹;动水效应下拱桥的地震响应及船桥碰撞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5 刘奕;曲线连续梁桥耗能减震方法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6 郑建强;陡坡高墩双排嵌岩桩承载特性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7 陈思佚;某公路桥非隔震和隔震方案的抗震性能对比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孙聪;榫减震系统的研究及其在大跨度连续梁桥上的应用[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师少辉;多TMD对斜拉桥减震设计与效果分析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何栋;整浇装配式桥台设计方案及有限元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 骏,陈 勇;普通桥梁抗震设计的研究现状和进展[J];上海铁道科技;2001年03期

2 国祥明;肖盛燮;;对桥梁两种橡胶支座减隔震性能的理论分析[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3 何丽莉;;铁路桥梁铅芯橡胶支座桥梁减隔震应用研究[J];山西建筑;2010年32期

4 张贞阁,钟铁毅,王丽;铁路连续梁桥铅芯橡胶支座的减隔震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年05期

5 范松山;;试论桥梁减隔震的反应谱分析方法[J];技术与市场;2009年01期

6 金凤温;桥梁抗震设计分析及探讨[J];公路运输文摘;2003年12期

7 陈松;;贵州赤水河大桥抗震设计研究[J];河南建材;2011年02期

8 叶爱君,胡世德,范立础;大跨度桥梁抗震设计实用方法[J];土木工程学报;2001年01期

9 韩鹏;孟R,

本文编号:19020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9020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8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