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初期地面公交线网调整策略研究
本文选题:城市轨道交通 + 运营初期 ; 参考:《现代城市研究》2014年10期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初期地面公交线网调整,对加强两者网络衔接,形成多模式协同的公交系统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首先对地面公交与轨道的竞争与协作关系进行分析,提出地面公交线网调整目标、原则。在分析轨道运营初期公交系统各方式功能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两者的网络衔接模式。依据两者的几何关系对线路进行分类研究,结合线路的客流特征,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调整措施以及实施时序。本研究已应用于无锡轨道1、2号线开通前地面公交线网的调整中得到了具体的调整方案。
[Abstract]:The adjustment of the ground transit network in the early stage of urban rail transit oper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rengthe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two networks and to form a multi-mode cooperative public transport system. Firstly,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ground transit and track, and puts forward the target and principle of ground transit network adjustment.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function structure of public transportation system in the early stage of rail operation, the network connection mode between them is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geometric relationship of the two, the line is classified and combined with the passenger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ne, and different adjustment measures and time series are adop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ssenger flow of the line. This study has been applied to the adjustment of ground transit network before Wuxi track No. 1 and Line No. 2 was opened.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分类号】:U491.17;U2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吴娇蓉;汪煜;刘莹;;城市轨道交通各发展阶段的运行特征及在公交系统中的作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7年06期
2 江志彬;费翔;滕靖;;常规道路公交与网络化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协作模式[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1年12期
3 孔哲;过秀成;侯佳;费跃;;大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演变的生命周期特征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3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费安萍;;浅析珠三角都市圈城市轨道交通的作用[J];城市公共交通;2009年07期
2 姜毅;徐永能;丁蕾;;地铁沿线平行公交线网调整策略研究[J];城市公共交通;2010年11期
3 蒋玉琨;;通往郊区的轨道交通线路客流预测方法[J];都市快轨交通;2009年06期
4 邵星杰;陈莹;张宁;;基于拉姆塞模型的城市轨道交通定价研究[J];都市快轨交通;2010年06期
5 许笑冰;;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虹梅路综合交通枢纽设计[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8年04期
6 周昌标;王婷静;赖友兵;;基于道路公交与轨道交通布局模式的公交线网调整方法[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8年04期
7 梁丽娟;吴娇蓉;王昊;;道路公交与轨道交通竞争选择模型研究——基于上海轨道交通6号线客运走廊[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9年09期
8 朱霞;毕艳祥;;上海轨道交通网络化对客流的影响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0年03期
9 江志彬;费翔;滕靖;;常规道路公交与网络化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协作模式[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1年12期
10 孔哲;过秀成;侯佳;费跃;;大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演变的生命周期特征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3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郭劲松;刘奇;;轨道交通参与下大城市客运结构的演变规律[A];规划引领下的新型城市化研究——2009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怡;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合作竞争模式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周晔;新建轨道交通走廊内常规公交线网调整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吕婷;基于非集计模型的常规公交—拟建城市轨道交通客流转移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4 高超;基于可拓理论的城市中心区交通组织方案评价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5 潘东进;长株潭城际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6 翟栋栋;轨道交通环境下地面公交线网布局发展规划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7 袁坤;城际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8 郑劲松;基于数据仓库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析系统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9 方雪娇;均衡城市公交系统客流分布方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10 王天进;基于生命周期的城市轨道交通定价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李志成;吴芳;徐琛;张世军;;城市轨道交通与驻站常规公交衔接调度优化研究[J];城市公共交通;2009年11期
2 周淮;朱效洁;吴强;;上海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管理问题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6年06期
3 吴娇蓉;汪煜;刘莹;;城市轨道交通各发展阶段的运行特征及在公交系统中的作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7年06期
4 欧阳长城;;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发展特征分析[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0年01期
5 黎晓;;“十二五”时期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策略探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1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相伟,过秀成,顾志兵,屠福其;城镇公交线网布局与衔接模式研究[J];现代交通技术;2005年04期
2 余郁,邓卫;中等城市公交线网优化模型研究[J];交通标准化;2005年04期
3 瞿何舟;杨京帅;;成都市城市公交线网分级规划思考[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6年01期
4 阎利军;左志;杨忠振;;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在公交线网规划中的应用[J];交通与计算机;2006年02期
5 胡开桥;;淮安市公交线网的模糊综合评价[J];系统仿真技术;2007年01期
6 刘好德;杨晓光;;基于路线优选的公交线网优化设计方法研究[J];交通与计算机;2007年02期
7 胡启洲;张卫华;;基于功效函数的公交线网优化[J];交通与计算机;2007年03期
8 胡启洲;邓卫;;基于线性分派法对公交线网优化方案排序[J];系统管理学报;2007年04期
9 胡启洲;张卫华;;城市公交线网优化的灰色关联度决策模型[J];系统工程学报;2007年06期
10 何胜学;范炳全;;从公交线网的生成机理看复杂网络的多样性[J];系统工程学报;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朱青;胡启洲;邓卫;;基于模糊数对公交线网优化的研究及应用[A];2007第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黄国荣;王建军;;对上海市地面公交线网优化的几点思路[A];新世纪中国城市公共交通现代化论坛论文集[C];2001年
3 谢秋峰;;镇江市区公交线网优化布局研究[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二十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葛宏伟;陈学武;王庆;;一种新的公交线网及换乘枢纽规划设置方法研究——以苏州市为例[A];长三角地区公交行业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余伟健;;GIS在公交线路规划中的应用[A];广东省测绘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5年
6 张欣环;晏克非;;城市公交规划信息数据系统建立方法研究[A];全国第20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CACIS·2009)暨全国第1届安全关键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7 林健森;徐敬仙;;基于GIS组件的公交线网管理系统[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孙家骏;华剑烽;;关于公交站台覆盖率的讨论[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二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李樱;龙小强;;新形势下公交站场规划研究——以广州中心六区公交站场修编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敏;合肥市民三问城市公交线网优化方案[N];中国交通报;2007年
2 记者 葛妍;栖霞地区公交线网年内大调整[N];南京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陈慧;公交线网将“曲变直”[N];中山日报;2006年
4 记者 陈亚洲 通讯员 孟凡勋;郑州公交今年再开线路20条[N];郑州日报;2006年
5 李林;公交线网新规划征求市民意见[N];河南日报;2008年
6 沐滟;公交线网优化征求意见[N];无锡日报;2008年
7 记者 潘未末 通讯员 许觉辉;深圳三层次公交线网雏形初显[N];深圳特区报;2008年
8 记者 严凌;公交线网覆盖率达80%[N];黄石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刘莉;成都公交线网缘何频繁调整?[N];四川日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张进 特约记者 覃诗章 通讯员 程晓昱 实习生 肖潘潘;武汉公交线网历史大调整[N];湖北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好德;公交线网优化设计理论及实现方法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瑶;城市公交线网优化方法研究与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2 董春娇;城市公交线网近期优化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邱昱博;中小城市公交线网规划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4 郭颖;城市公交线网优化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5 胡圣华;城市公交线网优化方法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9年
6 李发;城市公交线网优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7 葛艳新;城市公交线网运营优化及实践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8 龙卓珉;衡阳市公交线网优化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9 赵建武;基于免疫遗传算法的公交线网优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10 王少锋;青岛开发区公交线网结构及可靠性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9048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904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