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西南地区某隧道围岩岩爆预测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20 03:42

  本文选题:隧道工程 + 岩爆 ; 参考:《工程地质学报》2014年05期


【摘要】:岩爆预测一直是地下工程领域中的世界性难题。本文以西南某隧道工程为例,从岩爆形成的3个条件:岩石岩爆倾向性、岩体完整性和高地应力环境3个方面着手,应用最大储存弹性应变能指标Es和岩石脆性系数B,对深埋隧道区段内可能发生岩爆的石英砂岩、灰岩岩体进行岩爆倾向性分析预测;基于地应力测量数据资料,采用地质过程动态模拟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反演分析隧道工程区岩体地应力场,对隧道高应力区段作出判断;根据现场所取样品试验结果综合分析隧道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等。在分析和总结前人岩爆预测预报方法的基础上,以工程地质分析为基础,详细阐明隧道岩爆发生的条件,并以岩体力学和非线性科学理论为指导,采用地质综合分析、应力强度比法对隧道可能发生岩爆的部位及其强度进行综合预测。
[Abstract]:Rock burst prediction has always been a worldwide problem in the field of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Taking a tunnel project in southwest China as an example, three conditi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rock burst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rock burst tendency, rock mass integrity and high ground stress environment. By using the maximum stored elastic strain energy index es and rock brittleness coefficient B, the rock burst tendency of quartz sandstone and limestone rock that may occur in the deep buried tunnel section is analyzed and forecasted, and based on the data of in-situ stress measurement, the rock burst tendency is predicted. By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method of dynamic simulation of geological process, the in-situ stress field of rock mass in tunnel engineering area is inversely analyzed, and the high stress zone of tunnel is judged, and the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urrounding rock of tunnel are analyzed synthetically according to the test results of samples taken in the field. 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rock, etc.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and summing up the previous methods of prediction and prediction of rock burst, based on engineering geological analysis, the conditions of rock burst in tunnel are expounded in detail, and guided by rock mechanics and nonlinear scientific theory, geological comprehensive analysis is adopted. The stress-intensity ratio method is used to predict the possible rock burst and its strength.
【作者单位】: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页岩气与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项目(编号:2010CB732001)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编号:4137232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1302254)资助
【分类号】:U45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林生,王兰生,李天斌;国内外岩爆研究现状综述[J];长江科学院院报;1999年04期

2 李庶林,冯夏庭,王泳嘉,杨念哥;深井硬岩岩爆倾向性评价[J];东北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3 邓起东,陈社发,赵小麟;龙门山及其邻区的构造和地震活动及动力学[J];地震地质;1994年04期

4 杨淑清;隧洞岩爆机制物理模型试验研究[J];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1993年02期

5 谭以安;岩爆类型及其防治[J];现代地质;1991年04期

6 邓金灿;罗一忠;谢学斌;;大厂105号矿体深井开采岩爆倾向性研究[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09年05期

7 许迎年,徐文胜,王元汉,谭国焕,徐钺,李启光;岩爆模拟试验及岩爆机理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年10期

8 吕庆,孙红月,尚岳全,陈侃福,徐国锋;深埋特长公路隧道岩爆预测综合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16期

9 张镜剑;傅冰骏;;岩爆及其判据和防治[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10期

10 徐则民,吴培关,王苏达,唐正光;岩爆过程释放的能量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安国;姚大全;张有林;王行舟;郑颖平;李光;;汶川8.0级地震地表破裂[J];安徽地质;2008年04期

2 和再良;陈刚;王琦;;宜兴地下洞室收敛变形成果的反分析计算[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6期

3 邱道宏;陈剑平;张秉鹤;肖云华;;深埋长大公路隧道岩爆预测及防治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6期

4 李建林;陈兴周;;岩体破坏准则及其参数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5期

5 方崇;代志宏;张信贵;;人工鱼群投影寻踪回归在洞室岩爆预测中的应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5期

6 王鹏;;台阶法施工中下台阶开挖对预留变形量的影响[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5期

7 张研;苏国韶;燕柳斌;;基于高斯过程机器学习的岩爆等级识别方法[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2期

8 刘军强;施建仁;王水晶;冯光;;地应力测量在深埋长大隧道岩爆预测中的应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4期

9 侯靖;张春生;单治钢;;锦屏二级水电站深埋引水隧洞岩爆特征及防治措施[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6期

10 王振;唐春安;马天辉;唐烈先;;锦屏二级水电站1#引水隧洞岩爆洞段数值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S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立鹏;锦屏二级水电站施工排水洞岩爆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 周晓成;汶川Ms 8.0地震后川西地区的气体地球化学[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3 彭小波;汶川地震强震动记录分析及应用[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4 马春德;深部复合型破坏高应力软岩巷道支护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张耀平;矿山空区诱发的岩移特征及覆盖层冒落效应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聂雯;层状砂岩岩爆特性实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7 雷建成;梯级电站系统的地震危险性评价方法[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1年

8 梅海;龙门山地区构造应力场及灾害效应数值模拟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9 傅晏;干湿循环水岩相互作用下岩石劣化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10 郭臣业;岩石和瓦斯突出发生条件及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泽;大台煤矿深部原岩应力场及岩爆地质力学成因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杜飞翔;糯扎渡水电站大跨度高边墙地下厂房围岩稳定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3 郑欣桐;安县桑茶路边坡稳定性分析[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4 王焕;汶川地震断裂带结构特征及其与地震活动性的关系[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5 苏丽娟;高速铁路隧道围岩支护参数优化设计[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黄满斌;深埋隧道岩爆机理与微震监测预警初探[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丰成君;龙门山断裂带东北段现今地应力状态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1年

8 邵叶;基于D-InSAR和Offset_Tracking技术的同震形变场提取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11年

9 胡幸平;汶川地震序列震源机制及其动力学解释[D];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2010年

10 李素蓉;深部金属矿山地震活动特性及岩爆的支持向量机预测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祥;祁小博;蔡新滨;沈宇鹏;;可拓综合评价方法在岩爆判别中的应用[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2 罗志立;龙门山造山带岩石圈演化的动力学模式[J];成都地质学院学报;1991年01期

3 宋鸿彪,刘树根;龙门山中北段重磁场特征与深部构造的关系[J];成都地质学院学报;1991年01期

4 徐林生,王兰生,李天斌;国内外岩爆研究现状综述[J];长江科学院院报;1999年04期

5 李庶林,冯夏庭,王泳嘉,杨念哥;深井硬岩岩爆倾向性评价[J];东北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6 冯夏庭,赵洪波;岩爆预测的支持向量机[J];东北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7 冯夏庭;地下峒室岩爆预报的自适应模式识别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1994年05期

8 陈社发,邓起东,赵小麟,罗志立,,刘树根;龙门山中段推覆构造带及相关构造的演化历史和变形机制(一)[J];地震地质;1994年04期

9 陈社发,邓起东,赵小麟,罗志立,刘树根;龙门山中段推覆构造带及相关构造的演化历史和变形机制(二)[J];地震地质;1994年04期

10 赵小麟,邓起东,陈社发;龙门山逆断裂带中段的构造地貌学研究[J];地震地质;1994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成光;岩爆预测及防治方法综述[J];西北水电;2005年02期

2 汪波;何川;吴德兴;周卫滨;;基于岩爆破坏形迹修正隧道区地应力及岩爆预测的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04期

3 姜崇建;杨维训;张峰;汪波;;岩爆预测问题的再探讨[J];四川建筑;2007年05期

4 汪波;何川;吴德兴;;深埋特长隧道岩爆预测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09年11期

5 田杰;王威;郭小东;王志涛;;基于分形插值模型的岩爆预测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6 邓群峰;模糊数学在岩爆预测中的应用[J];公路;2005年10期

7 刘金海;冯涛;袁坚;;基于非线性灰色归类模型的岩爆预测方法[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6期

8 严可煊;变质岩地区隧道岩爆预测研究[J];福建建筑;2005年01期

9 李天斌;肖学沛;;地下工程岩爆预测的综合集成方法[J];地球科学进展;2008年05期

10 王军;;江边水电站隧道岩爆预测及防治措施[J];山东交通科技;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景锋;边智华;骆建宇;王卫国;尹健民;;铁路深埋长隧道地应力测量及岩爆预测[A];第六届全国地面岩石工程学术会议暨第二届岩土力学与工程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熊孝波;桂国庆;郑明新;许建聪;王宝军;赵其华;靖洪文;马淑芝;;基于可拓方法的深埋长大隧道岩爆预测研究[A];第十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3 汪明武;李丽;金菊良;;岩爆预测的改进集对分析模型[A];第二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8年

4 胡德福;张志强;梁毅;臧万军;;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岩爆预测研究[A];第一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陆家佑;杜丽惠;;数值方法在岩爆预测及治理中的应用[A];岩土力学数值方法的工程应用——第二届全国岩石力学数值计算与模型实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6 曹阳;杨伟忠;邓金灿;颜荣贵;;大厂矿区深井岩爆预测[A];岩石力学新进展与西部开发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贾义鹏;岩爆预测方法与理论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卫滨;苍岭隧道岩爆预测和防治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范海波;鄂赣高速公路隧道岩爆预测与防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肖学沛;锦屏二级水电站交通隧道岩爆预测及防治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4 田瑞川;某隧道工程地应力量测及岩爆预测[D];重庆大学;2013年

5 姜来峰;广昆铁路安禄隧道岩爆预测和防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6 张德永;江边水电站引水隧洞岩爆预测与控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杨凌云;括苍山深埋特长隧道岩爆预测及防治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8 黄国涛;秦岭翠华山特长隧道全程岩爆预测及防治技术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9 梁志勇;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岩爆预测及防治对策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10 夏彬伟;公路隧道施工地质灾害预测预报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9130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9130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e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