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不中断交通进行斜拉索更换施工中车速的影响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8-05-26 23:04

  本文选题:斜拉索 + 更换 ; 参考:《中外公路》2014年01期


【摘要】:在不中断交通情况下进行斜拉索更换施工时,行车效应的影响性与运营状态有较大差异,为了确定合理的交通限制措施,需要对重载车辆在不同车速下的桥跨结构反应进行分析。该文采用基于直接积分法的时程分析技术,以某换索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分析了控制性载重车辆在不同车速下行车对桥跨结构的作用效应,指出在斜拉索卸除的情况下,行车时的冲击效应相比运营状态下有较明显增大,而行车引起的结构反应时程曲线的峰值并非随车速增大而增大;因此,施工控制中需要根据具体桥梁情况确定适用的冲击系数和限制车速。
[Abstract]:When cable-stayed cable replacement is carried out without interruption of traffic, there is a grea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influence of driving effect and the operation state.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reasonable traffic restriction measures, 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the cross-structure response of heavy duty vehicles at different speeds. In this paper, the time history analysis technology based on direct integration method is used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controlled load vehicles on the bridge span structure under different speeds, and it is pointed out tha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cable unloading, the effect of traffic on bridge span structure is analyzed under the engineering background of a cable-changing cable-stayed bridge. The impact effect of driving is more obvious than that under operation, and the peak value of structural response time curve caused by driving does not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vehicle speed. In construction control, it is necessary to determine the applicable impact coefficient and speed limit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bridge conditions.
【作者单位】: 长沙理工大学;武汉二航路桥特种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分类号】:U445.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潘竺兰;赵长军;娄亮;;章镇斜拉桥换索设计与施工[J];公路;2011年08期

2 陈庆军;陈锡荣;龙海燕;;苏拉马都跨海大桥主桥斜拉索断索与换索状态研究[J];公路;2011年02期

3 成永强;;既有斜拉桥换索状况综述[J];山西建筑;2010年2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臻旺;郑凯锋;苟超;刘鹏;;公路钢箱梁正交异性板桥面国内外规范荷载作用局部应力计算与比较[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1期

2 张彬彬;曹万林;王海城;张建伟;;加固后的双曲拱桥承载力评估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3期

3 杨爱武;;连拱拱桥结构设计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4 李凡;苏杰;;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钢吊箱三维有限元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5 田帅;叶洪伟;高树山;费世江;;桥面铺装铁尾矿和炉渣隔热性能试验研究[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6 张鲲;;拱形装配式涵洞的设计与应用[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7 王旭东;李林;柳献;袁勇;吴小建;;盖挖施工荷载确定方法及邻近建筑结构变形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S2期

8 胡可;;“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管形通道”联合作用体系计算[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年S1期

9 刘惠宇;;桥梁中预应力混凝土T形梁预制阶段力学分析[J];包钢科技;2009年S2期

10 张建辉;吴强;;综合桥梁防水设计及施工的技术探讨[J];才智;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少伟;游日;;超大跨径变截面钢筋混凝土拱式渡槽抗震分析[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2011年)[C];2011年

2 叶虔;刘镇;;复杂地质条件下基坑开挖与回填工程的数值模拟研究[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3 刘丽芬;赵均海;高中俊;田宏伟;;混凝土简支梁桥面部分连续新型构造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4 杨雄;赵万强;曹_g;胖涛;;铁路隧道浅埋下穿机场滑行道的附加荷载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5 吴刚;;纪念碑式桥墩造型设计[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6 李梁峰;方家强;;钢筋混凝土刚架拱桥的震后加固设计及施工[A];2009GHMT第7届两岸四地工程师(台北)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刘培贤;;浅谈卫河特大桥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施工方法[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8 陈策;钟建驰;;浮运沉井施工期在水流中的受力特性研究[A];江苏省公路学会优秀论文集(2006-2008)[C];2009年

9 吉增晖;;钢筋混凝土桁架桥梁受损修复技术初探[A];江苏省公路学会优秀论文集(2006-2008)[C];2009年

10 李鑫奎;范云;杨刚;;基于ANSYS的公路钢桁架桥优化分析[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晓琳;自锚式悬索桥静力可靠度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成琛;大跨径PC桥梁弯曲孔道有效预应力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3 程海潜;PC弯曲孔道内接触应力、预应力摩阻损失及张拉伸长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4 唐国斌;基于全寿命设计的混凝土箱梁桥若干理论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李翠娟;超大跨径CFRP主缆悬索桥合理结构体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王荣霞;节段接缝剪切变形及其在桩—土—桥梁体系中的影响效应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7 潘永杰;铁路钢桥全寿命过程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1年

8 李立峰;正交异性钢箱梁局部稳定分析理论及模型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9 洪锦祥;整体式桥台桥梁的简化计算模型与受力性能研究[D];福州大学;2006年

10 黄李骥;腹板开洞工形截面拱的稳定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朝;箱形桥梁结构的半解析分析[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辛保兵;既有预应力混凝土梁桥剩余承载力评估方法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李杏;多跨简支梁桥面修补技术的数值模拟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伟;预应力连续箱梁桥结构优化设计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5 杨守梅;预制节段连续刚构桥梁成桥受力过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张春永;混合梁斜拉桥关键技术问题及工程实践[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李猛;桥梁拉索安全性能鉴定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姚盛丹;动水效应下拱桥的地震响应及船桥碰撞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9 李静;某大跨上承式复合拱结构受力特性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10 李祥辉;中、小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健康监测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易圣涛;斜拉桥拉索防护的现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2 朱战良;广东九江大桥换索技术[J];中外公路;2003年05期

3 王文涛,梁奎基;国外大跨径斜拉桥使用状况综述[J];国外公路;1996年06期

4 彭旭民,党志杰;斜拉桥的损伤及其预防措施[J];国外桥梁;1999年02期

5 吴新元;;斜拉桥钢桥塔索塔锚固区受力分析[J];山西建筑;2009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唐涛;斜拉桥结构体系使用安全性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向中富,徐君兰;大跨径悬索桥方案实验研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2 罗远雄;宁波招宝山大桥主梁拆除部分斜拉索检测及其缺陷处理[J];公路交通技术;2002年02期

3 邵长江,喻梅;振动法测斜拉索索力[J];四川建筑;2003年01期

4 牟春雷,孙国晨,关向鹏,姜英民,单智利,关荣财;松花江斜拉桥斜拉索安装施工工艺[J];中国市政工程;2005年02期

5 李寿英,顾明;带固定人工水线三维斜拉索绕流的数值模拟[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6 陈昭晖,应祖光;斜拉索不稳定振动的主动及半主动控制[J];噪声与振动控制;2005年03期

7 邬U喕,

本文编号:19392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9392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6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