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基于模糊推理的驾驶员反应时间修正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30 11:08

  本文选题:智能交通 + 主动防碰撞 ; 参考:《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6期


【摘要】:为进一步完善汽车主动防碰撞预警系统,建立了一种基于模糊推理的驾驶员反应时间修正方法。该方法以驾驶员的实时反应时间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时采集驾驶员的加油频率、深加油比例、制动频率、深制动比例等数据,利用所建立的模糊推理规则判断出一个适应于当前驾驶员动态驾驶倾向的实时反应时间,然后对Berkeley算法进行修正,计算出车辆行驶所需要的安全车距,并在驾驶模拟器上进行了对比分析。经模拟实验验证,本方法所确定的15名驾驶员的理论平均反应时间为1.000 0 s,方差为0.041 7,而实际平均反应时间为1.007 7 s,方差为0.046 9,并且根据理论反应时间所确定的预警距离与根据实际反应时间所确定的预警距离比较接近。可见本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安全预警算法的准确性,能够充分考虑驾驶员的实时驾驶特性,降低预警系统的虚警率。
[Abstract]: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vehicle active anti-collision warning system, a driver reaction time correction method based on fuzzy reasoning is established. This method takes the driver's real time reaction tim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collects the data of the driver's refueling frequency, deep refueling ratio, braking frequency, deep braking ratio and so on in real time. Using the established fuzzy inference rules, a real-time reaction time suitable for the driver's dynamic driving tendency is determined, and then the Berkeley algorithm is modified to calculate the safe vehicle distance required for vehicle driving.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s made on the driving simulator.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theoretical average reaction time of 15 drivers determined by this method is 1.000 s, the variance is 0.041 7, while the actual average reaction time is 1.007 7 s and the variance is 0.046 9. The warning distance determined by international reaction time is close. It can be seen that this method can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security early warning algorithm to a certain extent, fully consider the driver's real-time driving characteristics, and reduce the false alarm rate of the early warning system.
【作者单位】: 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074140)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ZR2011EEM034)
【分类号】:U463.6;U491.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建强;迟瑞娟;张磊;李克强;于涛;;适应驾驶员特性的汽车追尾报警-避撞算法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9年S1期

2 姚亚夫;刘佰昂;;基于位置特征的运动行人检测与跟踪方法[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3 裴晓飞;齐志权;王保锋;刘昭度;;汽车前向主动报警/避撞策略[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4年03期

4 商强;谭德荣;高松;郭栋;王晓原;;基于驾驶倾向性辨识的避撞-报警算法[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4年13期

5 宋晓琳;冯广刚;杨济匡;;汽车主动避撞系统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汽车工程;2008年04期

6 边明远;;考虑驾驶员个体特性的汽车安全行驶间距模型[J];中国机械工程;2010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建强;迟瑞娟;张磊;李克强;于涛;;适应驾驶员特性的汽车追尾报警-避撞算法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9年S1期

2 周兵;刘冬;;智能车辆主动避撞与稳定性联合控制仿真[J];公路交通科技;2011年03期

3 刘晋浩;朱於军;阚江明;;图像分割在废弃木质材料连接件检测中的应用[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4 孟介成;吕虹;邓运生;刘德方;;基于DM642的自适应运动目标检测系统[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5 付洋;宋焕生;陈艳;朱小平;;一种基于视频的道路行人检测方法[J];电视技术;2012年13期

6 张吉康;;基于相对运动理论的动态安全车距计算模型[J];北京汽车;2012年04期

7 肖浩;宋晓琳;曹昊天;;基于危险斥力场的自动驾驶汽车主动避撞局部路径规划[J];工程设计学报;2012年05期

8 孙斌;;基于汽车追尾事故形态分析的避撞算法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3年08期

9 王庞伟;余贵珍;王云鹏;王迪;;基于滑模控制的车车协同主动避撞算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10 刘伟;;基于Kinect遮挡条件下行人的深度图像分割[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陈宁;;基于VII体系平台的高速公路车辆主动避撞关键技术研究[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王建强;肖庆;迟瑞娟;李克强;;考虑弯道驾驶员特性的汽车前撞报警算法[A];第七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郑磊;孙仁云;;汽车纵向主动避撞系统的仿真研究[A];四川省第十一届汽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孔春玉;车辆碰撞行人事故与损伤流行病学调查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2 吴初娜;城市交通环境中驾驶人应激响应特性及最优避险策略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3 张琼;基于驾驶人感知特性的换道预警阈值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4 于仁杰;交通事件下高速公路限速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肖浩;基于危险斥力场的汽车主动避撞局部路径规划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2 李俊杰;车辆侧翻预警系统动力学仿真及算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3 刘亚帝;冰雪条件下城市主干道车辆跟驰模型及仿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4 姚丁茂;大客车防撞预警系统仿真平台的开发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建强;迟瑞娟;张磊;李克强;于涛;;适应驾驶员特性的汽车追尾报警-避撞算法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9年S1期

2 赵其杰;屠大维;高健;黄志华;;基于Kalman滤波的视觉预测目标跟踪及其应用[J];光学精密工程;2008年05期

3 李书进,李文华;基于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的时变结构参数估计[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4 王建强;王海鹏;张磊;;基于电控液压制动装置的车辆主动报警/避撞系统[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2年04期

5 葛俊锋;罗予频;;一种改进的夜间行人检测算法[J];计算机工程;2008年02期

6 张贝贝;肖国强;江健民;;基于运动估计的Kalman滤波视频对象跟踪[J];计算机应用;2008年08期

7 王京元,王炜,程琳;汽车主动避撞系统关键技术研究[J];交通与计算机;2004年04期

8 徐杰,杜文,孙宏;跟随车安全距离的分析[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2年01期

9 王文清,王武宏,钟永刚,易生平;基于模糊推理的跟驰安全距离控制算法及实现[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3年01期

10 常好丽;史忠科;;基于单目视觉的运动行人检测与跟踪方法[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侯德藻;汽车纵向主动避撞系统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守煜,周惠成;迳流长期预报的模糊推理模式[J];大连工学院学报;1985年01期

2 庞富胜,,庞胜,吴苍松;模糊推理硬件的一种实现[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5年09期

3 马培军;苏小红;王雪峰;;基于模糊推理的名片识别后处理方法[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4 王玉海;宋健;李兴坤;;基于模糊推理的驾驶员意图识别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12期

5 李本强,史震古;结合模糊推理的模拟退火优化方法[J];基建优化;1997年02期

6 夏佩伦,温洪;基于模糊推理的目标跟踪[J];电光与控制;2003年01期

7 张云鹤;基于图象方法的模糊推理相容系统[J];工程图学学报;1993年01期

8 王庆林;王飞;;用克罗内克积形式构成模糊推理中关系矩阵的新方法[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2年10期

9 郭涛;杨化林;童水光;;知识熔接技术与模糊推理结合的产品设计方法[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10期

10 楼世博,金晓龙;模糊数学及其应用讲座(二)[J];国外自动化;197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重国;张志明;汪培庄;;模糊关系的一般表达式及模糊推理中的几个重要因素分析[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选集[C];1990年

2 黄丽;李中夫;;基于三/算法的多规则模糊推理[A];模糊集理论与模糊应用专辑——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选集[C];2000年

3 郭方芳;陈图云;;模糊推理渠道及链、网的确定度[A];模糊集理论与模糊应用专辑——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选集[C];2000年

4 孟丹;陈图云;;模糊推理的三Ⅰ原则贴近算法[A];模糊集理论与模糊应用专辑——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选集[C];2000年

5 罗文标;扬纶标;高英仪;;作用关系理论与模糊推理[A];模糊集理论与模糊应用专辑——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选集[C];2000年

6 王国俊;;模糊推理的全蕴涵三Ⅰ算法[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7 阎鹏;王宏;张运杰;;基于多值蕴含的二型模糊推理模型[A];中国运筹学会模糊信息与模糊工程分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闫建平;;模糊推理插值器[A];第12届全国模糊系统与模糊数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索雪松;索雪峰;李阳;张曙光;;漏水声波数据可信度的模糊推理过程[A];2007年河北省电子学会、河北省计算机学会、河北省自动化学会、河北省人工智能学会、河北省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会、河北省软件行业协会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戚方丽;那日萨;崔雪莲;;基于在线评论的品牌再购意向模糊推理研究[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A08系统工程方法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罗兆明;传热学反问题模糊推理方法的继续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2 徐蔚鸿;模糊智能系统中模糊推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永利;基于加权模糊规则的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D];河北大学;2005年

2 徐少卿;基于多重模糊推理模型的插值推理算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3 袁和军;模糊推理的形式化理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4 高小军;模糊推理的新算法及基于模糊小波网络的自适应控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5 赵力;模糊推理的三Ⅰ算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王继坤;基于模糊推理的属性值推断[D];河北大学;2008年

7 吴恒洋;模糊推理的数学结构及其应用[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8 戴松松;模糊推理的扰动性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2年

9 刘s

本文编号:19550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9550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b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