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间理论的桥涵墩台基础可靠性分析
本文选题:墩台基础 + 可靠性 ; 参考:《铁道学报》2014年02期
【摘要】:根据墩台基础结构力学参数取值的区间性特征,引入区间分析理论,视墩台基础结构力学参数为区间变量,在确定墩台基础稳定可靠性分析的合理功能函数基础上,建立基于区间理论的墩台基础结构稳定非概率可靠性计算模型;针对区间运算结果扩张问题,引入改进的区间截断法,建立墩台基础稳定性非概率可靠性分析的区间运算方法,采用改进的一维优化算法计算墩台基础稳定非概率可靠度指标,进而建立基于区间理论的墩台基础稳定性非概率可靠性分析方法;将非概率可靠性分析方法应用于工程实例,计算结果验证方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探讨结构力学参数变异性对墩台基础稳定性非概率可靠度指标的影响规律,具有一定的工程参考价值。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interv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chanical parameters of the pier and abutment, the interval analysis theory is introduced, and the mechanical parameters of the pier base structure are interval variables. On the basis of determining the rational function function of the stability and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the pier and the abutment foundation, the stability and non probability reliability calculation model of the pier base structure based on the interval theory is established. The improved interval truncation method is introduced to establish an interval operation method for non probabilistic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pier foundation stability, and an improved one-dimensional optimization algorithm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stability non probability reliability index of pier and abutment foundation, and then a non probabilistic reliability analysis method based on interval theory is established. The non probabilistic reliability analysis method is applied to the engineering example to verify the rationality and feasibility of the method. The effect of structural mechanical parameter variability on the stability of the stability of the pier and abutment foundation is discussed, which has certain engineering reference value.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14JJ4003)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3MS31812)
【分类号】:U44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严利咏;任重;;山坡上墩台基础稳定性的模糊综合评判[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09年02期
2 陈旭勇;樊建平;;非概率可靠性中一维优化算法的改进及其在桥梁评估中应用[J];工程力学;2011年05期
3 苏永华;蒋德松;赵明华;;松软围岩隧道结构稳定可靠性估计[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4 蒋冲;赵明华;曹文贵;;基于区间分析的岩土结构非概率可靠性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5 吕震宙,冯蕴雯,岳珠峰;改进的区间截断法及基于区间分析的非概率可靠性分析方法[J];计算力学学报;2002年03期
6 郭书祥,张陵,李颖;结构非概率可靠性指标的求解方法[J];计算力学学报;2005年02期
7 赵明华;蒋冲;曹文贵;;基于区间理论的挡土墙稳定性非概率可靠性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08年04期
8 孙杰;牟在根;张晓;;基于隶属函数选取的岩土工程模糊可靠度分析[J];岩土工程技术;2006年04期
9 才庆祥,白晓平;矿山缓冲仓系统可靠性模型[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99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莹;杨成永;徐明新;;非概率可靠性指标的区间计算方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2期
2 黄明奎;;钢管混凝土构件力学性质的区间分析方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2期
3 沈世伟;佴磊;徐燕;;不同权重条件下降雨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二级模糊综合评判[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2年03期
4 冯世琪;廖林清;杨翔宇;;非概率稳健可靠性理论及其发展趋势[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5 黄明奎;;基于区间分析的粒径改良路基厚度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6 王新刚;张义民;王宝艳;闻邦椿;;凸方法和区间法在可靠性设计中的对比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10期
7 李金平;陈建军;刘国梁;李军锁;;具有区间参数的瞬态温度场数值分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8 汪忠来;黄洪钟;王贵宝;;综合的结构可靠度函数预测模型[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9 于生飞;陈征宙;蒋鑫;姜玉平;;基于区间方法的岩质边坡稳定性非概率可靠性分析[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2年02期
10 王宇;张慧;贾志刚;;边坡工程可靠性分析的最大熵方法[J];工程地质学报;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冯世琪;廖林清;贾秋红;屈翔;;基于凸集模型的非概率稳健可靠性理论的研究[A];“技术创新与核心能力建设”重庆汽车工程学会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春洋;基于多态系统理论的可靠性分析与优化设计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王敏娟;不确定智能梁结构振动控制及展开机构的可靠性预测[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包洪兵;结构系统可靠性分析的传力路线方法[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4 周凌;可靠性算法与超空泡航行体结构屈曲可靠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李永华;稳健可靠性理论及优化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6 苏静波;工程结构不确定性区间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7 张建国;不确定结构(机构)分析和可靠性专题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8 马娟;模糊、模糊随机结构的随机振动分析与广义可靠性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9 刘成立;复杂结构可靠性分析及设计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10 梁震涛;不确定性结构的分析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秋媚;尾矿库现状综合评价及溃坝模拟分析[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徐鹏飞;基于区间理论的基坑围护结构系统非概率可靠度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1年
3 蒋文涛;大型飞机水平安定面作动器结构可靠性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4 龚攀;基于盲数测度理论的高速公路路基设计参数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5 陈倩;在役桥梁非概率可靠度评估[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武登辉;岩土参数不确定性研究及工程应用[D];浙江大学;2012年
7 姚东林;小子样系统可靠性方法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8 能肖文;基于区间数学的有限元方法及其工程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9 魏宗平;机械非概率可靠性分析与可靠性优化设计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10 张秀国;区间参数结构静动力分析的区间因子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东耀;王光远;;结构随机模糊优化设计的广义可靠度法[J];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2 郭书祥,吕震宙;基于非概率模型的结构稳健可靠性设计方法[J];航空学报;2001年05期
3 苏永华;蒋德松;赵明华;;松软围岩隧道结构稳定可靠性估计[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4 郭书祥,吕震宙,冯元生;基于区间分析的结构非概率可靠性模型[J];计算力学学报;2001年01期
5 郭书祥,吕震宙;基于非概率模型的结构可靠性优化设计[J];计算力学学报;2002年02期
6 吕震宙,冯蕴雯,岳珠峰;改进的区间截断法及基于区间分析的非概率可靠性分析方法[J];计算力学学报;2002年03期
7 郭书祥,吕震宙;结构体系的非概率可靠性分析方法[J];计算力学学报;2002年03期
8 郭书祥,张陵,李颖;结构非概率可靠性指标的求解方法[J];计算力学学报;2005年02期
9 王广月;挡土墙稳定性的模糊可靠度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03年03期
10 李胡生;;岩土参数随机-模糊统计中的隶属函数形式[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京杰;李跃军;;湘西公路沥青路面结构参数敏感性分析[J];湖南交通科技;2006年04期
2 杨延进;;渭滨路互通立交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研究[J];交通标准化;2007年09期
3 李准华;刘钊;;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梁桥预应力损失及敏感性分析[J];世界桥梁;2009年01期
4 杨超;蒲琪;涂颖菲;;交通需求组合模型的不确定性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5 熊兴汉;桥梁基础病害的检定及其整治[J];铁道建筑;1989年08期
6 彭述权;樊玲;蒋沧如;周健;;波纹钢板桥涵结构计算及其敏感性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12期
7 杜豫川;孙立军;黄仕进;;区域交通枢纽敏感性有限元分析模型[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12期
8 侯立文;谭家美;;信息条件下路段出行时间可靠性的计算[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9 唐小勇;王炜;程琳;;交通网络旅行时间可靠度估计[J];土木工程学报;2007年06期
10 钟华杰;程超;;长江沿线港口集装箱运输方式[J];集装箱化;200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彭志苗;林欢贵;;结构敏感性分析在预应力桥梁上的应用[A];第十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8年
2 王海燕;;沥青路面结构可靠度的敏感性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分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3 马万经;杨晓光;;公交被动优先信号相位差的敏感性分析[A];2007第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永杰;曹文贵;赵明华;;基于区间理论的隧道施工过程非概率风险评估方法[A];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杨国良;王端宜;张肖宁;;均布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层底应力应变对沥青面层弹性模量的敏感性分析[A];中国交通土建工程学术论文集(2006)[C];2006年
6 吴乾克;;桥梁的检查及维护[A];海南省公路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7 朱宏光;周孝贤;;铁路桥梁运营活载的不确定性及其模拟[A];工程结构可靠性——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七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7年
8 刘山洪;魏建东;何广汉;;模糊有限元法在桥梁结构中的应用[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0年
9 李坚;;我国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发展与工程实践[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分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10 田寿恒;;应力影响线图在倾斜荷载作用下之应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城市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证证券研究中心 张泰欣;港口回暖初显 稳固向好尚存不确定性[N];中国证券报;2009年
2 于祥明;张良:航运业正处于微妙变化时期[N];经理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于祥明;航运业正处于微妙变化时期[N];上海证券报;2008年
4 国泰君安 孙利萍;双轮驱动[N];中国证券报;2008年
5 马红雨;从中国海运“财务门”看风险管理[N];证券日报;2008年
6 记者 张银炎;全球货船运力达到1200万TEU[N];中国船舶报;2008年
7 西南证券 宋少波;收费公路业:“现金奶牛”彰显投资价值[N];中国证券报;2008年
8 王慧卿;运河日显老态巴拿马全民公决是否扩建[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9 陈姗姗;航运价格持续下滑[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10 陈姗姗;铁矿石海运费暴涨暴跌 钢企运企首次联手对抗[N];福建工商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武文杰;基于不确定性的钢筋混凝土桥梁量化可持续性评价[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2 李翔;隧道工程稳定可靠度计算分析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3 唐冕;大跨度自锚式悬索桥的静动力性能研究与参数敏感性分析[D];中南大学;2007年
4 况爱武;基于可靠性的城市交通网络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5 冯兆祥;岩质桥基稳定性分析方法及监测系统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6 张治成;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7 高荣雄;混合梁斜拉桥施工控制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8 胡晓龙;集装箱空箱调运优化的模型与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9 刘文;机场沥青道面设计指标及方法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10 冯晓静;格栅加筋黏土结构的试验研究及稳定性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雅勋;PC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D];长安大学;2005年
2 任峤;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理论及其工程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3 张敬军;中远物流青岛仓配物流中心可行性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4 高霓;改善深圳某集装箱码头闸口通过能力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5 黄浩良;连续刚构桥悬臂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徐变效应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6 申康;天山林牧区公路边坡病害类型及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7 朱佐辉;基于Monte Carlo的高速公路运营效益敏感性分析方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8 周越;下承式钢管混凝土桁架拱桥模态参数敏感性分析[D];郑州大学;2013年
9 秦伟;驾驶员生理指标对行车疲劳响应的敏感性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10 吕勇;公路隧道火灾人员逃生不确定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9719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971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