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连续刚构桥V形墩极限承载力研究
本文选题:连续刚构桥 + V形墩 ; 参考:《世界桥梁》2014年06期
【摘要】:奉化江南翔桥为(80+130+80)m双幅三跨V形墩混凝土连续刚构桥,V形墩斜腿采用单箱双室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形结构。为确保该桥通行安全,了解V形墩在运营状态下的实际极限承载力,采用有限元法建立V形墩三维实体非线性模型,定量分析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以允许活载超载系数K为表征的V形墩极限承载力,并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对K值进行修正。结果表明:V形墩在截面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允许K值约为9,破坏形态为大偏压破坏;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允许K值约为6,由截面边缘最大压应力控制;在V形墩的钢筋应力及裂缝宽度限制条件下的允许K值约为6;以V形墩实测的成桥应力代替相应状态下的理论值,修正后的允许K值约为4.9,该桥V形墩在运营状态下的实际极限承载力较高。
[Abstract]:The Jiangnan Xiang Bridge in Fenghua is a concrete continuous rigid frame bridge with V-shaped piers with double spans of 80,130 80m and three spans. The inclined legs of V-shaped piers are single box and double-chamber prestressed reinforced concrete box structure.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bridge and understand the actual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of V-shaped pier in operation, a three-dimensional nonlinear model of V-shaped pier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 and the limit state of load-carrying capacity and the limit state of normal use are quantitatively analyzed. The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of V-shaped pier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allowable live load overload coefficient K, and the K value is corrected by combining with the field monitoring dat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llowable K value of the V shaped pier is about 9 under the limit state of section bearing capacity, and the failure mode is large bias failure, and the allowable K value is about 6 in the normal service limit state, which is controlled by the maximum compressive stress at the edge of the section. The allowable K value is about 6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steel bar stress and crack width of V-shaped pier, and the theoretical value of the corresponding state is replaced by the bridge stress measured by V-shaped pier. The corrected allowable K value is about 4.9, and the actual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V-shaped pier is higher.
【作者单位】: 宁波城市交通建设有限公司;合乐中国有限公司;
【分类号】:U448.23;U4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尤吉;房涛;付公康;;公路桥梁承载能力评估目标可靠指标计算[J];世界桥梁;2013年03期
2 朱绍玮;张宇峰;张健飞;;桥梁极限承载力研究现状与发展[J];现代交通技术;2007年01期
3 徐金勇;颜全胜;;大跨度混合梁斜拉桥弹塑性极限承载力分析[J];桥梁建设;2012年05期
4 吴光宇;汪劲丰;项贻强;徐兴;;钢筋混凝土箱形梁极限承载力的计算[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年01期
5 李华,王道斌,曾庆元;大跨度连续刚构桥预应力混凝土箱形梁极限承载力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200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司炳君;孙治国;谢永杰;;ANSYS软件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箱型梁承载力分析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6期
2 缪志伟;陆新征;王载;黄盛楠;叶列平;;某钢框架偏心核心筒弹塑性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3期
3 贾英杰;丁永刚;姚谦峰;;N_u—M_u曲线中菱形区概念在矩形混凝土柱大小偏压判别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1期
4 林沂祥;郑廷银;蔡万军;陈志军;;蜂窝状钢骨混凝土不对称十字形柱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2期
5 何春林;龚成中;;混凝土强度对空心砌块力学性能影响的仿真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2期
6 朱杰江;张小维;;钢筋焊接网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4期
7 陈怀亮;张大长;;塑性铰区埋入高阻尼隔震橡胶层厚度的数值模拟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6期
8 吴臻旺;郑凯锋;苟超;刘鹏;;公路钢箱梁正交异性板桥面国内外规范荷载作用局部应力计算与比较[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1期
9 齐永胜;赵风华;周军文;;多层框架单向无梁柱稳定性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1期
10 李翠;车轶;仲伟秋;;混凝土直接剪切试验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恒;张燎军;;沙牌拱坝整体抗震安全评价[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2011年)[C];2011年
2 胡少伟;游日;;超大跨径变截面钢筋混凝土拱式渡槽抗震分析[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2011年)[C];2011年
3 郭胜山;陈厚群;李德玉;马怀发;;混凝土动力塑性损伤分析中的单元尺寸效应探讨[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2011年)[C];2011年
4 李晨光;张利利;杨洁;;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研究[A];第七届全国建设工程FRP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5 叶虔;刘镇;;复杂地质条件下基坑开挖与回填工程的数值模拟研究[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6 张光雄;杨军;姜琳琳;;分离式模型在钢筋混凝土烟囱爆破拆除数值模拟中的研究与应用[A];中国爆破新技术Ⅱ[C];2008年
7 范飞林;许金余;李为民;张军;;冲击载荷下混凝土动力本构模型试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8 吴丹;李密密;崔娜;孙毅;蒋秀根;;钢筋混凝土板抗冲击垮塌行为数值模拟[A];北京力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孙毅;李密密;崔娜;吴丹;蒋秀根;;钢筋骨架支承下混凝土梁受损破坏行为数值模拟分析[A];北京力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刘丽芬;赵均海;高中俊;田宏伟;;混凝土简支梁桥面部分连续新型构造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骥;混凝土塑性—损伤本构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黄永辉;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病害机理与影响分析及吊杆更换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劳晓春;RC矩形截面剪力墙构件的抗震性能及其性能指标限值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孙向东;四塔单索面宽幅脊梁矮塔斜拉桥设计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郭猛;框架—密肋复合墙结构抗震性能与设计计算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林新元;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裂后受力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7 贾子文;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组合楼盖受力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8 余晓琳;自锚式悬索桥静力可靠度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陈学伟;剪力墙结构构件变形指标的研究及计算平台开发[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10 万海涛;钢筋混凝土梁、柱构件抗震性能试验及其基于变形性能的参数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朝;箱形桥梁结构的半解析分析[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贾晓亮;基于FLAC~(3D)的断层数值模拟及其应用[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辛保兵;既有预应力混凝土梁桥剩余承载力评估方法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郑文举;既有宽幅桥梁结构承载能力试验研究与加固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5 王勇;大跨双向空心板结构的有限元分析[D];郑州大学;2009年
6 刘翔;空心板简支梁桥地震非线性碰撞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7 鲁博文;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非线性有限元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8 张雷;TRC抗弯加固RC梁的有限元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李杏;多跨简支梁桥面修补技术的数值模拟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翟飞格;箍筋锈蚀配斜筋RC梁抗剪承载力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钊,孟少平,吕志涛;两座大型斜拉桥索塔锚固区模型试验及对比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03年12期
2 程进,江见鲸,肖汝诚,项海帆;大跨度钢拱桥结构极限承载力分析[J];工程力学;2003年02期
3 邓志刚,黎世彬;曲线斜拉桥的现场试验、模型试验及数值分析[J];公路交通技术;2000年04期
4 周云虎;20m跨径钢筋砼箱形梁加荷破坏试验介绍[J];广西土木建筑;1994年04期
5 刘钊,秦卫红,惠卓;日本新浜寺桥—一座大跨度尼尔森-洛斯体系的桥梁[J];国外桥梁;1999年04期
6 黄清,安群慧;预应力双T梁足尺比例模型试验[J];世界桥梁;2004年02期
7 彭苗,陈升平,余天庆,郑纲,李兴华;巴东长江大桥索塔锚固区节段模型试验与空间应力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4年05期
8 陈开利,余天庆,习刚;混合梁斜拉桥的发展与展望[J];桥梁建设;2005年02期
9 曾庆元,杨平;形成矩阵的“对号入座”法则与桁梁空间分析的桁段有限元法[J];铁道学报;1986年02期
10 伏魁先,刘学信,黄华彪;斜拉桥面内整体失稳分析[J];铁道学报;1993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晓润;杨建平;侯兆欣;;简支蜂窝梁极限承载力简化设计方法[J];钢结构;2008年01期
2 苏俊华;桁架极限承载力非线性分析中的事件追踪分析法[J];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4期
3 吴永红,刘树林,张景恒,翁鹿年;钢筋混凝土预制桩P~s曲线及极限承载力[J];工程勘察;2000年03期
4 徐新跃,谢选仲;桩基极限承载力的模糊概率分析[J];地下空间;2001年S1期
5 张宇旭;;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极限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J];山西建筑;2012年05期
6 康孝先;强士中;;初始缺陷对任意边界板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分析[J];应用力学学报;2008年04期
7 朱正荣;舒兴平;;搭接N型方圆钢管节点极限承载力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8 张琦;王成;;双曲线上曲率最大点预测桩基竖向极限承载力的预测[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9 张志良,沈祖炎,陈学潮;方管节点极限承载力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1990年01期
10 吕福庆,,吴文;桩的垂直静载试验极限承载力判定方法综述[J];岩土力学;199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新平;吴丹宇;丁霞;;基于灰生成的极限承载力建模与预测研究进展[A];第六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张志军;丁德馨;饶龙;毕忠伟;;预测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方法研究[A];第九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6年
3 潘轶;徐国彬;;薄壁钢拱壳极限承载力的分析比较及措施改进[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1999年
4 叶梅新;曾庆元;;钢板梁面内极限承载力问题的研究[A];全国桥梁结构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1992年
5 高大钊;;软土地基的极限承载力[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七届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6 吴国强;曹红胜;;局部锈蚀钢管极限承载力的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A];'2012中国钢结构行业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李国强;王彦博;陈素文;;高强钢焊接箱型柱轴心受压极限承载力试验研究[A];第六届海峡两岸及香港钢及组合结构技术研讨会—2010论文集[C];2010年
8 陈志国;余加坤;;平面K形搭接节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A];2014年全国钢结构设计与施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9 徐新跃;;桩基极限承载力预测方法的研究[A];岩石力学新进展与西部开发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10 江冰;周绪红;刘永健;;焊接矩形钢管节点极限承载力计算的比较分析[A];钢结构工程研究(四)——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2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广东江门市新会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站 赵权新;基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极限承载力的确定[N];山西科技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军亮;基于广义灰色模型的极限承载力建模与预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2 康孝先;大跨度钢桥极限承载力计算理论与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勇;箱涵进海路结构极限承载力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谢东平;卷边槽钢桁架K型间隙节点的极限承载力[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3 韩冬冬;条形浅基础极限承载力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4 潘东毅;钢管拱桁架稳定性及极限承载力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5 甄圣威;局部压力作用下工字梁腹板的极限承载力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陈彦;软件计算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极限承载力[D];吉林大学;2012年
7 何志辉;偏心受剪螺栓群的极限承载力[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8 赵庆斌;送电铁塔单角钢受压极限承载力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9 李艳;考虑初应力的哑铃型钢管混凝土拱肋极限承载力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10 韩艳华;复合桩基承台下地基土极限承载力的极限分析[D];南京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9741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974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