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基于模糊集重心理论的膨胀土胀缩等级评判

发布时间:2018-06-04 05:47

  本文选题:模糊集重心理论 + 膨胀土 ; 参考:《公路工程》2014年06期


【摘要】:膨胀土及其对实际工程稳定性的影响问题有基础工程界的"癌症"之称。而准确评定膨胀土的等级进而有针对性的采取工程措施是治理膨胀土的关键,然而传统的膨胀土胀缩等级评判是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理论进行的,该方法易丢失评判信息,从而影响评判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基于此,首先通过引入模糊集重心理论来弥补传统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不足,然后在此基础上选取五个对膨胀土胀缩等级评判影响较大的因素,并以正态分布作为其隶属函数,采用加权平均值法确定各因素权重值,建立起基于模糊集重心理论的膨胀土胀缩等级评判方法。最后以某市政道路一处膨胀土为例,阐述了基于模糊集重心理论的膨胀土胀缩等级评判的计算程序,并证明了此方法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Abstract]:The problem of expansive soil and its effect on the stability of actual engineering is known as "cancer" in the foundation engineering field. But it is the key to control expansive soil accurately by evaluating the grade of expansive soil and then taking engineering measures targeted. However, the traditional expansion and shrinkage grade evaluation of expansive soil is based on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theory, and the method is easily lost. Information, therefore, affects the scientificity and credibility of the evaluation results. Based on this, first, the inadequacy of the traditional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is made up by introducing the theory of the center of gravity of fuzzy sets. On this basis, five factors which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expansion and contraction evaluation of expansive soil are selected, and the normal distribution is used as its membership function, and the weighted average is adopted. The weight value of each factor is determined by the value method, and the evaluation method of expansion and shrinkage grade of expansive soil based on the theory of the center of gravity of fuzzy set is established. Finally, taking an expansive soil in a municipal road as an example, the calculation program of the evaluation of expansion and shrinkage grade of expansive soil based on the theory of fuzzy set center of gravity is expounded, and the rationality and validity of this method are proved.
【作者单位】: 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分类号】:U416.16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周健红,朱寿增,刘之葵;模糊数学在广西膨胀土判别和分类中的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05年09期

2 郭昱葵,熊友山,姚海林,张华;模糊数学在当宜高速公路膨胀土判别和分类中的应用[J];岩土力学;1999年03期

3 戴佑才;钟诚;;基于贝叶斯判别分析方法的膨胀土胀缩等级分类[J];公路工程;2011年05期

4 张瑞;余鹏;;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膨胀土的模糊数学分类[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7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金平;汪明武;;膨胀土判别和分类的可变模糊模型[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丁加明,王永和;基于粗糙集信息不完备系统的膨胀土分类规则提取[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04期

3 童晓梅;;皖中地区高速公路膨胀土问题及其工程措施[J];工程与建设;2009年03期

4 朱建群,侯德劭,黄斌;潭邵高速公路路基膨胀土胀缩等级的评判[J];公路;2003年01期

5 文畅平;;膨胀土判别的属性测度模型[J];公路交通科技;2008年05期

6 卢国斌;张瑾;;膨胀土胀缩等级分类的Fisher分析判别[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11期

7 曾斌;王青薇;刘清秉;黄定强;董忠萍;;“引江济汉”工程渠坡膨胀土分级评价量化模型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3年06期

8 李民;谢远新;陈刚;;渝湛高速公路重塑膨胀土的判别研究[J];山西建筑;2007年09期

9 杜卫民;;模糊评判法在膨胀土识别分类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1年34期

10 孙鸣宇;颜可珍;;膨胀土路基填料的判别与分类方法研究[J];路基工程;2008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温世亿;膨胀土渠坡若干关键技术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龚文惠;公路膨胀土路基的沉降和边坡稳定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3 安骏勇;膨胀土公路工程特性及灾害防治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7年

4 丁加明;基于粗糙集理论的膨胀土路基气候作用分析及水毁灾害预测[D];中南大学;2006年

5 陈善雄;膨胀土工程特性与处治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杨明亮;石灰处治土膨胀土路基长期性能影响因素试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10年

7 杨明;环境湿热变化下皖西膨胀土路基工程性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8 王亮亮;高速铁路膨胀土路堑基床结构及其动力特性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金山;膨胀土相似模型试验材料的研制与单桩模型浸水试验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1年

2 贺洁;膨胀土分类方法探讨以及抗剪强度的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3 蔡广奎;围岩稳定性分类的BP网络模型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4 汪东林;辽西地区膨胀土特性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4年

5 查甫生;合安高速公路膨胀土改性研究及膨胀土与构造的关系[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6 柏立懂;合徐合安高速公路膨胀土的矿物化学成分及微结构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7 刘玉梅;模糊神经网络在膨胀土胀缩等级分类中的应用[D];广西大学;2005年

8 李进;膨胀土改良的室内试验研究及地基胀缩变形分析[D];河海大学;2006年

9 邢化玲;粗糙集和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数据融合方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10 何毅东;关于红粘土的若干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宫凤强;李夕兵;;隧洞围岩稳定性评价的Bayes判别分析法及应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6期

2 易顺民,晏同珍;膨胀土判别与分类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J];地质科技情报;1995年03期

3 李生林;薄遵昭;秦素娟;吴兰洲;;塑性图在判别膨胀土中的应用[J];地质论评;1984年04期

4 魏治文;方坤河;杨华山;张凡;;贝叶斯(Bayes)判别分析在粉煤灰分类中的应用[J];粉煤灰综合利用;2006年06期

5 谭罗荣,张梅英,邵梧敏,,花莉莉;风干含水量W_(65)用作膨胀土判别分类指标的可行性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1994年01期

6 柯尊敬;刘楚祥;;对铁道工程中膨胀土判别和分类的看法[J];路基工程;1986年04期

7 金波;王桢;;试用模糊数学法对裂土进行判别和分类[J];路基工程;1990年03期

8 黄卫,钟理,钱振东;路基膨胀土胀缩等级的模糊评判[J];岩土工程学报;1999年04期

9 马文涛;支持向量机方法在膨胀土分类中的应用[J];岩土力学;2005年11期

10 陈新民,李生林;膨胀土判别与分类的灰关联分析法[J];岩土力学;1996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宏明,严春杰,王环玲;岘山垭公路路堑滑坡膨胀土特性及机制探讨[J];地球科学;2001年04期

2 张加桂,曲永新;三峡库区膨胀土的发现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1年06期

3 袁俊平,陈剑;膨胀土单向浸水膨胀时程特性试验与应用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5期

4 闫毅志;公路膨胀土地质问题常用的处置方法及评价[J];山西建筑;2003年16期

5 邬建峰,高亚军,武瑞峰;公路工程中的膨胀土问题[J];山西交通科技;2003年S1期

6 刘尚蔚,高青;南阳市膨胀土湿度系数的研究及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03年02期

7 李中,刘昌忠;潭邵高速公路特殊膨胀土分类研究[J];公路与汽运;2003年06期

8 刘浩,谭征,贾大力;膨胀土地基处理措施的探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9 郭永春,谢强,詹志峰;含水量对膨胀土性质影响的试验研究[J];路基工程;2003年01期

10 袁俊平,殷宗泽;膨胀土裂隙的量化指标与强度性质研究[J];水利学报;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钊;刘祖德;陶建生;;鄂北岗地膨胀土渠道的破坏与防治[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七届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2 孔令伟;方晓睿;郭爱国;;膨胀土的基本性质与路基工程实践研究现状与展望[A];岩石力学新进展与西部开发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3 刘尚蔚;郑俊杰;;南阳市膨胀土湿度系数的研究及应用[A];地基处理理论与实践——第七届全国地基处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4 刘羽;王湘莉;袁春涛;;公路膨胀土的处理与施工[A];济宁市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选编[C];2005年

5 王斌;谢梁萍;卞可;;膨胀土改性试验方案[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3卷)[C];2010年

6 姚海林;周保生;;神经网络在当宜高速公路膨胀土分类中的应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7 何信芳;陈林;;膨胀土湿度系数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四届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83年

8 谭罗荣;张梅英;邵梧敏;;膨胀土的某些力学行为及影响因素[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七届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9 段萌笋;郑春元;郁时炼;;石灰改良膨胀土特性试验分析[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4年

10 孔令伟;;膨胀土的性状与处治实践[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林均红 记者 徐兰山;“以柔治胀”破解膨胀土防治难题[N];科技日报;2010年

2 许连峰;膨胀土研究取得初步突破[N];中国交通报;2004年

3 王秋霞;膨胀土地区公路修筑成套技术出成果[N];中国交通报;2004年

4 马和亮;“膨胀土”危害固海扩灌工程[N];宁夏日报;2008年

5 黄兴华;“以柔治胀”对付膨胀土[N];中国技术市场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李伦娥 通讯员 胡秀英 邓崛峰;攻克公路工程的“癌症”[N];中国教育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滕继濮;筑路“癌症”?有方可治[N];科技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赵洪亮;驯服膨胀土这只“拦路虎”[N];中国水利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孟庆丰 通讯员 张韶军;膨胀土筑路技术化身生产力[N];中国交通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赵洪涛;降伏南水北调中线膨胀土[N];中国水利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陈善雄;膨胀土工程特性与处治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汪明元;土工格栅与膨胀土的界面特性及加筋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3 潘宗俊;膨胀土公路路堑边坡工程性状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4 任青阳;膨胀土和砂土弹塑性本构关系数值建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贾景超;膨胀土膨胀机理及细观膨胀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雄威;膨胀土湿热耦合性状与路堑边坡防护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8年

7 赵金刚;降雨—蒸发循环作用下膨胀土填方边坡稳定性及机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8 温世亿;膨胀土渠坡若干关键技术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任权;十天高速汉中西段公路沿线滑坡分布特征及破坏机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管政亭;合肥新桥国际机场膨胀土工程性质与矿物成分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2 蒋晓庆;合肥地区膨胀土基本力学特性试验研究[D];安徽建筑工业学院;2010年

3 王军;膨胀土裂隙特性及其对强度影响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叶昆荣;安徽省膨胀土的综合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5 吴继玲;加筋纤维膨胀土强度与变形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6 贺洁;膨胀土分类方法探讨以及抗剪强度的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7 陈刚;重塑膨胀土性状试验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8 王林洲;公路工程中膨胀土判别试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汪东林;辽西地区膨胀土特性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4年

10 季伟;《广西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条例》修订四个方面的问题[D];广西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9762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9762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1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