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长途大客车减速带区段驾驶人操作行为特征
本文选题:交通工程 + 交通运输安全 ; 参考:《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6期
【摘要】:采用实车道路试验方法,设计长距离大型客车上实时采集驾驶人操作行为试验方案,研究客车驾驶人夜间在自由流交通条件下通过单向连续下坡减速带路段的操作行为特征。建立车速、加速度、油门和制动踏板行程及变化率等操作行为指标体系,研究进出减速带段驾驶人操作行为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长下坡减速带初始阶段,油门踏板行程指标均小于无减速带阶段,并伴随偶有制动行为;平均车速、制动踏板行程为0分布频数与减速带路段成线性递减关系,减速带能够影响长下坡时驾驶人的操作行为,进而实现对车辆的控速。
[Abstract]:In this paper, a real road test method is used to design a real time sampling scheme of driver's operation behavior on a long distance large passenger car. The operating behavior of passenger car driver at night through one-way and continuous downhill deceleration is studi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free flow traffic. The operating behavior index system, such as speed, acceleration, throttle and brake pedal stroke and rate of change, was established to study the change of operating behavior of the driver in and out of the deceleration zone. The results show that at the initial stage of the long downhill deceleration, the throttle pedal stroke index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non-reducer stage, and accompanied by occasional braking behavior, the average speed, The frequency of 0 distribution of brake pedal is linearly decreasing with the section of speed reducer, which can affect the driver's operation behavior during long downhill, and then realize the speed control of the vehicle.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汽车学院;河南省交通运输厅高速公路管理局;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8054) 长安大学汽车运输安全保障技术交通行业重点试验室开放基金项目(CHD2011SY01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14G1221015)
【分类号】:U491.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超;孙小端;史扬;;振动减速带的速度控制效果研究[J];西部交通科技;2009年01期
2 韩艳;山程明;;减速带减速原理及其应用[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9年06期
3 肖润谋;王剑波;周维新;;山区高速公路长下坡段专用减速带设计与应用[J];公路与汽运;2010年03期
4 安冠宇;唐伯明;俞耀;刘唐志;陈廷明;;路面减速带试验研究[J];中外公路;2011年04期
5 蒋荣超;陈焕明;刘大维;王松;;车辆三维虚拟道路减速带重构与实现[J];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12年01期
6 聂进;;道路减速带有效性的研究与分析[J];企业导报;2012年06期
7 杜志刚;郑展骥;王自入;;基于驾驶员错视觉的振动减速带优化设计[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2年06期
8 张银会;刘持林;;山区城市道路减速带控速性能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2年11期
9 吴中;施金金;;基于数值仿真的单开孔型减速带设计[J];公路与汽运;2013年02期
10 刘计柱;;道路减速带现状分析[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3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吴莹;农多敏;李佳佳;刘少宝;;减速带激励下汽车的非线性振动特性分析[A];第十四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摘要集与会议议程[C];2013年
2 杨英武;韩舟轮;王柏生;刘承斌;;车辆通过减速带引起的振动分析[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李灿;李韶华;黄宏伟;;道路减速带对重型汽车平顺性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会议手册[C];2012年
4 孟剑平;张解放;;元胞自动机模型中减速带对交通流的影响研究[A];第七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九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上册)[C];2005年
5 杨英武;韩舟轮;王柏生;刘承斌;;车辆通过减速带引起的振动分析[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俞伟明、姚伟;台州公路减速带去留引争议[N];中国交通报;2004年
2 通讯员 王华 贾建国;田楼乡村路口都设减速带[N];连云港日报;2008年
3 记者 宋娇;减速带太密集司机饱受颠簸之苦[N];石家庄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胡凤娟;滨河大道减速带怎一个拆字了得?[N];宝鸡日报;2010年
5 记者 黄帝楚;城区将全面推行新型减速带[N];长沙晚报;2010年
6 记者 王松南 实习生 李占旗;有了安全保障多了噪音扰民减速带 你让城市左右为难[N];重庆商报;2011年
7 李成林;减速带的变化凸显以人为本[N];新疆日报(汉);2012年
8 高剑;减速带管理的工具理性如何伸展?[N];东莞日报;2013年
9 独立学者 王胜;对减速带难题不能简单化处理[N];东莞日报;2013年
10 大学教师 周云;规范减速带设置应该规范什么?[N];东莞日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俞耀;山区公路减速带应用技术关键问题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0年
2 余曼;基于三轴载货汽车振动特性的秤前减速带合理位置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3 郑秋凤;驼峰式橡胶减速带振动分析及设置技术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4 张文星;校园道路减速带引起的振动实测与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5 王松;车辆通过道路减速带时的冲击荷载特性研究[D];青岛大学;2014年
6 张阳阳;车辆通过减速带引起地面振动的机理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7 覃松;基于ABAQUS软件的道路减速设施的仿真分析[D];重庆交通大学;2012年
8 闵强;道路减速设施应用技术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4年
9 张森淼;道路减速带激励下轻型货车动力学响应分析[D];山东大学;2014年
10 韩舟轮;车辆通过减速带引起周边环境振动的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004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000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