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排水板处理后软土地基临界高度研究
本文选题:塑料排水板 + 软土地基 ; 参考:《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4年01期
【摘要】:考虑经塑料排水板处理后,路堤在填筑过程中孔压消散导致地基土强度提高所引起临界填筑高度发生变化,修正Leroueil和Tavenas提出的临界高度计算模型,结合四川省遂资高速公路软基变形监测数据进一步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可行性。研究表明:(1)在填筑过程中,实测地表沉降曲线的拐点和沉降速率的加速点即为临界高度。实测沉降-填筑高度曲线在临界高度前后皆可看成线性变化;(2)由于固结时间t、现场取样条件的差异,修正计算所得临界高度较观测得到临界高度相差±(0.1~0.3)m,计算值总体偏高;(3)利用成对t检验法对数据进行检验,得出tt0.05,22=2.074,观测值与计算值差异性不显著。
[Abstract]:Considering the change of critical height of embankment caused by the dissipation of pore pressure during the course of filling, which is caused by the increase of soil strength, the critical height calculation model proposed by Leroueil and Tavenas has been revised. Combined with the monitoring data of soft foundation deformation of Suizi Expressway in Sichuan Provinc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calculation model is further verified.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inflection point of the measured surface settlement curve and the acceleration point of settlement rate are the critical height in the process of filling. The measured settlement-filling height curve can be regarded as a linear change before and after the critical height. The calculated critical height is 卤0. 1 ~ 0. 3 m higher than the observed critical height, and the calculated value is on the high side.) the data are checked by the paired t test method, and the result is t. 05 ~ 22 ~ 2. 074.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observed value and the calculated value is not significant.
【作者单位】: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甘肃铁道综合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1CB013501)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0812)
【分类号】:U41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王宗生,张海涛;软土泥沼地区公路路堤临界高度的确定[J];东北公路;1994年01期
2 钱玉林,殷宗泽,曹正康;试论路堤临界高度的确定[J];公路;1995年05期
3 邓永锋,刘松玉,洪振舜;成层地基土体固结系数反演[J];公路交通科技;2004年09期
4 陈昌富;曾德淼;吴燕泉;孙彦;;考虑成层土路堤荷载下复合地基加固区沉降计算[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3年01期
5 江宇;陈曦;李娟娟;;浅谈四川软弱地基分区[J];中国西部科技;2010年21期
6 经绯,刘松玉,邵光辉;软土地基上路堤沉降变形特征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01年06期
7 邓永锋;刘松玉;洪振舜;;高速公路工程中动态临界填筑高度的应用研究[J];岩土力学;2006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房文明;超载预压排水固结法在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加固中的应用[J];安徽建筑;2005年02期
2 王冬梅;冯震;;改进泊松模型在路基沉降中的应用[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3 赵丹丹;彭社琴;;施工期软土路基沉降数值模拟分析[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1年04期
4 李武广;杨胜来;邵先杰;李敏;石磊;单宇;;变差函数在储层评价及开发中的应用:以杨家坝油田为例[J];地质科技情报;2011年04期
5 赵丰田;王选仓;高志伟;;山区高速公路路基沉降影响因素研究[J];湖南交通科技;2009年04期
6 周伟政;龙俊平;李跃军;;高填石路堤沉降变形特性分析[J];湖南交通科技;2010年02期
7 杨坪;杨军;许德鲜;肖异智;;基于ADINA的软土坝基沉降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08年04期
8 杨军,刘良贵;堆载预压法处理道路软基的效果分析[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3年11期
9 童怀峰;郭院成;;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的路基临界填土高度计算分析[J];公路;2007年11期
10 经绯;刘松玉;缪林昌;陈蕾;;粉喷桩加固软土地基的应用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6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宗生,张海涛;软土泥沼地区公路路堤临界高度的确定[J];东北公路;1994年01期
2 邓永锋,刘松玉,洪振舜;成层地基土体固结系数反演[J];公路交通科技;2004年09期
3 刘天福;潘卫东;;路堤荷载下刚性桩复合地基加固沉降简化计算[J];路基工程;2009年01期
4 李海芳,温晓贵,龚晓南;路堤荷载下复合地基加固区压缩量的解析算法[J];土木工程学报;2005年03期
5 吕文志;俞建霖;龚晓南;;柔性基础下桩体复合地基的解析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02期
6 赵九斋;连云港软土路基沉降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0年06期
7 杨涛;路堤荷载下柔性悬桩复合地基的沉降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00年06期
8 龚晓南;;广义复合地基理论及工程应用[J];岩土工程学报;2007年01期
9 谢康和;双层地基─维固结理论与应用[J];岩土工程学报;1994年05期
10 费康,刘汉龙,高玉峰;路基荷载下PCC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简化计算[J];岩土力学;2004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伟强;;土工格栅结合塑料排水板综合法软基加固处理[J];山西建筑;2007年05期
2 曹淦泉;;围垦工程中塑料排水板施工质量的控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8年02期
3 朱奋成;塑料排水板与强夯联合加固法在沿海软土地基中的应用[J];工业建筑;2005年S1期
4 周华;谢鹏;;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浅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6年02期
5 胡斌;王波;;滩涂圈围工程使用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地基的施工监理小结[J];上海水务;2007年S2期
6 赵友三;;塑料排水板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7年04期
7 李治平;;塑料排水板加固公路软地基施工及质量控制[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8年02期
8 李洪涛;范光明;;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土地基施工技术总结[J];科学之友(B版);2009年03期
9 孙仕敏;;塑料排水板回带原因及处理方法探讨[J];科技信息;2009年26期
10 曹成富;;塑料排水板在公路软土地基中的应用[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志超;;真空预压在处理连云港碱厂超软土地基中的应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地基处理学术委员会第三届地基处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2 ;软土力学与工程[A];陆培炎科技著作及论文选集[C];2006年
3 王迅;;宁启铁路软土地基加固处理的离心模型试验[A];中国水利学会2007学术年会物理模拟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4 付文生;夏斌;罗冬梅;;软土地基上大吨位储罐群安装施工过程中的力学行为分析[A];第二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8年
5 王学海;汪俊池;王辉;;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处理温州某污水处理厂软土地基[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结构专业委员会四届四次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杨光华;;软土地基中几个问题的分析[A];广东省岩土工程与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3年
7 谢世楞;吴进;;软基上海岸工程建筑物的新型式[A];第十二届中国海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8 饶锡保;龚壁卫;程展林;刘海林;;基于离心模型试验的某公路软基沉降变形规律研究[A];中国水利学会2007学术年会物理模拟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9 骆晓明;陈善民;;软土地基海堤工程超高强土工布加筋处理[A];第五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五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1年
10 俞松波;陈建峰;石振明;沈明荣;;软土地基上格栅加筋路堤离心模型试验探讨[A];中国水利学会2007学术年会物理模拟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洋;申嘉湖高速施工不惧软土地基[N];中国交通报;2008年
2 记者 蒋红梅;海桐高新撑起软土地基“脊梁”[N];宁波日报;2008年
3 首席记者 孙娅;草海隧道技术打破我省软土地基瓶颈[N];昆明日报;2010年
4 ;软土地基强力支撑现浇薄壁管桩新技术问世[N];今日信息报;2003年
5 财经前导网 凌惠汕;周波临界 子浪转移[N];中国证券报;2006年
6 正广 文龙 明星 洪勇;建湖工商局打假保名牌成绩斐然[N];江苏经济报;2006年
7 杨江虹;凌建明:夯实软土地基路基工程技术关[N];中国交通报;2004年
8 ;真空预压加固软土地基法[N];中国水利报;2002年
9 ;真空预压加固软土地基技术通过鉴定[N];今日信息报;2003年
10 ;京津塘高速公路[N];中华建筑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健;软土地基强度试验研究及其增长计算理论[D];中南大学;2010年
2 冯仲仁;高速公路软基处理智能决策支持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3 张军辉;软土地基上高速公路加宽变形特性及差异沉降控制标准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4 吴雪婷;温州浅滩软土工程特性及固结沉降规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5 雷鸣;真空预压加固高铁软基试验研究及机理探索[D];中南大学;2012年
6 骆以道;海积软土特性及地基沉降分析若干问题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7 王军;结构性软土地基的固结沉降及稳定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8 吴小刚;交通荷载作用下软土地基中管道的受力分析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9 柳雁玲;草炭土路基沉降与变形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李仁平;软土地基中被动桩与土体的相互作用及其工程应用[D];浙江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洪峰;季节性冻融环境下软件土地基沉降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2 姚亮亮;河北省沿海高速公路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土路基沉降变形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3 邢中立;塑料排水板处理高速公路软土地基路堤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4 吴又发;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5 蒋新明;滨海地区大面积软土地基处理及监测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6 孙贤福;现浇薄壁筒桩复合地基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7 秦仕伟;变固结系数条件下软土地基的沉降数值仿真分析[D];长安大学;2013年
8 刘世涛;寒区公路软土地基变形现场监测及数值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9 马红;考虑群罐效应的储罐地基应力及变形分析[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10 江怀军;高速公路软基路堤变形预测及非线性有限元数值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145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014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