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地震动多点输入下固结海冰对桥墩地震反应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14 07:55

  本文选题:固结海冰 + 桥墩 ; 参考:《土木工程学报》2014年S2期


【摘要】:研究固结冰包围的桥墩地震动力响应简化计算模型,并考虑不同水深、不同地震类型和行波效应条件,分析地震动多点输入下固结冰对桥墩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桥墩被固结冰包围时地震动一致激励下桥墩的地震反应显著大于无冰时,墩底截面最大曲率、桥墩顶部位移比无冰时增大,达到50%以上;墩底截面弯矩-曲率滞回曲线呈倒"S"形更显著,桥墩的变形和耗能能力显著下降。另外,地震动的行波效应对桥墩的地震反应有较大的影响,但随着视波速的变化并无明显的规律,不同类型的地震动作用下桥墩的最大地震反应出现在不同的视波速时。在设计固结冰包围的桥墩时应考虑地震动的多点输入,并根据固结冰的大小及地震动的类型考虑地震动行波效应。
[Abstract]:The simplified calculation model of seismic dynamic response of pier surrounded by fixed ice is studied. Considering different water depth, different earthquake types and traveling wave effect conditions, the influence of solidified ice on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pier structure under multi-input ground motion i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the pier under the uniform excitation of ground motion is significantly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bridge pier without ice, and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top of the pier increases to more than 50%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bridge pier without ice. The torque-curvature hysteretic curve at the bottom of the pier is more obvious in the shape of "S", and the deformation and energy dissipation capacity of the pier i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addition, the traveling wave effect of ground motion has great influence on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bridge pier, but with the change of apparent wave velocity, the maximum seismic response of pier under different types of ground motion appears at different apparent wave velocity. The multi-point input of ground motion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when designing the pier surrounded by solid ice, and the traveling wave effect of ground motion should be considered according to the magnitude of consolidation ice and the type of ground motion.
【作者单位】: 中国民航大学;
【基金】:中国民航大学科研启动基金(2013QD15S) 民航安全保障能力与持续安全发展决策系统研究课题
【分类号】:U442.55;U443.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昱,冯启民;相位差谱的分布特征和人造地震动[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2年01期

2 杨庆山,姜海鹏,陈英俊;基于相位差谱的时─频非平稳人造地震动的生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1年03期

3 符圣聪,江静贝;用时变功率谱拟合地震动[J];工程抗震;2002年01期

4 郭子雄;王妙芳;;人造地震动合成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5 丁海平;刘启方;金星;;长周期地震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6年05期

6 董汝博;周晶;冯新;;一种考虑局部场地收敛性的多点地震动合成方法[J];振动与冲击;2007年04期

7 孙广俊;李鸿晶;;二维相关地震动作用下结构的随机反应[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7年04期

8 张翠然;陈厚群;;工程地震动模拟研究综述[J];世界地震工程;2008年02期

9 许谋奎;张猛;张增军;;多点地震动合成简化方法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9年01期

10 袁美巧;俞瑞芳;俞言祥;;满足时-频统计特性的地震动时程调整[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0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袁美巧;俞瑞芳;俞言祥;;基于小波变换的地震动时—频特性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成立三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白泉;朱浮声;赵东阳;孙乐娟;康玉梅;;地震动的时频特性对结构弹性响应的影响[A];防振减灾工程理论与实践新进展(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第四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张令心;张继文;;近远场地震动及其地震影响分析[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10年

4 江帆;董银峰;李英民;郭俊锋;;时程分析中速度脉冲地震动的适用性及影响规律[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10年

5 孙进忠;彭一民;赵鸿儒;;超声模拟在地震动研究中的应用及展望[A];199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1年

6 胡聿贤;张敏政;;地震动研究的国内外现状(综述)[A];中国地震学会第二届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4年

7 袁一凡;;近场地震动的模拟[A];中国地震学会第三次全国地震科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6年

8 张天中;马云生;舒曦;;关于地震动衰减关系、不确定性和设防标准的讨论[A];中国地震学会第五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4年

9 陈培善;李保昆;白彤霞;;中国强地震动速度衰减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8年

10 窦玉斌;林永星;;地震动时程模拟的工程方法研究现状与预测[A];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上)[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袁芳;北京交大发挥学科优势支持灾后重建[N];科技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晓丹;强地震动场估计中若干问题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王伟;地震动的山体地形效应[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3 王德才;基于能量分析的地震动输入选择及能量谱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4 张冬丽;基于数值格林函数方法的近场长周期强地震动模拟[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5年

5 刘必灯;断陷盆地及断层破碎带场地地震动效应[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6 喻烟;汶川地震区地震动估计经验模型[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2年

7 白凤龙;空间变化地震动激励下大跨度结构的反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郝敏;地震烈度物理标准及地震动破坏势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9 徐龙军;统一抗震设计谱理论及其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10 俞言祥;长周期地震动衰减关系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家平;地震动合成方法比较与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2 马飞燕;地震动处理的小波分析方法[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3 路建波;模拟的近断裂地震动场的空间相关性[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9年

4 马小燕;长持时与多波包地震动作用下的结构反应[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0年

5 常志旺;建筑结构最不利设计地震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6 张镭于;时—频非平稳人造地震动的小波合成及其应用[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7 闫青;考虑谱形的地震动强度指标及其在地震动记录选择与调整中的应用[D];兰州理工大学;2013年

8 刘陶钧;反演区域参数建立加州地震动衰减关系[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9 白文婷;地震动的脉冲特性与结构破坏之间的关系研究初探[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5年

10 罗光财;三维长周期地震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D];苏州科技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20166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0166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b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