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土拱效应的粘性填土平行挡土墙侧向土压力计算方法
本文选题:道路工程 + 侧向土压力 ; 参考:《中国公路学报》2014年04期
【摘要】:考虑土拱效应的影响,采用圆弧形拱作为小主应力轨迹,以粘性填土平行挡土墙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研究。充分考虑墙土摩擦角、填土内摩擦角、填土粘聚力、竖向均布荷载、平行挡土墙间的水平距离等多种影响因素,运用力学单元平衡方程和摩尔-库伦强度理论推导了平行挡土墙侧向土压力系数和侧向土压力计算公式。最后通过算例分析得出墙土摩擦角部分发挥和充分发挥,以及平行挡土墙间水平距离对墙侧向土压力的影响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考虑土拱效应的侧向土压力系数和侧向土压力沿深度为非线性分布,并且其与墙土摩擦角、填土内摩擦角、填土粘聚力、竖向均布荷载、平行挡土墙间的水平距离有关;不考虑土拱效应的常规方法计算得到的土压力偏不安全。
[Abstract]: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 of soil arch effect, the circular arc arch is used as the trace of small principal stress, and the parallel retaining wall with cohesive fill is studied as the object of study.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wall and soil friction angle, the internal friction angle, the cohesive force of the fill, the vertical uniform load, the horizontal distance between the parallel retaining walls and so on are fully considered. The formulas of lateral earth pressure coefficient and lateral earth pressure of parallel retaining walls are derived by using the equilibrium equation of mechanical elements and the Moorn-Coulomb strength theory. Finally, the influence of horizontal distance between parallel retaining walls on the lateral earth pressure of the wall is obtained by the analysis of the examples of the partial exertion and full play of the friction angle of the wall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horizontal distance between the parallel retaining walls on the lateral earth pressu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ateral earth pressure coefficient and lateral earth pressure are nonlinear distribution along the depth considering the soil arch effect, and the friction angle of the wall soil, the internal friction angle of the fill, the cohesive force of the fill and the vertical uniform load are obtained. The horizontal distance between the parallel retaining walls is related, and the earth pressure calculated by the conventional method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soil arch effect is not safe.
【作者单位】: 燕山大学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规划处;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74140) 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12217650)
【分类号】:U417.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吴明;彭建兵;徐平;孙苗苗;夏唐代;;考虑土拱效应的挡墙后土压力研究[J];工程力学;2011年11期
2 吴子树,张利民,,胡定;土拱的形成机理及存在条件的探讨[J];成都科技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3 应宏伟;蒋波;谢康和;;平行竖墙间的土拱效应与侧土压力计算[J];水利学报;2006年11期
4 涂兵雄;贾金青;;考虑土拱效应的黏性填土挡土墙主动土压力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05期
5 应宏伟;蒋波;谢康和;;考虑土拱效应的挡土墙主动土压力分布[J];岩土工程学报;2007年05期
6 蒋波,应宏伟,谢康和;挡土墙后土体拱效应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5年01期
7 蒋波,应宏伟,谢康和,梁仕华;平动模式下挡土墙非极限状态主动土压力计算[J];中国公路学报;2005年02期
8 章瑞文;徐日庆;;平移模式下挡土墙墙背土侧压力系数的计算[J];中国公路学报;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玉平;;全埋式抗滑桩最大桩间距的探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5期
2 王仕传;程桦;;位移对刚性挡土墙被动土压力分布的影响[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3 吴浩;;管棚-箱涵工法中管棚合理间距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5期
4 李秀梅;蒋明镜;;两种位移模式下挡墙主动土压力的离散元模拟[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1期
5 梁文文;王成;;抗滑桩的桩间土拱效应问题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S2期
6 王成;王东;陈夏雨;刘晓洁;;桩间土拱效应离心模型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年01期
7 宫必宁,童蕾,牛志国;土石坝工程的拱效应分析[J];东北水利水电;2004年12期
8 刘辉;米海珍;文桃;刘豪杰;;土拱效应理论研究现状及其进展[J];低温建筑技术;2011年11期
9 吴文杰;;基坑支护中桩侧土压力分析[J];福建建材;2011年06期
10 高亚微;喻泽红;王晶;;基于水平土拱效应的遮帘桩的间距和尺寸分析[J];湖南交通科技;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琚晓冬;冯文娟;朱金明;;桩后土拱作用范围研究[A];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青年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2届机械学院院长(系主任)会议论文集(上)[C];2006年
2 章瑞文;徐日庆;郭印;;绕墙脚转动的挡土墙主动土压力分布研究[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3 章瑞文;徐日庆;郭印;;考虑土层剪力作用的挡土墙主动土压力分布研究[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4 高玉峰;杨剑;程永锋;鲁先龙;;倾斜挡土墙被动土压力研究[A];第二届全国环境岩土与土工合成材料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立平;土钉支护结构钉土相互作用机理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魏业清;利用抗滑桩进行滑坡支护的设计理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3 邹立垒;超载作用下微型群桩与边坡相互作用机理的数值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4 李倩倩;北京地铁浅埋暗挖隧道合理埋置深度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潘倍雷;邻近建筑物影响下新疆碎石类土场地基坑支护桩稳定性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6 胡黎明;沪宁城际铁路桩—网复合地基变形特性及沉降计算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7 张搏;潘集寨滑坡稳定性与治理方案分析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8 黄伟;全遮帘式板桩码头结构受力变形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段平;桩承式路堤土拱效应的机理研究及数值模拟[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10 郑贝贝;考虑挡墙位移及有限土体影响的土压力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元战,黄长虹;关于挡土墙主动土压力计算问题[J];港工技术;2003年02期
2 吴明;彭建兵;徐平;孙苗苗;夏唐代;;考虑土拱效应的挡墙后土压力研究[J];工程力学;2011年11期
3 李永刚,白鸿莉;垂直墙背挡土墙土压力分布研究[J];水利学报;2003年02期
4 应宏伟;蒋波;谢康和;;平行竖墙间的土拱效应与侧土压力计算[J];水利学报;2006年11期
5 蒋莼秋;挡土墙土压力非线性分布解[J];土木工程学报;1964年01期
6 赵占厂,杨虹,谢永利;基坑支护系统受力计算与动态监测[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6期
7 高江平,胡长水,俞茂宏;网状及条带式加筋土挡墙加筋应变的测试[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5期
8 高江平,石兆旭,俞茂宏;网状与条带式加筋土挡墙墙面位移的测试[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9 曹振民;被动土压力非线性分布浅析[J];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1994年02期
10 罗强,蔡英,邵启豪;成都粘土重力式挡土墙的工程试验[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995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海霞,田丽荣;浅析道路工程监理[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4年06期
2 罗庆森;粉喷桩在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加固施工中的应用[J];广东建材;2005年06期
3 张仁河,石海山,张培杰;道路工程中压实度与弯沉值关系的研究与探讨[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5年04期
4 洪洁波;农村公路施工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青海交通科技;2005年05期
5 原健安,周吉萍,李玉珍;SBS与沥青的相互作用性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2005年04期
6 林桂清;;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浅探[J];交通标准化;2005年12期
7 邓美平;;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断板的防治[J];青海交通科技;2005年06期
8 阎明颉;李惺豪;;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原因与处治[J];青海交通科技;2005年06期
9 解小明;;土壤固化剂在路面基层施工中的应用[J];青海交通科技;2005年06期
10 张虎发;;浅谈水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破坏及防治措施[J];青海交通科技;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希娟;周新锋;岳卫民;;基于路用性能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张建华;张金喜;刘英;;不同含气量的混凝土孔隙结构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3 朱旭红;王纯鸣;;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4 范啸;沈烨;;关于道路安全评价模型的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5 艾力·斯木吐拉;;新疆高等级公路灾害性天气事故预防系统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6 傅工范;赵文琴;;破旧水泥混凝土面板再生利用的研究[A];浙江省公路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刘朝晖;李振科;李九苏;;道路再生骨料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A];首届全国再生混凝土研究与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8 吴兵兵;刘佳;范志勇;周明凯;;水泥-脱硫渣稳定碎石作路面基层材料的研究[A];第一届两岸三地绿色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王家主;;级配碎石最佳含水量与有效水膜厚度的关系[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10 喻湘秀;余剑锋;;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离析的预防[A];第六届全国路面材料及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靳晓磊;一批道路工程相继竣工通车[N];石家庄日报;2006年
2 孙滨;武汉六大道路工程昨日通车[N];湖北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林U
本文编号:20177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017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