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基于两阶段法的堆载对公路桥梁桩基础影响分析

发布时间:2018-06-14 17:00

  本文选题:被动桩 + 桥头堆载 ; 参考:《岩土力学》2014年S2期


【摘要】:首先基于布西奈斯克解,将表面作用有集中荷载时半无限弹性体的应力变形解在荷载作用区域利用复合辛普森公式进行数值积分,得到了表面处于不同形式的分布荷载作用下土体自由场水平及竖直方向应力和变形的计算公式。结合有限差分法及Mindlin位移解分别推导出弹性地基中桩顶作用有集中荷载时单桩桩、土单元的位移,两者结合便得到主动桩的分析方法。通过将堆载作用下的土体自由场位移施加于桩上把上述自由场分析及主动桩分析结合起来,推导出堆载作用下被动单桩的竖向和水平向承载特性的分析方法。选取地表附近作用有矩形均布荷载的计算工况,通过与有限元计算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所提出的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将所提出的方法计算结果与某处工程案例中实测数据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利用该方法分析堆载对邻近桩基的水平及竖向影响是合理可靠的。
[Abstract]:First, based on the buernsk solution, the stress and deformation solution of the semi infinite elastic body with concentrated load on the surface is integrated with the composite Simpson formula in the loading area. The calculation formula of the stress and deformation of the free field level and vertical direction of the soil under different forms of distributed load is obtained. The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and the Mindlin displacement solution are used to deduce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single pile and the soil unit when the pile top action is concentrated in the elastic foundation. The analysis method of the active pile is obtain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The free field displacement analysis and the active pile analysis are combined to deduce the pile. An analysis method of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bearing characteristics of a passive single pile under the load. The calculation conditions of the rectangular uniform load near the surface are selected and the correct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s verified by the comparison with the results of the finite element calculation. The results of the results are calculated and the results of the measured data in a certain engineering case are calculated.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method is reasonable and reliable for analyzing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influence of pile load on adjacent piles.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中国石油集团东南亚管道有限公司;中国石油西气东输管道公司;
【基金】:国家973计划课题(No.2013CB0363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1208378)
【分类号】:U443.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蔡国军,刘松玉;软基上桥头路基填筑对桥台桩的影响研究综述[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12期

2 陈雪华;律文田;王永和;;台后填土对桥台桩基的影响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06年07期

3 木林隆;黄茂松;王卫东;;分层地基中隧道开挖对邻近刚性桩筏基础竖向影响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1年07期

4 黄茂松;张宏博;陆荣欣;;浅埋隧道施工对建筑物桩基的影响分析[J];岩土力学;2006年08期

5 梁发云;于峰;李镜培;姚国圣;;土体水平位移对邻近既有桩基承载性状影响分析[J];岩土力学;2010年02期

6 张陈蓉;黄茂松;;基坑开挖引起的邻近建筑物桩基变形受力响应[J];岩土工程学报;2012年S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玲,章劲松,孙东根;用数值分析方法求解材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2 张平;吴昊;;地下水非稳定流理论在饱和土渗透固结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6期

3 王星;曹喜仁;刘齐建;周书明;;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对临近建筑物变形的影响及加固措施[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9年04期

4 胡可;;“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管形通道”联合作用体系计算[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年S1期

5 李琳;杨敏;熊巨华;李顺群;;被动桩桩土相互作用研究现况与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年S1期

6 张胜利;;胶东金矿区主体建筑物地基裂缝成因探讨[J];北京水务;2006年03期

7 周祥涛;;青岛海湾大桥钻孔灌注桩成孔施工技术[J];才智;2008年15期

8 胡杰;;辽源市某边坡的稳定性分析评价[J];才智;2010年36期

9 张绍斐;涂西军;陈兴家;;沅江港某码头堆场岸坡稳定性分析[J];交通节能与环保;2006年03期

10 王清;桑伟锋;徐黎明;牛岑岑;周福军;杨静;;基于室内模拟实验的软土固结沉降的分形几何[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文林;刘峧炜;韩煊;;隧道开挖对桩基工程影响的数值分析[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2 宋强辉;赵尚毅;刘东升;郭剑锋;;城市地下轻轨隧道与上部建筑物相互作用及稳定性实例分析[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3 刘吉福;;路堤下复合地基“三等沉区模型”[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4 高水琴;汪益敏;;道路扩建中应用袋装砂井加固软土地基工程实例[A];2010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暨“工程地质与海西建设”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栾海;霍玉霞;王国洪;;冻融条件下土的毛细水上升试验研究[A];全国公路工程地质科技情报网2006年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6 霍玉霞;栾海;宋永焕;;土的毛细性试验研究及分析[A];全国公路工程地质科技情报网2006年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7 王凯;梁军汀;卢杰;;超声气体流量计中压缩因子的在线计算[A];2010’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8 孙永福;宋玉鹏;董立峰;;海底土的电阻率特征及其腐蚀性分级评价[A];渤海湾油气勘探开发工程技术论文集(第十集)[C];2005年

9 廖崇庆;吴冲;;桥梁圆柱头焊钉连接件的荷载-滑移曲线[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一次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刘枫;年廷凯;杨庆;栾茂田;;隧道开挖对邻近桩基工作性能的影响研究[A];第二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军杰;黄土场地震陷与桩基负摩阻力现场试验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韩春鹏;石灰处治土路基冻融作用特性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3 张凯之;盾构机冗余驱动回转系统动态特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4 张伍连;机织建筑膜材料非线性粘弹塑拉伸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5 王志亮;软基路堤沉降预测和计算[D];河海大学;2004年

6 张甫仁;燃气管网系统安全性及仿真的理论分析与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7 蒋东明;基于信用评级和违约概率的贷款定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8 柳雁玲;草炭土路基沉降与变形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张忠林;“穿地龙”机器人转向机构与位姿检测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10 许国辉;波浪导致粉质土缓坡海底滑动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栾茂田,韩丽娟,年廷凯,孔德森;被动桩—土相互作用的简化分析[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4年04期

2 李国豪;关于桩的水平位移、内力和承载力的分析[J];上海力学;1981年01期

3 刘利民,陈竹昌;桩侧阻力增强效应及其工程意义[J];铁道建筑技术;2001年01期

4 邱青云,张小敏;对桩的负摩阻力的研究[J];石家庄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5 芮勇勤,岳中琦,唐春安,杨天鸿,陆培炎;隧道开挖方式对建筑物桩基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05期

6 蔡国军,刘松玉;软基上桥头路基填筑对桥台桩的影响研究综述[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12期

7 杨敏;周洪波;;承受侧向土体位移桩基的一种耦合算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24期

8 杨超;黄茂松;刘明蕴;;隧道施工对临近桩基影响的三维数值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S1期

9 魏汝龙;大面积填土对邻近桩基的影响[J];岩土工程学报;1982年02期

10 朱桐浩,钟小萍;侧向受荷桩与土体相互作用的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198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仁平;软土地基中被动桩与土体的相互作用及其工程应用[D];浙江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昭林;;真空联合堆载加固软基的关键技术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22期

2 侯松;;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处理效果的关键因素研究[J];广东建材;2007年09期

3 陆显华;徐宏跃;;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在上海高速公路的应用[J];中国市政工程;2010年01期

4 黄作勤;;在软土地基上受大面积地面堆载作用下建筑物的结构计算[J];冶金建筑;1980年03期

5 费培芸;罗燕山;;真空一堆载联合预压在高速公路上的应用[J];上海建设科技;2002年02期

6 张超;杨瑞华;孙洪燕;;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加固软基试验分析[J];公路工程;2007年04期

7 赵晶;;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处理软基试验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7年09期

8 郭力群;有侧限软基堆载与真空-堆载预压效果比较[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9 尹敬泽,刘慧敏;真空—堆载联合预压下地基变形特性分析[J];公路;2004年08期

10 王雅莉;;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技术在软基处理中的运用[J];陕西煤炭;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金宗川;顾国荣;韩黎明;;大面积堆载作用下软土地基变形的几点认识[A];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2 郭克诚;陈磊;;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加固软基[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陈永辉;刘汉龙;王妍;温兰花;高明军;;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技术在甬台温高速公路软基加固中应用[A];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4 江辉煌;侯庆华;刘国楠;;降水、堆载联合预压工程实践[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5 常好诵;佟晓利;张家启;严华峰;;大面积堆载原料库结构鉴定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3年

6 周元德;谭国焕;杜昭彦;徐锴;;堆载实验中松散土边坡变形与应力特征分析[A];岩土工程数值方法与高性能计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周宏磊;司进峰;;立交桥挡墙基础整体稳定性及填方堆载沉降分析[A];第八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8 李昌宁;;真空一填土堆载联合预压软基加固技术及其应用研究[A];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9 孙清林;胡浩波;程伟翔;冯伟洲;朱烨昕;姜晨光;;基于引力场的堆载对基坑侧压力影响分析与初步实践[A];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赵常洲;高速公路软基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加固机理及其数值模拟[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2 王曰国;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加固软土地基理论与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彭R,

本文编号:20182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0182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2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