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大跨度斜拉桥顺桥向阻尼约束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15 03:37

  本文选题:斜拉桥 + 半飘浮体系 ; 参考:《桥梁建设》2014年06期


【摘要】:为探讨E型钢阻尼器和液体粘滞阻尼器对大跨度斜拉桥的减震限位效果,以某(55+135+400+135+55)m半飘浮体系双塔斜拉桥为背景,设计2种阻尼约束减震体系方案。采用通用有限元程序SAP2000建立桥梁动力分析模型,通过参数分析确定较为合理的减隔震设计参数,选取3条人工地震波分析2种阻尼约束减震体系方案对该桥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选取的E型钢阻尼器和液体粘滞阻尼器均可有效控制地震作用中斜拉桥主梁的水平位移,采用液体粘滞阻尼器时塔底弯矩增幅相对较小,主梁水平位移控制效果相对较好。综合考虑减震限位效果及综合使用性能,在该斜拉桥中推荐使用液体粘滞阻尼器约束减震体系方案。
[Abstract]: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 section steel damper and liquid viscous damper on the vibration reduction of long span cable-stayed bridge, two damp-constrained shock absorption systems were designed based on a 55 135 400 135 55 55 m semi-floating system double tower cable-stayed bridge. The bridge dynamic analysis model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the universal finite element program SAP2000, and the reasonable design parameters of seismic isolation are determined through parameter analysis. Three artificial seismic waves were selected 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two damped damping systems on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the bridge. 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both the E-shaped steel damper and the liquid viscous damper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of the main girder of the cable-stayed bridge under seismic action, and the increase of the bottom bending moment of the cable-stayed bridge is relatively small when the liquid viscous damper is used. The control effect of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of main beam is relatively good.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vibration reduction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able-stayed bridge, it is recommended to use the liquid viscous damper to restrain the vibration absorption system in the cable-stayed bridge.
【作者单位】: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城市轨道交通中心;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分类号】:U448.27;U44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伏晓宁;大跨度斜拉桥运营期的变形监测[J];中外公路;2004年01期

2 张雪松,梁鹏,贾丽君,肖汝诚;非线性因素对超大跨度斜拉桥成桥内力的影响[J];公路交通科技;2004年09期

3 张雪松,梁鹏,贾丽君,肖汝诚;非线性因素对超大跨度斜拉桥活载内力的影响[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苟昌焕,谢旭,高金盛,黄剑源;应用碳纤维索的大跨度斜拉桥静力学特性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5年01期

5 周毅姝,杜喜凯,魏建国,刘莉,王森林,梁素韬;大跨度斜拉桥三维动力有限元建模方法的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6 伍华成;项贻强;李毅;;大跨度斜拉桥的安全性评估研究[J];中国市政工程;2006年01期

7 梁鹏;肖汝诚;孙斌;;超大跨度斜拉桥几何非线性精细化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2007年02期

8 叶爱君;范立础;;超大跨度斜拉桥的横向约束体系[J];中国公路学报;2007年02期

9 蔡磊;熊利锋;周世军;;大跨度斜拉桥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J];山西建筑;2009年02期

10 陈向东;金先龙;张晓云;;基于并行算法的大跨度斜拉桥动态响应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任远;黄侨;李辉;;大跨度斜拉桥的综合评估理论体系研究[A];全国既有桥梁加固、改造与评价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柳春光;贾玲玲;;考虑余震影响的大跨度斜拉桥抗震反应分析[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C];2009年

3 徐正华;;大跨度斜拉桥设施管理的探索[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下册)[C];1996年

4 朱f^;王克海;;几何非线性对大跨度斜拉桥的影响[A];全国桥梁结构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1992年

5 任伟新;彭雪林;;用于动力监测的大跨度斜拉桥基准有限元模型[A];第十六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4年

6 蔡敏;潘晨光;;大跨度斜拉桥的施工监控[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05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杨喜文;;大跨度斜拉桥的地震位移控制[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9年

8 程庆国;潘家英;高路彬;辛学忠;;关于大跨度斜拉桥几何非线性问题[A];全国桥梁结构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1992年

9 时国勤;官万轶;;大跨度斜拉桥的索力优化调整[A];第四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1995年

10 颜东煌;裴炳志;陈常松;;超大跨度斜拉桥的结构自适应构形控制法[A];湖北省公路学会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汇编(2008年——2013年)[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通讯员 李永利 宋九龙 徐宝林;山桥制造完成世界最大跨度斜拉桥钢构件[N];河北经济日报;2007年

2 晓辉;国产钢索将拉起世界第一大跨度斜拉桥[N];中国船舶报;2005年

3 宋柏松 通讯员 宋九龙、徐宝林;山桥制造完成世界最大跨度斜拉桥钢构件[N];河北日报;2007年

4 刘曙甲 刘志伟;我国跻身国际建桥强国行列[N];科技日报;2012年

5 张树永 张书言;国内最大跨度斜拉桥 在绥芬河市平转成功[N];中华建筑报;2005年

6 记者 杨念明 通讯员 傅丽枫 刘家华;设计更好更美的桥[N];湖北日报;2009年

7 记者 王磊;“宝钢制品”打造“桥牌”精品[N];中国冶金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远;大跨度斜拉桥养护管理系统的数字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2 杨兴旺;大跨度斜拉桥施工全过程非线性行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3 李伟;大跨度斜拉桥静动力可靠度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武芳文;大跨度斜拉桥随机地震响应分析及其动力可靠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5 苗家武;超大跨度斜拉桥设计理论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6 杨小森;大跨度斜拉桥全寿命健康监测几个关键问题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

7 陈常松;超大跨度斜拉桥施工全过程几何非线性精细分析理论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8 黄艳;大跨度斜拉桥复杂条件下地震反应分析[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2年

9 张鸿;大跨度斜拉桥几何非线性及施工控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谭长建;波浪效应下大跨度斜拉桥索桥耦合振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雯;大跨度斜拉桥的抗震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2 李维奇;多向地震下大跨度斜拉桥非一致激励响应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王爽;大跨度斜拉桥的地震响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4 李纬;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大跨度斜拉桥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D];苏州科技学院;2009年

5 张浩;大跨度斜拉桥的动测及其模态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6 郭小土;大跨度斜拉桥地震响应及减隔震措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7 刘昀;大跨度斜拉桥施工过程受力特性与稳定性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05年

8 叶瑞青;大跨度斜拉桥几何非线性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9 张耀月;大跨度斜拉桥地震响应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10 史晓星;大跨度斜拉桥动力特性及地震响应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204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0204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2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