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压实膨胀土纵波速度与强度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15 04:18

  本文选题:压实膨胀土 + 纵波速度 ; 参考:《公路工程》2014年02期


【摘要】:利用超声波技术测试压实膨胀土在等幅度干湿循环条件下的纵波速度,探索了纵波波速变化值与直剪强度指标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压实膨胀土的纵波速度和黏聚力c值均呈衰减趋势,当循环幅度越大时,纵波速度和黏聚力c值衰减程度越大。膨胀土黏聚力c值和纵波速度具有良好的对数衰减关系,而纵波速度与内摩擦角φ值之间不存在某种函数关系。
[Abstract]:The longitudinal wave velocity of compacted expansive soil under the condition of equal amplitude dry-wet cycle was measured by ultrasonic techniqu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ariation value of P-wave velocity and the direct shear strength index was explor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longitudinal wave velocity and the cohesion c of compacted expansive soil tend to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cyclic times, and the attenuation degree of P-wave velocity and cohesion c value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cyclic amplitude. There is a good logarithmic attenu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hesive force c and the longitudinal wave velocity of expansive soil, but there is no func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ongitudinal wave velocity and the internal friction angle 蠁.
【作者单位】: 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分类号】:U412.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杰,孙志亮,戎贤,付宝亮;蒸压加气混凝土超声波速与强度的关系探讨[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2 潘建武;苏承东;;砂岩强度及平均模量和纵波速度关系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0年01期

3 刘新华;岩石超声波与岩石物理力学性质的关系[J];四川水力发电;1997年01期

4 王子江;;岩石(体)波速与强度的宏观定量关系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11年10期

5 胡在良;张佰战;董承全;李晋平;;铁路高性能混凝土基桩检测波速与强度关系的研究[J];铁道建筑;2011年07期

6 刘向阳,刘毅岱,李俊;用纵波波速推算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对比试验及其分析[J];无损检测;2001年09期

7 尤明庆;苏承东;李小双;;损伤岩石试样的力学特性与纵波速度关系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03期

8 凌贤长,徐学燕,徐春华,李小稚;冻结哈尔滨粉质黏土超声波速测定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2年04期

9 王大雁,朱元林,赵淑萍,李海鹏;超声波法测定冻土动弹性力学参数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2年05期

10 吕海波;曾召田;赵艳林;卢浩;;膨胀土强度干湿循环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9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易进来;胡甜;赵健;叶祖强;;干湿循环增湿与脱湿过程中高液限粘土强度变化[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2 姚博;刘志强;王博;张洪乐;;超声纵波测量冻土动弹性模量的试验研究[J];中国建材科技;2009年03期

3 张振华;苏承东;周少统;;大理石三轴压缩超声波探伤方法研究[J];建井技术;2007年02期

4 王峥辉;杨凤根;徐建龙;;粘性土物理力学性质与超声波波速关系的试验研究[J];江苏地质;2007年03期

5 潘建武;苏承东;;砂岩强度及平均模量和纵波速度关系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0年01期

6 韩琳;谌文武;崔凯;匡静;;盐分质量分数、含盐类别对山丹遗址土弹性波声速影响的实验[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7 李强,王奎华,谢康和;冻土声学测试中的异常现象分析[J];煤炭学报;2003年05期

8 张晓明;丁树文;蔡崇法;;干湿效应下崩岗区岩土抗剪强度衰减非线性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2年05期

9 万德田;包亦望;刘小根;田远;;玻璃材料的弹性模量评价技术和影响因素分析[J];门窗;2012年08期

10 帅常娥;石成;彭鹏;;滑带土中粘粒含量及含水量的变化对其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J];勘察科学技术;201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赵淑萍;马巍;郑剑峰;常小晓;;冻结粉土的动蠕变强度[A];第七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7年

2 赵淑萍;马巍;何平;杨成松;邴慧;常小晓;;不同振幅的振动荷载作用下冻结粉土的蠕变特征[A];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3 邓华锋;李建林;朱敏;原先凡;罗骞;;岩石力学系列对比试验中抗压强度修正方法研究[A];第3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4 Wei Bai;Lingwei Kong;Aiguo Guo;;Effects of physical properties on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compacted lateritic soil[A];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vol.5 No.5)[C];2013年

5 彭鹏;单治钢;钟湖平;贾海波;董育烦;;田三滑坡体非饱和滑带土中粘粒含量及含水量的变化对其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地质及勘探专业委员会中国水利电力物探科技信息网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立峰;动荷载条件下多年冻土区斜坡路基稳定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施烨辉;列车荷载和冻融循环作用下冻土路基稳定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乔菁;粉煤灰空心球/聚脲复合材料粘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4 王振宇;土木工程的层析成像与广义反演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5 杨永杰;煤岩强度、变形及微震特征的基础试验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6年

6 王悦东;冻土非线性断裂破坏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7 涂忠仁;大跨海底隧道围岩抗力系数理论与试验分析及其设计应用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8 原思成;青藏铁路冻土区典型地段路基变形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9 刘靖;电容层析成像技术在冻土物质分布及其动态变化测试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07年

10 吴丰收;混凝土探测中探地雷达方法技术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建武;含单一天然弱面岩石试样的力学特性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卫超;煤体中爆炸应力波及爆破作用的试验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檑;混凝土单向受载全过程的声发射试验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4 黄建华;膨胀土路堑开挖的力学响应及综合处治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陈星;岩体加卸荷破坏的力学特性研究及其工程应用[D];三峡大学;2011年

6 周仕达;干湿循环对非饱和压实高岭土剪切特性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7 高玉坤;干湿循环下非饱和土边坡响应的数值模拟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8 韦珊珊;土中应力分布传递规律的试验及测试技术研究[D];广西大学;2003年

9 沈志华;基于超声波技术的岩体稳定性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4年

10 封志军;红层软岩边坡关键岩体力学参数确定[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尤明庆,苏承东,杨圣奇;岩石动静态参数间关系的研究[J];焦作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6期

2 马中高;伍向阳;王中海;;有效压力对岩石纵横波速度的影响[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6年03期

3 林大能,陈寿如,刘优平;岩石循环冲击损伤演化围压效应的实验研究[J];矿冶工程;2005年04期

4 史瑾瑾;郭学彬;肖正学;张志呈;;岩石冲击损伤特性与超声波速的实验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5年06期

5 夏小和,王颖轶,黄醒春,沈为平;高温作用对大理岩强度及变形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6 夏小和,陆雅萍,黄醒春,沈为平;高温后大理岩在不同应力水平下超声波特性的实验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7期

7 王晓琴;倪峰;;铁路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年06期

8 刘成军;铁路路基挡土墙质量无损检测的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01年04期

9 周黎明;刘天佑;刘江平;肖国强;;复杂铁路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中TSP探测技术应用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08年01期

10 董承全;张佰战;胡在良;王军东;;桩身完整性不同检测方法的对比试验[J];铁道建筑;2009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宏明,严春杰,王环玲;岘山垭公路路堑滑坡膨胀土特性及机制探讨[J];地球科学;2001年04期

2 张加桂,曲永新;三峡库区膨胀土的发现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1年06期

3 袁俊平,陈剑;膨胀土单向浸水膨胀时程特性试验与应用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5期

4 闫毅志;公路膨胀土地质问题常用的处置方法及评价[J];山西建筑;2003年16期

5 邬建峰,高亚军,武瑞峰;公路工程中的膨胀土问题[J];山西交通科技;2003年S1期

6 刘尚蔚,高青;南阳市膨胀土湿度系数的研究及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03年02期

7 李中,刘昌忠;潭邵高速公路特殊膨胀土分类研究[J];公路与汽运;2003年06期

8 刘浩,谭征,贾大力;膨胀土地基处理措施的探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9 郭永春,谢强,詹志峰;含水量对膨胀土性质影响的试验研究[J];路基工程;2003年01期

10 袁俊平,殷宗泽;膨胀土裂隙的量化指标与强度性质研究[J];水利学报;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钊;刘祖德;陶建生;;鄂北岗地膨胀土渠道的破坏与防治[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七届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2 孔令伟;方晓睿;郭爱国;;膨胀土的基本性质与路基工程实践研究现状与展望[A];岩石力学新进展与西部开发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3 刘尚蔚;郑俊杰;;南阳市膨胀土湿度系数的研究及应用[A];地基处理理论与实践——第七届全国地基处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4 刘羽;王湘莉;袁春涛;;公路膨胀土的处理与施工[A];济宁市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选编[C];2005年

5 王斌;谢梁萍;卞可;;膨胀土改性试验方案[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3卷)[C];2010年

6 姚海林;周保生;;神经网络在当宜高速公路膨胀土分类中的应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7 何信芳;陈林;;膨胀土湿度系数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四届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83年

8 谭罗荣;张梅英;邵梧敏;;膨胀土的某些力学行为及影响因素[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七届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9 段萌笋;郑春元;郁时炼;;石灰改良膨胀土特性试验分析[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4年

10 孔令伟;;膨胀土的性状与处治实践[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林均红 记者 徐兰山;“以柔治胀”破解膨胀土防治难题[N];科技日报;2010年

2 许连峰;膨胀土研究取得初步突破[N];中国交通报;2004年

3 王秋霞;膨胀土地区公路修筑成套技术出成果[N];中国交通报;2004年

4 马和亮;“膨胀土”危害固海扩灌工程[N];宁夏日报;2008年

5 黄兴华;“以柔治胀”对付膨胀土[N];中国技术市场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李伦娥 通讯员 胡秀英 邓崛峰;攻克公路工程的“癌症”[N];中国教育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滕继濮;筑路“癌症”?有方可治[N];科技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赵洪亮;驯服膨胀土这只“拦路虎”[N];中国水利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孟庆丰 通讯员 张韶军;膨胀土筑路技术化身生产力[N];中国交通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赵洪涛;降伏南水北调中线膨胀土[N];中国水利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陈善雄;膨胀土工程特性与处治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汪明元;土工格栅与膨胀土的界面特性及加筋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3 潘宗俊;膨胀土公路路堑边坡工程性状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4 任青阳;膨胀土和砂土弹塑性本构关系数值建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贾景超;膨胀土膨胀机理及细观膨胀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雄威;膨胀土湿热耦合性状与路堑边坡防护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8年

7 赵金刚;降雨—蒸发循环作用下膨胀土填方边坡稳定性及机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8 温世亿;膨胀土渠坡若干关键技术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任权;十天高速汉中西段公路沿线滑坡分布特征及破坏机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管政亭;合肥新桥国际机场膨胀土工程性质与矿物成分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2 蒋晓庆;合肥地区膨胀土基本力学特性试验研究[D];安徽建筑工业学院;2010年

3 王军;膨胀土裂隙特性及其对强度影响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叶昆荣;安徽省膨胀土的综合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5 吴继玲;加筋纤维膨胀土强度与变形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6 贺洁;膨胀土分类方法探讨以及抗剪强度的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7 陈刚;重塑膨胀土性状试验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8 王林洲;公路工程中膨胀土判别试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汪东林;辽西地区膨胀土特性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4年

10 季伟;《广西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条例》修订四个方面的问题[D];广西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0206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0206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f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