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小净距黄土隧道施工力学分析
本文选题:平行小净距隧道 + 盾构法 ; 参考:《中外公路》2014年04期
【摘要】:为同时满足双线正常行车和右线停车线扩大断面的工程功能需要,西安轨道交通工程一号线枣园北路站-汉城路站一区段成为非等大断面盾构法与新奥法小净距黄土地铁隧道。针对断面不等、盾构法与新奥法组合施工方案、小净距黄土地铁隧道的特点,进行了左线小断面盾构法与右线大断面双侧壁导坑法或CRD法双线依次先后贯通共4种施工方案的数值模拟与比选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与先贯通小洞后开挖大洞方案相比较,采用先双侧壁导坑法贯通大断面隧道后采用盾构法掘进小断面隧道的施工方案对围岩扰动较小,能够更有利于减小拱顶下沉,控制地表变形和中间土体应力。结合西安地铁隧道工程实践开展的数值模拟分析研究,可为今后在黄土地区修建地铁隧道提供宝贵的工程实践经验。
[Abstract]: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 of engineering function of expanding cross-section of double-line normal traffic and right line parking line, the section of Zaoyuan North Road Station and Seoul Road Station of Xi'an Rail Transit Project has become a non-iso-large section shield tunneling and a small distance Loess Subway Tunnel with small distance. Aiming 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unnel of loess subway with small clear distance, the combined construction scheme of shield method and new Austrian method is aimed at the unequal cross-section, the shield method and the new Austrian method.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comparison analysis of four construction schemes are carried out by shield tunneling method with small section on the left line and double-sidewall guide pit method with large section on the right line or CRD method.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the scheme of opening small tunnel first and then excavating large tunnel, the construction plan of tunneling small section tunnel by shield tunneling method with first double-side wall guide pit method has less disturbance to surrounding rock. It can reduce the dome subsidence and control the surface deformation and soil stress.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of Xi'an subway tunnel engineering practice can provide valuable engineering experi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ubway tunnel in loess area in the future.
【作者单位】: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分类号】:U455.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振信;;盾构法的现状与展望[J];地下工程与隧道;1991年02期
2 朱改成;;浅谈测量技术在盾构隧道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008年02期
3 张晔芝;尹盛霖;;下穿高速公路盾构法施工中的路面沉降观测[J];中国西部科技;2008年11期
4 宋超业;周书明;谭志文;;水下盾构隧道合理覆盖层厚度的探讨[J];现代隧道技术;2008年S1期
5 左雄锋;;盾构法在城市过江隧道施工中施工文件与档案管理工作的探讨[J];中外建筑;2009年03期
6 彭戢放;杜西岗;李明东;;地铁隧道浅埋暗挖法和盾构法施工沉降分析[J];山西建筑;2010年06期
7 顾国明;陈卫平;周铭谦;杨乃刚;;越江隧道泥水平衡盾构泥水输送和处理系统[J];建筑机械化;2010年10期
8 江哲义;;盾构法在城市地铁特殊地段的施工对策研究[J];河南建材;2011年02期
9 徐进;彭雄志;胡伟明;唐浩俊;;基于神经网络的盾构机掘进隧道地表沉降预测[J];四川建筑;2011年03期
10 杨保升;软土地层盾构施工地面沉降控制对策[J];铁道建筑技术;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尹清锋;油新华;张峰;邓美龙;石红兵;;盾构穿越在建预筑法车站同步施工技术[A];2011中国盾构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杨世彦;;杭州软弱土层盾构穿越民房技术措施的探讨[A];第二届隧道掘进机(盾构、TBM)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暨中铁隧道集团城市盾构项目管理、施工技术、设备维保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3 孙海霞;赵文;王钊宇;于建军;;地铁盾构法施工对地表变形的影响分析[A];第九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尹胜利;;地铁隧道盾构法施工中的问题与防治[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8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5 王铁;;城市轨道交通上、下行线盾构超越施工技术[A];2010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张波;范桂欣;程立忠;;小直径盾构电力隧道工程造价分析与控制[A];电网工程造价管理优秀论文[C];2011年
7 黄雪梅;钱新;;盾构小曲率半径下穿多轨道铁路特级风险源的技术[A];施工机械化新技术交流会论文集(第十一辑)[C];2010年
8 杨琼鹏;;软弱地层盾构始发及到达施工技术[A];第二届隧道掘进机(盾构、TBM)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暨中铁隧道集团城市盾构项目管理、施工技术、设备维保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李刚;彭建成;;复合地层盾构刀具磨损分析及优化配置技术[A];2010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郅彬;戚明军;;隧道盾构法施工开挖面稳定性分析方法评析[A];西部矿山建设工程理论与实践[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温竹茵 周质炎;盾构法施工隧道的纵向受力分析[N];中华建筑报;2009年
2 乾铄;我国首条盾构法施工的水下铁路隧道贯通[N];中国建材报;2011年
3 孙洪涛;浅议盾构法施工地层移动分析的模糊数学模型[N];广东建设报;2000年
4 张艳;亚洲“第一弯”拆除最后一块板[N];文汇报;2008年
5 通讯员 周广宽 赵晓搏;科技攻关亮点频出[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9年
6 记者 江耀明 通讯员 杨广臣;一口吃进800米 一步跨上新高度[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8年
7 陈树青 李仕兵 曹国赞 赵晓丽;盾构为地铁开路[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舒萍;盾构机:静悄悄地掘挖成都地铁[N];四川科技报;2007年
9 轩雯;我国隧道建设进入穿江越洋时代[N];人民铁道;2007年
10 段宏杰;中铁隧道集团再获国家科技进步奖[N];人民铁道;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祥涛;土—盾构相互作用研究及推进载荷规划[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孟庆琳;盾构螺旋输送机承压输送机理研究及控制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3 滕丽;基于土体力学特性的盾构隧道施工风险监控系统研究[D];上海大学;2012年
4 赵宝虎;冲击问题实验应力分析与盾构始发反力架监测[D];天津大学;2009年
5 胡俊;高水压砂性土层地铁大直径盾构始发端头加固方式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6 张远荣;盾构过富水砂层对环境影响的分析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1年
7 张海波;地铁隧道盾构法施工对周围环境影响的数值模拟[D];河海大学;2005年
8 张新金;盾构法与浅埋暗挖法结合建造地铁车站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9 陈慧;基于无衍射光的盾构位姿测量系统的理论与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苏翠侠;基于数值仿真技术的盾构刀盘系统载荷与结构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勇峰;西江盾构项目施工进度管理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2 吴盛才;盾构法施工地表高速公路安全监测及稳定性评价[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3 杨三资;10m直径盾构与6m直径盾构引起的土体扰动规律对比研究[D];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2012年
4 李晓敏;地铁隧道盾构法施工对邻近建筑物桩基变形的影响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年
5 刘涛;盾构穿越引起的既有轨道交通高架线变形及控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6 赵权威;盾构下穿京广线郑州站的地表沉降预计及控制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7 赵光;盾构近距离穿越既有重叠隧道工程安全控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王振;某地铁盾构穿越广深铁路桥影响分析及施工控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9 郭建波;框架桥桥式盾构设计与施工技术的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2年
10 瞿婧晶;软土地基中盾构近距离上穿越已建隧道的变形效应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355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035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