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路协同环境下多车道车辆的协同换道规则
本文选题:交通工程 + 协同换道规则 ; 参考:《中国公路学报》2014年08期
【摘要】:为了提高道路利用率,针对未来车路协同环境所提供的车辆交互基础信息,提出了一种考虑局部区域车辆状态优化的协同换道模型。分析了现有多车道换道规则在车路协同实现条件下的局限与扩展可能;利用威胁度函数描述多车道车辆间相互关系,并在此条件下建立了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协同换道规则模型STCA-S。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规则对比STCA,STCA-I等换道模型,在多车道环境中提高了车辆的换道率;在同等车辆密度下,提出的规则减少了阻塞相的产生,同时车流量、平均速度等交通流参数值均得到改善。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oad utilization rate, a collaborative path changing model considering the vehicle state optimization in the local area is proposed, which is based on the basic information of vehicle interaction provided by the future vehicle-road collaborative environ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limitation and extension possibility of existing multi-lane change rule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vehicle-road coordination, describ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ulti-lane vehicles by using threat degree function, and establishes a model STCA-S based on cellular automata.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STCA-STCA-I model, the proposed rules can improve the rate of vehicle changing in multi-lane environment,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proposed rules can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congestion phase and traffic flow under the same vehicle density. The average velocity and other traffic flow parameters are improved.
【作者单位】: 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
【基金】:航天科技创新基金项目(CASC201104) 航空科学基金项目(2012ZC53043)
【分类号】:U491;U4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建国,王金梅,李庆丰,王兆安;微观仿真中车辆换道的行为分析和建模[J];公路交通科技;2004年11期
2 王家凡,罗大庸;交通流微观仿真中的换道模型[J];系统工程;2004年03期
3 张发;宣慧玉;赵巧霞;;换道行为对交通流宏观特性的影响[J];系统工程学报;2009年06期
4 王江锋;邵春福;闫学东;魏丽英;;基于虚拟现实的车辆换道最小安全距离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0年08期
5 邓璎函;林平;明从彬;;转盘交通流的模拟算法(英文)[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6 谭满春;徐建闽;许伦辉;李丹丹;;车辆换道控制策略及其灵敏度分析[J];系统工程学报;2006年02期
7 史丹丹;朱正旺;刘好德;;考虑车-车通信的双车道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J];公路交通科技;2009年S1期
8 伟达;用高科技预防公路行车事故[J];摩托车;1995年03期
9 杨小宝;张宁;黄留兵;;通行能力仿真中的换道模型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7年05期
10 ;21世纪:“走”得越来越快[J];现代交通管理;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夏玉显;陈伯文;刘章;薛郁;;单向高速路双车道交通流扰动的数值模拟[A];第二十一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八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两岸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8年
2 杨晓光;孙剑;;面向ITS的交通仿真实验系统研究与开发[A];第一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陈丹;商蕾;高孝洪;张本;;基于OD的城市微观仿真及交通控制系统模型的研究与开发[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上册)[C];2005年
4 江山;韩伯棠;;可操作的保持安全车距的方法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杨少辉;王殿海;董斌;李爽爽;;应用交通波理论分析城市快速路交通流特性[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上册)[C];2005年
6 梁玉娟;盘佳秀;薛郁;;公交车站及停靠时间对混合交通流的影响[A];第二十一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八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两岸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8年
7 张瑾;王川久;何瑞春;;微观仿真系统Paramics在城市交通组织管理中的应用[A];2008第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记者 徐景明;车一进隧道就不允许换道[N];厦门日报;2010年
2 钱红波;一种新型T型信号控制交叉口交通设计与交通控制方法[N];今日信息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王紫;公交车不规范行驶现象应予以纠正[N];人民政协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琼;基于驾驶人感知特性的换道预警阈值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2 彭金栓;基于视觉特性与车辆相对运动的驾驶人换道意图识别方法[D];长安大学;2012年
3 陈秀锋;基于分子动力学的车辆运行安全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4 侯海晶;高速公路驾驶人换道意图识别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5 祝会兵;基于驾驶行为细致分析的交通流建模和模拟[D];上海大学;2008年
6 孔宪娟;基于元胞自动机的交通流建模及其特性分析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7 孟剑平;交通流的介观与微观模型及其应用[D];上海大学;2008年
8 彭光含;交通流复杂耦合动态特性模拟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9 袁耀明;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的解析和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10 王永明;非常态事件影响下的交通组织规划及交通流模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秋香;基于匝道区数据的恶劣天气下换道行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2 曹珊;城市道路车辆换道模型及换道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毛锦;考虑驾驶风格的换道预警方法[D];长安大学;2012年
4 郑华荣;考虑周边车辆驾驶意图的换道危险预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5 郑楚清;车辆换道预警系统的越线时间预测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6 杜毓皓;基于驾驶人主观判断的换道安全界限时刻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7 杨万三;车辆行驶安全特性及其模型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3年
8 王艳娜;城市交通流仿真研究及交叉路口信号智能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姚世华;车辆换道与交通流多目标优化控制模型及算法[D];暨南大学;2008年
10 韦影仪;基于GIS的城市动态交通模拟系统[D];汕头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650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065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