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煤矿塌陷区路基再变形及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发布时间:2018-06-26 02:51

  本文选题:塌陷区 + 路基 ; 参考:《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摘要】:煤矿塌陷区在我国分布较广泛,有些高速公路很难绕过矿区.在煤矿塌陷区内能否建设高速公路关键取决于其路基的稳定性和再变形量.在综合分析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从车辆载荷对路基的作用形式、塌陷区路基的再变形机理、计算方法和控制技术等方面对塌陷区路基再变形及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指出在煤矿塌陷区路基再变形与控制技术研究中,需要考虑采动覆岩的稳定性及其对路基再变形的影响,根据路基变形的限量指标来反演钻孔注浆的设计参数.
[Abstract]:Coal mine collapse area is widely distributed in China, some freeways are difficult to bypass the mining area. The stability and redeformation of roadbed depends on whether the expressway can be built in the coal mine collapse area.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a large number of literatures, the research status of subgrade redeforma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in subsidence area is summarized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action form of vehicle load on subgrade, the mechanism of subgrade redeformation in subsidence area, calculation method and control technology, etc.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stability of mining overburden and its influence on subgrade redeformation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the study of subgrade redeforma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in coal mine subsidence area, and the design parameters of borehole grouting should be retrieved according to the limited index of roadbed deformation.
【作者单位】: 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072225,4110216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资助项目(U1261206) 河南省科技厅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02102210196)
【分类号】:U416.1;TD3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凯;;路基沉降变形预测方法及应用实例分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9年09期

2 林升光;正常运行状态车辆荷载复合Poisson过程模型[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2期

3 郭汉超;葛琳延;;交通荷载下浅层采空区注浆充填路基变形模型试验[J];湖南交通科技;2008年01期

4 孙雅洁;孙占法;张永波;;荷载作用下老采空区上方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童立元,叶海霞,刘松玉;建筑下老采空塌陷区地基注浆充填材料试验研究[J];建筑技术;2005年06期

6 朱俊生;聂欣;;路基沉降变形机理及发展过程的分析研究[J];山西建筑;2008年20期

7 郭广礼,张国信,刘丙方;地面荷载对地下采空区的临界扰动深度及其影响[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2004年01期

8 汪吉林;丁陈建;张云;吴圣林;;老采空区地基变形对地面建筑影响的数值分析[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8年04期

9 王磊;郭广礼;查剑锋;张鲜妮;栗帅;徐斗斗;;老采空区地表残余沉降预计与应用[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1年02期

10 王刚;郭广礼;李伶;;开采沉陷对高等级公路的破坏机理[J];煤矿安全;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计伟;姜帅;常江;;采煤塌陷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5期

2 刘素锦;郭明伟;李兆源;陈东平;;浅析车辆荷载对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影响[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1期

3 杨小森;闫维明;陈彦江;何浩祥;;用于大跨度桥梁承载力评估的车辆荷载修正方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4 任奋华,蔡美峰,来兴平,康永华,刘治国;采空区覆岩破坏高度监测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5 蔡美峰,任奋华,来兴平;灵新煤矿西天河下安全开采技术综合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6 赵宏海;李磊;秦福刚;许光泉;张海涛;谢治刚;;裂隙岩体加固浆材的试验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2年07期

7 李洪亮;王晓华;沈可;;天津滨海新区重载交通工作区深度的分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年07期

8 武崇福;张宁;;地表变形与地震共同作用下框架结构受力分析[J];燕山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9 郭彤;李爱群;赵大亮;;用于公路桥梁可靠性评估的车辆荷载多峰分布概率模型[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10 柯俊斌;结构应力S(t)的Erlang复合更新过程最大值分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玉标;李永斌;;倾斜煤层按不同开采顺序开采对路基的影响分析[A];中国公路学会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分会2011年度年会暨第十八次全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洪亮;王晓华;沈可;;天津滨海新区重载交通工作区深度的分析[A];科技创新 绿色交通——第十一次全国城市道路交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桂水荣;陈水生;;不同车辆模型对T型刚构桥冲击系数的对比研究[A];第十八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4 刘曦光;彭宇宁;;轿车节油辅助控制系统的研发[A];2010振动与噪声测试峰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李连友;秦权;李毅谦;;预后验决策分析用于优化混凝土桥梁检修规划[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04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方军;高荣久;姜升;;浅埋藏煤层上方地基稳定性评价研究[A];第七届全国矿山测量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郭金陵;邵剑锋;;煤矿开采对高速公路的影响评价[A];全国“三下”采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白国良;李树志;高均海;田迎斌;;建筑荷载作用下老采动区地基变形规律数值模拟研究[A];2010全国“三下”采煤与土地复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刘明;姜志刚;刘金辉;王华国;张峰;魏跃东;杨丽娜;;采煤沉陷区建筑地基稳定性分析与探讨[A];2010全国“三下”采煤与土地复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贾忠国;刘丙方;张广君;;73_下20工作面开采对新邹济公路白马河大桥采动影响[A];2011全国矿山测量新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忠明;小浪底库区采空区稳定性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郑仲浪;重载车辆作用下沥青路面层间力学行为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3 仇敏玉;交通荷载对道路工后沉降影响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王正帅;老采空区残余沉降非线性预测理论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5 杨小森;大跨度斜拉桥全寿命健康监测几个关键问题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

6 朱宝龙;类软土滑坡工程特性及钢管压力注浆型抗滑挡墙的理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7 王直民;交通荷载作用下埋地管道的力学性状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高翔;高速公路新老路基相互作用分析与处理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9 陶向华;路桥过渡段差异沉降控制标准与人车路相互作用[D];东南大学;2006年

10 张飞军;基于熵的公路路线设计安全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建;采空区的岩土工程问题及治理措施[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2 冯琳;随机荷载作用下的路面动力响应研究[D];石家庄铁道学院;2010年

3 颜涛;移动荷载作用下基坑支护结构响应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4 马春艳;荆各庄矿塌陷区建筑地基稳定性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李运超;路面刻槽引起的车辆路面耦合振动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6 郑坚昭;复杂荷载作用下软土基坑变形特性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李伟;主动悬架汽车—路面耦合系统相互作用机理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1年

8 黄星浩;基于神经网络的桥梁车辆荷载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9 刘强;近地房柱法地表沉降规律及防治措施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10 牟萍;车辆横向位置随机对桥梁空间响应影响分析[D];长安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丽娟;王海邻;胡斌;李东艳;;煤矿塌陷区土壤酶活性与养分分布及相关研究——以焦作韩王庄矿塌陷区为例[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年01期

2 武胜林,刘文锴,张合兵,魏丹斌;焦作市煤矿塌陷地生物复垦技术研究[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 张金喜;刘利花;王利利;;速度和构造深度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摩擦系数的影响[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4 林升光;;结构应力S(t)的Γ-更新方波过程最大值分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4期

5 郭广礼,邓喀中,谭志祥,李逢春;深部老采区残余沉降预计方法及其应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6 朱广轶;地表曲率变形对高速公路影响的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7 李树志;高荣久;;塌陷地复垦土壤特性变异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8 孙宇博,朗勇,陆刚,刘金平;矿区土地复垦组织模式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3年01期

9 刁心宏;刘峰;龚葛萍;朱光涛;官伟;;高速公路路基下采空区稳定性评估与治理措施[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10 宰金珉,梅国雄;泊松曲线的特征及其在沉降预测中的应用[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永波;老采空区建筑地基稳定性及其变形破坏规律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占法;老采空区埋深对其上方建筑地基稳定性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占魁,来兴平;塌陷区岩体断裂失稳声发射信号分析[J];包头钢铁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张国喜;;谢桥煤矿塌陷区的综合治理[J];山西煤炭;2008年02期

3 孙绍先;;“塌陷区造地复田综合治理的研究”课题通过部级鉴定[J];矿山测量;1986年04期

4 许振国,李喜柱,杨志坚;采空塌陷区上凿井技术[J];煤炭科学技术;2005年05期

5 刘荣琼;;浅议我国煤矿塌陷区的生态转型[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07期

6 孟以猛;煤矿地表塌陷区土地复垦势在必行[J];煤炭工程;1990年02期

7 陈海峰;;煤矿的塌陷与复田措施[J];能源环境保护;1991年03期

8 胡凤英,,李笑峰;采矿塌陷区降雨渗水特点及其防治[J];金属矿山;1996年04期

9 吴光炜,彭建平;关于巨野煤田塌陷区的治理与利用探讨[J];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10 吴涛;史志;;论抗变形结构房屋在塌陷区的建造[J];煤炭科技;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石平五;夏玉成;;乌鲁木齐市区内煤矿采动塌陷控制治理途径研究[A];岩石力学新进展与西部开发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2 屈文生;常守欣;毛鹏君;陈伟;;球墨铸铁管在煤矿塌陷区管路施工中的应用[A];矿山建设工程新进展——2005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下册)[C];2005年

3 于清军;张万超;杨志军;;锚注加固技术在塌陷变形巷道治理中的应用[A];第八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李扬;周传波;;露天转地下崩落法开采对高陡边坡影响的数值模拟[A];全国金属矿山采矿新技术学术研讨与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5 于国强;岳建英;纪宪江;董亚林;;柴里矿区地面塌陷治理工程实践与研究[A];全国矿山测量新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盛业华;赵晓虎;宋金铃;;矿山地表塌陷区的数字地面摄影测量监测技术[A];第六届全国矿山测量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7 刘菁华;王祝文;王晓丽;;煤矿采空区或塌陷区放射性氡气异常特征[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赵厚选;;综合开发采煤塌陷区 保持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A];建设节约型煤矿企业优秀论文集(2006年)[C];2006年

9 司双印;张运备;马敬杰;;采煤塌陷区生态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讨[A];资源·环境·产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李云海;金正桥;宋世明;王旭生;胡秀兰;;煤矸石在临红高速公路工程中的应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分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韦玉芳;塌陷区上的田园风光[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毛海峰 丁静;谁夺走了我们的家园?[N];经济参考报;2008年

3 张静 田振中;南丹新洲塌陷区综合治理工程通过专家组验收[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9年

4 于军 王乐怡;科学治理塌陷 一心造福民众[N];团结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石巨福;消除“成长的烦恼”[N];平凉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韩义雷;追踪凤台县塌陷区未了之局[N];科技日报;2011年

7 王圣志;违法采矿留祸患 万亩良田成汪洋[N];中国矿业报;2007年

8 任润山邋薛喜忠 记者 王玉亮;邯矿矸石山“托起”青兰高速路[N];河北日报;2008年

9 高婷 王卢俊茹 丁瑜 霍蒙 王璇;再见了! 六道湾煤矿[N];中国煤炭报;2011年

10 郭建文 张营;584万元治理塌陷区生态环境[N];焦作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彭欣;复杂采空区稳定性及近区开采安全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2 王晖;青兰高速公路沿线北八特采空区地表沉陷机理及其数值模拟[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3 王建学;开采沉陷塑性损伤结构理论与冒矸空隙注浆充填技术的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1年

4 张永波;老采空区建筑地基稳定性及其变形破坏规律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春艳;荆各庄矿塌陷区建筑地基稳定性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俞海防;淮南矿区土壤中氮磷赋存形态与分布特征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3年

3 焦富春;玲珑金矿主运输巷塌陷区综合监测分析[D];北京科技大学;2002年

4 马俊;金山店铁矿塌陷区回填体移动规律与回填措施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2年

5 李艳;金山店铁矿塌陷区回填体力学状态分析及采场回采顺序优化[D];武汉科技大学;2012年

6 王东晖;地下采煤项目水土流失预测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5年

7 任余艳;神东矿区采煤塌陷对旱作农田生产力影响的试验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年

8 史华;大冶铁矿塌陷区位移监测系统[D];武汉工程大学;2013年

9 钱庆yN;塌陷区新型立井井壁结构与受力机理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6年

10 吕晶洁;采煤塌陷对沙丘土壤水分动态的影响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687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0687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a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