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低温天气及其对道路结构温度-湿度分布规律的影响
本文选题:道路工程 + 道路结构 ; 参考:《中国公路学报》2014年01期
【摘要】:为研究极端低温天气对道路结构温度-湿度分布规律的影响,以哈尔滨地区冬季气象条件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极端低温天气表征参数分布规律的研究,提出了表征冬季极端低温天气各参数的95%分位阈值;在此基础上,基于观测数据分析了冬季极端低温天气对道路结构温度-湿度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极端最低气温与极端连续5d最低气温均值显著影响道路结构不同深度的温度分布和道路结构的冻结深度;极端降温速率可显著改变路表附近的温度变化速率;道路结构内部湿度分布特性在冻融日内随着温度的变化而产生剧烈改变,极端冻融日数将引起道路结构一定深度处含水量的反复升降,加剧道路结构的冻融破坏。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extreme low temperature weather on the distribution of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of road structure, the distribution law of the parameters of extreme low temperature weather was studied in Harbin area in winter. The 95 quartile threshold which represents the parameters of winter extreme low temperature weather is put forward and the influence of extreme low temperature weather on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distribution of road structure is analyzed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 dat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an values of extreme minimum temperature and extreme continuous minimum temperature for 5 days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of road structure at different depths and the freezing depth of road structure, and the extreme cooling rate can significantly change the temperature change rate near the road surface. The internal humidity distribution of road structure changes dramatically with the change of temperature during the freeze-thaw day. The extreme freezing and thawing days will cause the repeated rise and fall of water content at a certain depth of the road structure and aggravate the freeze-thaw damage of the road structure.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市公路工程总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08154) 交通运输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013 319 820 220)
【分类号】:U411;P4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毛雪松,胡长顺,窦明健,侯仲杰;正冻土中水分场和温度场耦合过程的动态观测与分析[J];冰川冻土;2003年01期
2 纪伦;张锐;徐慧宁;谭忆秋;;季冻区道路结构温度场分布特性研究[J];中外公路;2013年03期
3 孙立军;秦健;;沥青路面温度场的预估模型[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4 毛雪松,胡长顺,侯仲杰;冻土路基温度场室内足尺模型试验[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5 李志栋;黄晓明;陈广秀;;高原冻土区沥青混合料设计及评价体系研究[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2年11期
6 徐慧宁;张锐;谭忆秋;边鑫;;季节性冰冻地区冬季路面温度分布规律[J];中国公路学报;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雪松;王秉纲;胡长顺;窦明健;;多年冻土地区路基变形场和应力场的数值分析[J];冰川冻土;2006年03期
2 王可丽;程国栋;江畅畅;牛富俊;;青藏高原那曲地区非均质土壤导温率的变化及土壤温度数值模拟[J];冰川冻土;2007年03期
3 章金钊;孙斌祥;徐ei祖;汪双杰;;多年冻土区碎石公路路堤降温效果的评价[J];冰川冻土;2008年02期
4 毛雪松;杨锦凤;张正波;郑小忠;周雷刚;;温度-湿度-荷载综合作用下路基冻融过程试验研究[J];冰川冻土;2012年02期
5 孙楠;马贵阳;申路飞;顾锦彤;;输油管道土壤温度场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6 庄传仪;王林;申爱琴;付建村;;沥青路面路表温度预估模型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0年03期
7 韦金城;庄传仪;高雪池;王林;;基于疲劳损伤的沥青路面设计温度及预估模型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0年05期
8 白琦峰;钱振东;李浩天;张志祥;;基于统计回归法的沥青路面温度场模型[J];公路交通科技;2011年11期
9 曲晓黎;武辉芹;张彦恒;贾俊妹;;京石高速路面温度特征及预报模型[J];干旱气象;2010年03期
10 毛雪松;侯仲杰;马殙;;非饱和土体补水过程水分迁移数值分析[J];中外公路;200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浜葭;冻融和渗流耦合作用下风积土路基结构性演变规律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韩春鹏;石灰处治土路基冻融作用特性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3 郑平;冻土区埋地管道周围土壤水热力耦合作用的数值模拟[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4 杨让宏;运营期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斜坡路堤稳定性分析与评价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0年
5 张树光;辽西地区风积土的强度、冻融特性及其分形性质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4年
6 毛雪松;多年冻土地区路基水热力场耦合效应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7 李向群;吉林省公路冻害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原国红;季节冻土水分迁移的机理及数值模拟[D];吉林大学;2006年
9 宋存牛;沙漠地区路基路面温度场暨路面工作环境温度指标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10 徐光苗;寒区岩体低温、冻融损伤力学特性及多场耦合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永鹏;考虑切向流变的多年冻土区桩基沉降变形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2 曹圩娣;覆冰路面多场耦合数值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1年
3 胡小圆;沥青路面温度场的测试与分析[D];长安大学;2011年
4 鄢桂龙;长大隧道热铺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时效过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5 陈森;沥青路面FWD标准检测规程与弯沉温度修正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6 刘一凡;温度与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受力特性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7 易富;风积砂土冻胀机理及防冻胀措施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4年
8 罗金明;松嫩平原盐碱土水盐运移的热力学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周生金;沥青路面荷载与温度耦合作用疲劳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10 李勇;冻土融化压缩特性的实验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令锋,吴紫汪;渗流对多年冻土区路基温度场影响的数值模拟[J];冰川冻土;1999年02期
2 何平,程国栋,俞祁浩,朱元林,徐学祖;饱和正冻土中的水、热、力场耦合模型[J];冰川冻土;2000年02期
3 何平,程国栋,朱元林;土体冻结过程中的热质迁移研究进展[J];冰川冻土;2001年01期
4 李述训,南卓铜,赵林;冻融作用对系统与环境间能量交换的影响[J];冰川冻土;2002年02期
5 冯恩民,王金芝,李洪升;冻土温度场的参数辨识[J];冰川冻土;2002年03期
6 李述训,南卓铜,赵林;冻融作用对地气系统能量交换的影响分析[J];冰川冻土;2002年05期
7 张肖宁,王绍怀,吴旷怀,王端宜;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的CAVF法[J];公路;2001年12期
8 秦健;孙立军;;沥青路面温度场的分布规律[J];公路交通科技;2006年08期
9 韦璐;;德国沥青路面温度场的预估模型及应用[J];中外公路;2011年06期
10 沈正伟;邵先胜;王暖续;;寒冷地区实测沥青路面温度场预估模型[J];中外公路;2011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铁行;多年冻土地区路基计算原理及临界高度研究[D];长安大学;2001年
2 原国红;季节冻土水分迁移的机理及数值模拟[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韩子东;道路结构温度场研究[D];长安大学;2001年
2 李志栋;多年冻土地区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其性能评价[D];东南大学;2005年
3 隋向辉;沥青路面温度场预测及应用[D];长安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皓明;;浅谈道路工程软土路基处理的方法[J];科技信息;2009年18期
2 刘锦克;刘建标;;浅析道路石灰土底基层施工[J];科技信息;2009年23期
3 肖志礼;;浅谈道路的纵坡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3期
4 钟波,卢业青;浅谈钻孔灌注桩导管堵塞的原因及对策[J];大众科技;2005年11期
5 蒋永安;;利用灌浆技术治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病害[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24期
6 杨尚柏;;高路堑边坡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08期
7 梁馨予;;公路桥头跳车的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科技资讯;2006年26期
8 吴超;;道路工程质量的研究和分析[J];科技资讯;2007年16期
9 罗凯军;刘朝伟;;浅谈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0期
10 罗峰;;沥青路面初期病害浅谈[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余水生;王保林;游坚;张文祥;;柳钢焦炭热性能对高炉冶炼影响的统计模型及分析[A];第八届全国冶金工艺理论学术会议论文专辑[C];2005年
2 刘实;王宁;朱其文;王新国;胡中明;陈长胜;;长春市空气污染潜势预报的统计模型研究[A];城市气象服务科学讨论会学术论文集[C];2001年
3 李斌;姚康泽;王岩;;基于高分辨距离像统计模型的雷达目标识别[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4 徐希娟;周新锋;岳卫民;;基于路用性能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张建华;张金喜;刘英;;不同含气量的混凝土孔隙结构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6 朱旭红;王纯鸣;;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7 范啸;沈烨;;关于道路安全评价模型的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8 艾力·斯木吐拉;;新疆高等级公路灾害性天气事故预防系统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9 李优;;支持向量机在组块识别中的应用[A];第八届中国青年运筹信息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傅工范;赵文琴;;破旧水泥混凝土面板再生利用的研究[A];浙江省公路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靳晓磊;一批道路工程相继竣工通车[N];石家庄日报;2006年
2 孙滨;武汉六大道路工程昨日通车[N];湖北日报;2007年
3 记者 李永军 通讯员 辛慧;临汾开发区工业路东段道路工程开工[N];临汾日报;2008年
4 记者 彭健 特约记者 张晓勇;南团结街和益州路道路工程竣工通车[N];汉中日报;2007年
5 王彦军;刘有芳;气魄·精神[N];中国建设报;2003年
6 记者 桂兰 实习生 何良 王帅;电子路北延线全面启动建设[N];广元日报;2010年
7 记者 李天池 马智博;群力新区新增八条道路[N];黑龙江日报;2009年
8 记者 成良田 见习记者 朱哲 通讯员 阮英友;通山牛头山隧道开掘2010年通车[N];咸宁日报;2008年
9 昆明石花苗圃总经理 李玉兰;云南昆明 道路工程带旺需求[N];中国花卉报;2009年
10 向春秀;吉凤新区道路工程完成招标[N];团结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廷方;西部山区道路工程与环境的相互影响机制及其评价[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2 杨天春;瑞利波“之”字形频散与道路结构频散曲线的正演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3 张云龙;温度作用下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受力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赵必强;中低纬电离层年度异常与暴时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06年
5 赵吉广;基于视频图像的路面性能参数采集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6 孙俊;流媒体编码和传输中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6年
7 练秋生;基于视觉特性的多方向小波构造及其应用研究[D];燕山大学;2006年
8 崔艳秋;基于小波域统计模型的图像去噪算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李智录;大坝安全监控统计模型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10 杨震;文本分类和聚类中若干问题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金仑;云龙水库大坝安全监测数据分析方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2 彭惠芬;潜油电泵轴的可靠性分析与设计[D];大庆石油学院;2006年
3 张艳芳;大坝基础扬压力模型研究及其应用[D];河海大学;2006年
4 欧小哲;基于统计模型的颅面复原技术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5 陈志伟;基于统计模型和GPU的实时海浪模拟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6 杨杨;考虑工艺波动的互连信号完整性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7 郭伟;人脸老化模拟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8 陈磊;近50年我国极端低温事件的特征及其成因的初步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张霏燕;东北春夏极端低温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全球海温异常的关系[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10 刘蕾;中国冬季极端低温发生频次与瞬变波活动的可能联系[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693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069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