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沉管隧道火灾烟气蔓延特性

发布时间:2018-06-29 23:10

  本文选题:隧道工程 + 沉管隧道火灾 ; 参考:《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6期


【摘要】:为了深入了解沉管隧道火灾过程中烟气的蔓延规律,通过理论推导与足尺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建立烟气流动的数学模型,推导出烟气层温度及流速沿隧道纵向衰减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以港珠澳沉管隧道为研究对象,建立1∶1足尺沉管试验隧道,配备完善的机电系统与测量系统,开展隧道火灾试验,对不同火灾热释放速率和纵向风条件下的烟气层平均温度与平均流速的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忽略烟气层对下层冷空气的卷吸作用时,烟气温度沿隧道纵向呈指数衰减;同时,烟气蔓延速度的衰减与温度衰减成正比,沿隧道纵向也呈指数衰减。最终给出港珠澳大桥海底沉管隧道火灾工况下烟气运动的预测模型。
[Abstract]: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law of smoke spread in the course of tunnel fire,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flue gas flow is established by combining theoretical derivation with full-scale test.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the attenuation of flue gas layer temperature and velocity along the tunnel longitudinal direction is derived. On this basis, taking the Hong Kong-Zhuhai-Macao immersed tube tunnel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1:1 full-scale immersed tube test tunnel was established, which was equipped with a complet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system and a measuring system to carry out the tunnel fire test. The prediction model of average temperature and average velocity of flue gas under different fire heat release rate and longitudinal wind was verif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moke temperature attenuates exponentially along the tunnel longitudinally, and the attenuation of flue gas propagation velocity is proportional to the temperature attenuation and exponential attenuation along the tunnel longitudinal, while neglecting the entrainment effect of the flue gas layer on the lower layer of cold air. Finally, the prediction model of smoke movement under fire condition of undersea immersed tunnel of Zhuhai-Macao Bridge is given.
【作者单位】: 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G07B05)
【分类号】:U45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兴铎;水下沉管隧道的发展及施工技术[J];中国铁路;2001年05期

2 庄道庆;沉管隧道的防水技术[J];东海海洋;2001年03期

3 唐英,管敏鑫,万晓燕;沉管隧道接头的理论分析及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02年01期

4 路石;上海黄浦江第一座沉管隧道6月建成[J];铁道建筑;2003年07期

5 张庆贺,高卫平;水域沉管隧道基础处理方法的对比分析[J];岩土力学;2003年S2期

6 李兴碧 ,王明洋 ,钱七虎;沉管隧道的发展与琼州海峡的沉管隧道方案[J];岩土工程界;2003年07期

7 丁美;沉管隧道测量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市政工程;2003年06期

8 陆明;韩国将建造世界最长的沉管隧道[J];地下工程与隧道;2003年04期

9 梅甫良,曾德顺;沉管隧道管段预制时裂缝控制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04年01期

10 管敏鑫;沉管隧道在越江工程中的地位以及有关的新认识[J];现代隧道技术;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卫星;王克丽;景诗庭;;沉管隧道基础处理[A];矿井建设与岩土工程技术新发展[C];1997年

2 管敏鑫;严金秀;唐英;;沉管隧道技术在我国的应用[A];第一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1999年

3 金锋;;广州珠江沉管隧道设计工作中的几点体会[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4年

4 张庆贺;高卫平;;沉管隧道施工阶段不同工况的受力性态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3年

5 丁美;;沉管隧道测量方法与特点[A];华东地区第九次测绘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6 丁美;;沉管隧道测量方法与特点[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数字区域建设与地理空间技术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4年

7 叶亮;丁文其;朱令;景骞;刘鹏;;基于正交设计的沉管隧道变形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A];第三届全国地下、水下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8 李伟;李蓉;;长江沉管隧道水下地基注浆加固材料研究[A];重大隧道、地铁及地下工程的防水排水技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与地下工程分会防水排水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9 常翔;张献伟;;生物岛—大学城沉管隧道工程重难点浅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常翔;张献伟;;生物岛——大学城沉管隧道工程重难点浅析[A];中国中铁隧道集团2007年水底隧道专题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龙艳;北方首条沉管隧道 七项技术国内第一[N];工人日报;2011年

2 通讯员 伍振 龙艳 李振勇;我国北方首条沉管隧道贯通[N];人民铁道;2012年

3 陈国雄邋通讯员 张健文;广州打捞局成功采用新工艺[N];中国水运报;2007年

4 通讯员 龙艳 李振勇;中国铁建召开沉管隧道技术交流会[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2年

5 记者 伍振 通讯员 龙艳;国内高震区首条沉管隧道创新成果丰硕[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4年

6 桂慧樵 周万里;亚洲最大的沉管隧道贯通黄浦江[N];经理日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陈果 实习生 庞丹丽 通讯员 左西尧;变截面管段国内首创[N];广东建设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任晶惠;用专业技术服务交通建设[N];中国交通报;2009年

9 谭俊生 任德杨 于洋;国内首座变截面沉管隧道[N];广东建设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翠;沉管隧道工程干坞及岸壁保护结构稳定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巨光;沉管隧道施工控制测量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2 邱峰;沉管隧道施工与管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3 陈贵红;沉管隧道抗震数值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4 李丹;广州洲头咀沉管隧道接头影响的动力分析[D];暨南大学;2006年

5 王贤辉;结构优化在沉管隧道中的应用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6 周莹;地震作用下沉管隧道接头处动力可靠度分析[D];暨南大学;2008年

7 袁伟耀;变截面沉管隧道基础处理物理模拟试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龚昊;沉管隧道健康监测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9 张敏;滨海新区海河沉管隧道工程施工安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10 梁懋天;佛山市汾江路南延线沉管隧道关键施工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0837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0837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9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