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基于多尺度几何有限元模型分析的地铁盾构隧道地震反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01 17:01

  本文选题:多尺度几何模型 + 地铁盾构隧道 ; 参考:《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4年S1期


【摘要】:本文以武汉地铁为工程背景,以大型商业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为计算平台,采用黏弹性人工边界避免地震波在土体截断边界上产生的虚假反射。采用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模拟隧道管片在地震荷载下的非线性动力响应。采用局部精细化几何隧道管片模型代替原粗糙几何模型,从而建立同时描述结构宏观行为和局部细观行为的多尺度几何有限元模型。本文分析方法可为此类抗震数值分析提供参考。
[Abstract]:In this paper, taking Wuhan Metro as the engineering background and using the commercial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Abaqus as the computing platform, the viscoelastic artificial boundary is adopted to avoid the false reflection of seismic waves on the truncated boundary of soil. The concrete plastic damage model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nonlinear dynamic response of tunnel segments under earthquake load. A multi-scale geometric finite element model describing both macroscopic and local mesoscopic behavior of structures is established by replacing the original rough geometric model with the local refined geometric segment model. The analytical method in this paper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this kind of seismic numerical analysis.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8234) 973项目(2011CB01380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14YQ008)
【分类号】:U231.1;U452.2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晶波;杜义欣;杜修力;王振宇;伍俊;;3D viscous-spring artificial boundary in time domain[J];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2006年01期

2 庄海洋;陈国兴;胡晓明;;两层双柱岛式地铁车站结构水平向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S1期

3 陈磊;陈国兴;龙慧;;地铁交叉隧道近场强地震反应特性的三维精细化非线性有限元分析[J];岩土力学;2010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磊;任青文;杜小凯;叶志才;;层状岩体各向异性弹塑性模型及其数值实现[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4期

2 还毅;方秦;陈力;柳锦春;;强震作用下地铁车站结构损伤破坏的三维非线性动力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3 孔娟;张勇;;弹性地基板单元在ABAQUS中的开发与应用[J];燕山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4 左熹;陈国兴;庄海洋;;圆形和直墙拱形地下隧道地震反应数值模拟对比分析[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7年04期

5 陈磊;陈国兴;;近断层强地震动下双层竖向重叠地铁隧道的地震反应[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8年04期

6 赵密;杜修力;;时间卷积的局部高阶弹簧-阻尼-质量模型[J];工程力学;2009年05期

7 刘齐茂;覃荷瑛;燕柳斌;;框架结构与桩基刚度比的改变对水平地震响应的影响[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夏进平;陶连金;王文沛;王开源;沈立伟;;交叉隧道在不同夹层土体厚度下的地震响应分析[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9 周巧玲;董洪昌;任庆东;王文沛;;埋深及间距对近接并行隧道地震响应的影响研究[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10 刘长江;;牛头山黄土铁路隧道的地震稳定数值模拟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陈厚群;;坝址地震动输入机制探讨[A];首届全国水工抗震防灾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刘晶波;杜义欣;闫秋实;;粘弹性人工边界及地震动输入在通用有限元软件中的实现[A];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左熹;陈国兴;庄海洋;;地下隧道地震反应数值模拟分析[A];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刘晶波;杜义欣;闫秋实;;粘弹性人工边界及地震动输入在通用有限元软件中的实现[A];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左熹;陈国兴;庄海洋;;地下隧道地震反应数值模拟分析[A];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陈灯红;彭刚;;基于SBFEM的坝-基动力相互作用的时域模型[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2013年)[C];2013年

7 高峰;赵冯兵;;浅埋大跨隧道地震响应特性静-动力分析[A];《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vol.9 No.5[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伟;地下结构地震响应及其与地表建筑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潘坚文;高混凝土坝静动力非线性断裂与地基辐射阻尼模拟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3 王建炜;列车-隧道动力耦合系统数值模拟方法及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4 赵密;近场波动有限元模拟的应力型时域人工边界条件及其应用[D];北京工业大学;2009年

5 孙超;地铁地下结构抗震性能及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9年

6 刘卫丰;地铁列车运行引起的隧道及自由场动力响应数值预测模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7 皇民;浅埋双洞隧道地震动力响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8 张玉敏;大型地下洞室群地震响应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10年

9 黄艳;大跨度斜拉桥复杂条件下地震反应分析[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2年

10 王文沛;浅埋地下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及设计方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崇伟;隧道衬砌对其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2 李亚东;区域性土的动力特性及对地下结构抗震分析的影响[D];广州大学;2011年

3 侯伟;重力墩式码头动力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4 佘芳涛;饱和黄土隧道动力响应及稳定性变化机理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5 于品清;软土地下结构地震反应及其环境影响评价[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6 郑小琼;地下结构地震响应及其对地表的影响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7 陈建民;两个水平密贴地下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8 邬洋;框架式地下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分析[D];重庆大学;2012年

9 郭恒;地铁车站地震响应离心机模型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10 郭鹏;上下交叉隧道施工相互影响的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靳晓光;张宪鑫;李勇;林志;;大型地下立交动态施工过程3D有限元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2期

2 杨伟林,陈国兴,严新育,高志兵;软土地基深开挖对场地设计地震动的影响[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0年03期

3 楼梦麟,王文剑,朱彤,马恒春;土-结构体系振动台模型试验中土层边界影响问题[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0年04期

4 杨春田;日本阪神地震地铁工程的震害分析[J];工程抗震;1996年02期

5 陈跃庆,吕西林,黄炜;结构-地基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中土体边界条件的模拟方法[J];结构工程师;2000年03期

6 陈国兴,杨伟林,严新育;南京河西地区软土场地地震动参数研究[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7 姜忻良,谭丁,姜南;交叉隧道地震反应三维有限元和无限元分析[J];天津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8 陈国兴,庄海洋,徐烨;软弱地基浅埋隧洞对场地设计地震动的影响[J];岩土工程学报;2004年06期

9 陈国兴,庄海洋;基于Davidenkov骨架曲线的土体动力本构关系及其参数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5年08期

10 杨林德;王国波;郑永来;马险峰;;地铁车站接头结构振动台模型试验及地震响应的三维数值模拟[J];岩土工程学报;2007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鹏;冯磊;杨毅;王功亮;杨保兰;;地铁盾构施工监测指标体系的设计与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年29期

2 颜晓健;邓米兰;;城市地铁盾构施工中环境影响风险粗糙模糊综合评估[J];科技信息;2011年13期

3 廖少明;徐意智;陈立生;沈成明;;穿越不同建(构)筑物的地铁盾构选型与控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4 张鹏;;地铁盾构工程环境保护技术[J];隧道建设;2012年S2期

5 王立峰;祝江鸿;罗劲鸿;马健;;杭州地铁盾构施工中地表位移及变化规律研究[J];科技通报;2013年09期

6 吴小燕;;浅析地铁盾构施工中的测量方法[J];河南科技;2013年11期

7 罗德智,陈小宝;地铁盾构机的整体运输方案与实施[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8 杨乃刚;;地铁盾构的后续台车[J];建筑机械;2007年03期

9 何炬;杨有海;陈达;;深圳地铁盾构施工注浆机理与参数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09年10期

10 卓普周;;地铁盾构瓦斯隧道通风技术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地铁盾构测量检测掠影[A];天津市测绘学会四届十次理事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东星;;φ6.34m地铁盾构远程监控系统[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张鹏;;地铁盾构工程环境保护技术[A];2012年中铁隧道集团低碳环保优质工程修建技术专题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4 刘庭金;;地铁盾构隧道弯矩和变形控制值研究[A];第九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助锋;;地铁盾构支洞步进技术[A];第二届隧道掘进机(盾构、TBM)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暨中铁隧道集团城市盾构项目管理、施工技术、设备维保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6 孟燕;崔江余;;地铁盾构侧穿既有建筑有限元计算与分析[A];中国老教授协会土木建筑(含建筑物改造与病害处理)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九届建筑物改造与病害处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孙士玲;;预警系统在地铁盾构施工中的应用[A];2010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魏林春;段创峰;顾沉颖;邱裕华;;地铁盾构到达整体接收施工技术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刘晶波;王艳;赵冬冬;;地震波斜入射时地铁盾构隧道的动力反应分析[A];防振减灾工程理论与实践新进展(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第四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刘晶波;李彬;谷音;杜义欣;;地铁盾构隧道地震反应特性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一届、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陈汶鑫;“国”字号地铁盾构订单不断[N];解放日报;2007年

2 记者 周炜 实习生 罗s,

本文编号:20884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0884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0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