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路堑边坡植物纤维防护效果试验研究
本文选题:黄土路堑边坡 + 冲蚀 ; 参考:《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4年05期
【摘要】:针对中国西北黄土地区公路边坡常出现的冲蚀、剥蚀等病害,提出一种新型植物纤维防护技术。该技术将黄土、麦秸秆、草籽等材料混合后,喷射至黄土边坡表面形成植物纤维层。通过植物纤维层的联结、加筋和分散坡面径流等作用及植被的降雨截流、削弱溅蚀、抑制坡面径流、加固坡面等作用,可有效减少黄土边坡冲蚀、剥蚀等坡面病害的发生。对比在平凉至定西高速公路开展的植物纤维防护边坡与黄土裸坡的模拟降雨试验结果证明,植物纤维防护有效降低了降雨过程中边坡的含沙率与累积冲蚀量,对冲蚀等黄土边坡坡面病害有较理想的防治效果。
[Abstract]:Aiming at the erosion and erosion of highway slope in northwest loess area of China, a new type of plant fiber protection technology is put forward. After mixing loess, wheat straw and grass seed, the technology sprayed to the surface of loess slope to form plant fiber layer. The erosion and erosion of loess slope can be effectively reduced through the connection of plant fiber layer, reinforcement and dispersion of slope surface runoff, and rainfall closure of vegetation, which weaken splash erosion, restrain slope runoff and reinforce slope surface, and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slope diseases such as erosion and denudation of loess slope. Compared with the simulated rainfall test of the plant fiber protection slope and the loess bare slope carried out in Pingliang to Dingxi Expressway, it is proved that the plant fiber protecti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sediment content and the cumulative erosion rate of the slope during the rainfall. It has an ideal control effect on loess slope diseases such as erosion.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金】: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SKLFSE201107) 甘肃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2012-03) 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年基金项目(SKLFSE-ZQ-20)资助
【分类号】:U417.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陈晓斌;客土喷播法在石质边坡绿化中的应用[J];公路;2004年08期
2 王宁;毛云程;张得文;李国玉;穆彦虎;;冻融循环对季节冻土区黄土路堑边坡的影响[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1年04期
3 陈向阳;石质边坡绿化在漳龙高速公路上的应用[J];公路交通技术;2003年02期
4 谷俊斌;冯仲齐;;植物根系对边坡防护的力学效应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8年06期
5 谭少华,汪益敏;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技术研究进展与思考[J];水土保持研究;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常卫民;杨晓明;;风化岩路基边坡不同植物群落生长动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6期
2 张东强;宋钰红;;龙开口水电站边坡生态恢复措施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8期
3 谢云;钭逢光;;一年生先锋植物在边坡喷播绿化中的应用试验[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3期
4 杨青青;田日昌;;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初探[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年05期
5 肖建波;;客土喷播技术介绍[J];北京水务;2009年04期
6 郭春华;李宏彬;;旅游区道路建设之生态保护措施[J];北京园林;2007年03期
7 王晓亚;文俭平;蒋飞跃;方程;;应用灰色关联度法评价北京潮河护坡植被质量[J];草地学报;2009年05期
8 李义强;王英宇;宋桂龙;关超;;厚层基材喷播技术在北方半干旱区岩石边坡植被恢复中的应用——以京承高速公路(三期)植被恢复工程为例[J];草原与草坪;2012年03期
9 王晓亚;文俭平;蒋飞跃;方程;;河道整治工程中灌草植物应用研究浅议[J];草业科学;2009年07期
10 芦建国;张超;;宁杭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及防护效应[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守云;王茂文;刘文胜;;CS快速植被恢复技术在常吉高速公路岩石边坡植被恢复的应用研究[A];全国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及生态修复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邢磊;潘福营;孙念祖;;客土喷播在溧阳抽水蓄能电站边坡支护中的应用[A];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文集(2010)[C];2010年
3 卓慕宁;李定强;郑煜基;陈鑫娇;;生态护坡技术在高速公路护坡工程中的应用[A];海峡两岸环境与资源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集[C];2007年
4 宋法龙;马友华;张承祥;于红梅;胡宏祥;何金铃;黄界颖;;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基材研究进展[A];工程绿化理论与技术进展——全国工程绿化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黄栋学;张华;赵廷宁;杨建英;田涛;;客土喷播基质材料配比试验研究[A];工程绿化理论与技术进展——全国工程绿化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陈建业;王鹏;;西攀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技术研究[A];工程绿化理论与技术进展——全国工程绿化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沈守云;王茂文;刘文胜;;CS快速植被恢复技术在山区常吉高速公路岩石边坡植被恢复的应用研究[A];全国公路生态绿化理论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程晔;方靓;李纬华;;韶赣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对策与室内外试验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何冰;;TBS技术在集贤关矿区边坡防护中的应用[A];全国金属矿山采矿新技术学术研讨与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高鹏;严文群;;河道边坡侵蚀原理及其治理对策研究[A];水工渗流研究与应用进展——第五届全国水利工程渗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武红娟;气候变化对甘肃黄土地区公路边坡侵蚀影响及防治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2 谭捍华;类土质边坡稳定性及其控制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3 赵红洋;黄土边坡喷播及植物群落特征和害虫防治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1年
4 李家春;公路边坡降雨灾害评价方法与指标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5 祝遵];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及景观重建[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6 郭永春;红层岩土中水的物理化学效应及其工程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7 董炜华;内蒙古公路路域土壤动物群落特征及其在生态恢复中的作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黄磊昌;岛屿生态系统中强干扰廊道建设的生态控制理论与方法[D];复旦大学;2008年
9 李焕强;台风暴雨引发公路水毁特征与边坡水毁机理[D];浙江大学;2008年
10 匡星;铁路工程边坡水力侵蚀规律与评价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兴涛;安康至陕川界公路沿线岩质高边坡稳定性监测及防护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2 刘茹瑜;路基边坡植被防护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3 王小彪;公路边坡生态防护的防冲刷机理及防治效果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4 黄晓乐;草本植物根系对植被混凝土基材浅层抗剪强度的影响[D];三峡大学;2011年
5 张超;宁杭高速公路边坡五种灌木根系防护效益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6 冯承刚;厚层基质挂网喷附法在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中的应用[D];河北工业大学;2010年
7 轩振华;泰州地区粉土路基填筑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8 王海银;西北地区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9 沈建国;路堑高边坡加固与防护方案优选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10 刘延宝;生态护坡在潍坊市公路建设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钟;喷砼植草技术在惠河高速公路高边坡防护中的试验应用[J];广东公路交通;2001年02期
2 舒翔,杜娟,曹映泓,廖晓瑾;生态工程在高速公路岩石边坡防护工程中的应用[J];公路;2001年07期
3 陈向阳;石质边坡绿化在漳龙高速公路上的应用[J];公路;2002年11期
4 张玉平,祝于华,付美兰,周本涛;信九高速公路边坡植物防护技术及施工验收要求[J];公路;2003年03期
5 刘龙;外来植物物种的引进对路域生态的影响[J];交通环保;2003年02期
6 马海天才,廖心北;边坡生物防护研究现状初探[J];四川草原;2003年03期
7 陈济丁;昆曲高速公路绿化实践和思考[J];云南交通科技;1998年02期
8 马万权,沈康健,邓辅唐;客土喷播技术对石质边坡防护的运用[J];云南交通科技;2003年03期
9 张俊云,周德培,李绍才;高速公路岩石边坡绿化方法探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年09期
10 齐吉琳,张建明,朱元林;冻融作用对土结构性影响的土力学意义[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S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向波;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2 辛娟;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德庆,刘国锋;浅析“滇西红层”特殊地质条件对路堑边坡稳定性的影响[J];云南交通科技;2002年05期
2 吴隆德;贺文君;;路堑边坡柔性防护——建立新型绿色通道的有效方式[J];中国公路;2003年10期
3 李明,唐树名;主动锚和被动锚联合锚固碎裂结构岩体路堑边坡的模型试验分析[J];公路交通技术;2003年03期
4 孙国富,刘维宁,陶连金,张倬元;陡倾层状岩石路堑边坡的变形机制及其安全防护[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年10期
5 何满潮,毛利勤,张金风,衡朝阳;膨胀岩路堑边坡稳定性探讨[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2004年01期
6 高智,肖卫,卓芸;浅谈土质路堑边坡变形与稳定性[J];山西建筑;2004年07期
7 李建强;钻穴栽植容器草苗防护黄土路堑边坡试验[J];草业科学;2005年06期
8 孙文涛;顺层路堑边坡的施工实践和处理措施探讨[J];甘肃科技纵横;2005年03期
9 蒋忠信,崔鹏;路堑边坡的工程路径与坡体岩土的响应[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5年04期
10 朱才宝;贵阳东绕公路某高陡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与治理[J];西部探矿工程;2005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付少兰;陈从新;周增辉;;复杂地质条件路堑边坡工程地质勘察方法浅析[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2 李明;唐树名;邓安福;;路堑边坡锚固格子梁模型试验[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3年
3 汪益敏;韩大建;王秉纲;;花岗岩风化残积土路堑边坡的冲刷稳定性模糊评价[A];第八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4 宋元旺;李晓红;王成;;岩石路堑边坡锚固的断裂力学分析[A];中国交通土建工程学术论文集(2006)[C];2006年
5 杨年华;;铁路路堑边坡弱扰动爆破开挖技术[A];光面预裂爆破论文汇编[C];2007年
6 杨杰昌;;改善铁路路堑边坡质量[A];光面预裂爆破论文汇编[C];2007年
7 孙玲;涂桂明;陈敬坤;;106国道路堑边坡塌滑综合治理研究[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陈宁宁;高文学;周世生;张力军;侯炳晖;;爆炸荷载作用下路堑边坡稳定性数值分析[A];中国爆破新技术Ⅲ[C];2012年
9 熊,
本文编号:21023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102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