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考虑层间状态的沥青面层动应变疲劳数值分析

发布时间:2018-07-08 14:22

  本文选题:沥青面层 + 层间接触状态 ; 参考:《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摘要】:为确定沥青层疲劳寿命与层间接触状态、温度和轴载荷等因素之间的关系,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考虑层间状态的沥青路面结构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这些因素对沥青层底动应变的影响规律;通过引入常用的沥青路面疲劳寿命模型,构建了适用于半刚性沥青路面的沥青层或超薄路面的沥青层在多因素作用下的疲劳方程一般表达式,确立了沥青层疲劳寿命与各影响因素间的作用关系及其最不利点位.研究结果表明:层间结合系数、温度、轴载荷均对沥青面层疲劳寿命具有明显影响,且分析点位不同,影响程度不同;加强层间粘结能显著提高沥青面层疲劳寿命,在最不利分析点位处,当层间结合系数由0.5增大到0.7时,疲劳寿命提高13.6倍.
[Abstract]: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tigue life of asphalt layer and interlayer contact state, temperature and axial load, a numerical calculation model of asphalt pavement structure considering interlayer state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Abaqus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The influence of these factors on the dynamic strain of asphalt pavement is analyzed, and the fatigue life model of asphalt pavement is introduced. The general expression of the fatigue equation of asphalt or ultra-thin asphalt pavement for semi-rigid asphalt pavement under the action of many factors is establish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atigue life of asphalt layer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the most disadvantageous point are establish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erlaminar bonding coefficient, temperature and axial load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fatigue life of asphalt surface layer, and the analysis points are different, the influence degree is different, and the strengthening of interlayer bonding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fatigue life of asphalt surface layer. When the interlaminar bonding coefficient is increased from 0.5 to 0.7, the fatigue life is increased by 13.6 times at the most unfavorable point of analysis.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四川成德南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道路工程重点实验室;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78433) 四川省交通厅科技资助项目(SC2008.1-3-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SWJTU12ZT05)
【分类号】:U416.21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东华,郝培文;沥青路面层间接触的评价[J];中外公路;2005年05期

2 朱磊;何兆益;;考虑层间接触状态的水泥砼路面有限元分析[J];西部交通科技;2009年05期

3 冯庆丽;詹秋迎;;超载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力学响应的有限元分析[J];山西建筑;2009年19期

4 刘孝江;丁胜;;超载和层间滑动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损坏机理研究[J];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5 颜可珍;林峰;江毅;;交通荷载下沥青加铺层路面力学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7期

6 颜祥程;翁兴中;冷冰林;苏健康;李明锋;;机场水泥混凝土双层道面层间接触对加铺层性能的影响[J];公路;2011年05期

7 张强;;层间接触状况对刚性路面结构受力影响分析[J];山西交通科技;2009年03期

8 张敏江;石岩;杜娟;;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面层剪应力峰值的影响因素[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9 黄宝涛;廖公云;张静芳;;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层间接触临界状态值的计算方法[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10 李志宏;黄宝涛;;沥青路面层间接触面积临界值的计算方法[J];建筑材料学报;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刘红坡;艾长发;黄兵;刘东;;层间接触对沥青路面力学回应的影响[A];中国交通土建工程学术论文集(2006)[C];2006年

2 梁海波;;层间连续性假设与粗糙面施工法[A];海南省公路学会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郑仲浪;重载车辆作用下沥青路面层间力学行为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2 甄晓霞;大跨径钢桥桥面铺装体系力学行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孝辉;考虑层间接触状态的路面结构有限元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李新贺;沥青路面不同层间接触状态对路面结构受力的响应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3 郁万彬;黄泛区二灰土底基层道路结构界面设计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韩庆;整体性基层发展现状及展望[D];长安大学;2011年

5 贺雨田;重载车辆作用下沥青路面层间应力分析[D];长安大学;2008年

6 余四新;设层间功能层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应力分析与结构设计[D];长安大学;2009年

7 赵伟;大厚体积水泥碎石施工关键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8 戴震;沥青路面结构受力机理分析[D];东南大学;2004年

9 王吉昌;半刚性基层与沥青面层间界面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10 刘红坡;层间接触对半刚性沥青路面力学响应的影响[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1077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1077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b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