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筋对混凝土长期收缩应变影响的试验研究
[Abstract]:By the contractile contrast test of 800 D of plain concrete column and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 the shrinkage characteristics of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s are studied and the influence coefficient of reinforcement to concrete shrinkage strain is discussed. The CEB-FIP model and the Chinese Academy of China Academy of construction models are correct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reinforcement.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overall prediction effect of GZ (1993) model is better and the prediction effect of ACI-209 model is the worst. Combining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of the measured data with the CEB-FIP model and the Chinese Academy of construction models, the influence coefficient of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shrinkage strain is calculated, and the time variable function is carried out with the CEB-FIP model and the Trost method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construction models. It is found that the influence coefficient of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shrinkage strain in the Trost method is low, so it is not enough to consider the reinforcement ratio only when calculating the formula of the influence coefficient of the shrinkage strain of the steel bar.
【作者单位】: 湖南城市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12A027)
【分类号】:U441;U4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孙海林,叶列平,杨孚衡;城市轨道交通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收缩和徐变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01期
2 潘钻峰;吕志涛;刘钊;林波;王辉;;高强混凝土收缩徐变试验及预测模型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0年12期
3 丁文胜,吕志涛,孟少平,刘钊;混凝土收缩徐变预测模型的分析比较[J];桥梁建设;2004年06期
4 潘钻峰;吕志涛;孟少平;;配筋对高强混凝土收缩徐变影响的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兴旺,赵雷,李乔;提篮式系杆拱桥施工全过程承载力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年03期
2 梁会东;赵人达;;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挠度试验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1期
3 张育智;李乔;唐亮;罗刚林;;双索面斜拉桥主梁剪力滞效应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4期
4 任剑;赵人达;毛学明;;公路桥梁疲劳荷载谱初探[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1期
5 崔颖波;龚德华;贾山;赵人达;杨永清;向天宇;;预应力混凝土曲线连续刚构桥结构行为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2期
6 郭凡;杨永清;贾舒阳;;高墩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曲线连续刚构桥内力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6期
7 曾莉;雷霖;邹志全;;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牛腿开裂及加固模型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6期
8 郭凡;杨永清;贾舒阳;;高墩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曲线连续刚构桥位移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1期
9 郭毅;文华斌;占玉林;;钢管混凝土组合格构柱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动力特性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2期
10 彭玉明;;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箱肋拱桥的计算研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林云;万水;;GFRP桥面板截面设计与结构分析[A];2011复合材料桥梁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胡少伟;游日;;超大跨径变截面钢筋混凝土拱式渡槽抗震分析[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2011年)[C];2011年
3 游日;胡少伟;;超大拱式变截面渡槽收缩徐变影响研究[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2011年)[C];2011年
4 郑愚;钟永刚;;对GFRP筋混凝土桥梁面板内压缩薄膜效应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建设工程FRP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5 赵卓;;旧桥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结构加固破坏荷载试验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6 吴刚;;纪念碑式桥墩造型设计[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7 吴刚;万志勇;;广东省西部沿海高速公路珠海段虎跳门特大桥主桥结构设计[A];广东省公路学会桥梁工程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4年
8 刘培贤;;浅谈卫河特大桥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施工方法[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9 桑登峰;戴宇文;若邻;李治学;;浅谈斜拉桥施工过程中索力精确模拟技术[A];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C];2011年
10 葛云;;简支钢混组合梁桥设计[A];江苏省公路学会优秀论文集(2006-2008)[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德增;斜塔斜拉桥施工与运营过程中的力学行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灿;横向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抗剪性能及预应力损失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甄晓霞;大跨径钢桥桥面铺装体系力学行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明亮;基于贝叶斯理论的材料非线性桥梁结构模型修正与损伤识别[D];吉林大学;2011年
5 罗如登;高速铁路正交异性整体钢桥面结构形式、受力性能和设计计算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曹建安;无碴轨道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后期徐变变形和控制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7 陈佳;密布横梁与混凝土板组合桥面系高速铁路下承式钢桁梁桥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王俊;折线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徐变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9 林新元;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裂后受力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10 邹存俊;自锚式悬索—斜拉组合结构体系桥梁静力学性能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朝;箱形桥梁结构的半解析分析[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冲;钢筋混凝土刚架拱桥受力机理与节点加强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王春磊;输送石灰石悬索桥钢索塔抗风性能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辛保兵;既有预应力混凝土梁桥剩余承载力评估方法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5 宋洪喜;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主桥施工方案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6 李冰;悬索管道桥的静动力及抖振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郭妍;多边形单管通信塔极限承载力分析及其地震响应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8 邓小康;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病害产生过程的空间分析及模拟[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陈焰焰;大跨度连续刚构桥静力仿真计算及设计参数影响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张君军;多塔高墩斜拉桥力学行为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杨美良,李传习,夏桂云;初应变法在节段施工桥梁徐变分析中的应用[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2 胡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时变效应分析的钢筋约束影响系数法[J];工程力学;2006年06期
3 陈开利;帕劳共和国的桥梁倒塌事故[J];国外公路;1998年03期
4 张劲文,颜东煌;徐变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连续性的影响[J];国外公路;1998年06期
5 凌知民;轨道交通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徐变控制[J];桥梁建设;2002年03期
6 欧阳华林;白山云;;高性能混凝土收缩徐变性能的试验研究[J];桥梁建设;2006年02期
7 王书庆;徐变自动增量分析方法及其实现[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8 彭卫,杜时贵;混凝土徐变效应的计算机分析[J];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建兵;万水;钱培舒;孟文节;;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足尺模型试验研究[J];中外公路;2007年05期
2 胡建华;叶梅新;黄琼;;PBL剪力连接件承载力试验[J];中国公路学报;2006年06期
3 刘龄嘉;贺拴海;赵小星;缪伟;;预应力对混凝土T梁振动频率影响的试验研究[J];铁道建筑;2007年02期
4 李云青;金钟声;何春龙;;夏美桥梁结构检测试验研究[J];四川建材;2007年02期
5 刘龄嘉;贺拴海;赵小星;;预应力对混凝土简支梁振动频率影响的试验研究[J];铁道建筑;2007年08期
6 项贻强;杨万里;潘仁泉;范永根;陈向阳;;拱索体系加固的刚架拱桥荷载横向分布[J];中国公路学报;2007年04期
7 曾彦;王智勇;张鹏;张浩;;无横隔板预应力混凝土箱形梁整桥试验研究[J];中外公路;2007年05期
8 赵锋军;李宇峙;;钢桥面薄层环氧树脂混凝土铺装材料路用性能试验研究[J];公路;2010年02期
9 江宜城;叶志雄;聂肃非;李黎;;方形铅芯橡胶支座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及隔震桥梁地震响应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7年10期
10 杨勇;周丕健;聂建国;谢标云;;钢板-混凝土组合桥面板静力与疲劳性能试验[J];中国公路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绪红;狄谨;游金兰;张茜;;波纹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抗扭性能试验研究[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一次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刘龄嘉;贺拴海;;基于竖向位移测试的PC梁有效预应力预测研究[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9年
3 王景全;刘钊;刘其伟;;体外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桥的应用与研究[A];2006钢桥科技论坛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邓景纹;;结构轻骨料砼在桥梁工程中大有作为[A];2004“第七届全国轻骨料混凝土学术讨论会”暨“第一届海峡两岸轻骨料混凝土产制与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丁一;陈小兵;李荣;;ECC材料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A];第十八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6 李国豪;;前言[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下册)[C];1996年
7 金清平;;随机理论在桥梁可靠性分析中的运用[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8年
8 ;前言[A];全国城市桥梁青年科技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9 吴铭汉;祝国华;李鹏;;梨温高速公路A段台背回填质量控制研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李泽生;;钢管混凝土结构在紫洞大桥工程中的应用[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下册)[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剑 赵越超;五座新建改造跨汾桥梁工程有序推进[N];太原日报;2009年
2 记者 胡晓峰;中船股份虹桥枢纽桥梁工程首制分段完成拼装[N];中国船舶报;2009年
3 通讯员 吴永清 刘海明 本报记者 吴晋娜;打造桥梁工程结构动力学的创新平台[N];科技日报;2011年
4 ;我国桥梁工程建设用钢发展状况[N];世界金属导报;2009年
5 记者 刘家铭;贵新隧道上半年贯通[N];福州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王璐瑶;让天堑变通途[N];贵州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许琦敏;以柔克刚,大桥装上抗震关节[N];文汇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杨秀权;黄河见证[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8年
9 记者 罗炜;谈山隧道昨日开工[N];黄石日报;2009年
10 记者 曾实;成绵乐铁路首片箱梁提前灌注成功[N];四川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晓婷;仿冲击振动压实机理的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2 黄志义;特长隧道沥青路面火灾过程燃烧机理与安全性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祝云华;钢纤维喷射混凝土力学特性及其在隧道单层衬砌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4 王毅;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温度作用的观测与分析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5 王广地;波流作用下悬浮隧道结构响应的数值分析及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6 孙筠;已建软基桥梁桥头跳车的处治方法机理分析及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王有志;桥梁钢管支架安全评估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8 姜浩;基于环境激励下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模态参数识别与损伤诊断[D];吉林大学;2009年
9 刘文会;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桥结构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阮欣;桥梁工程风险评估体系及关键问题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玉婷;连续弯曲航道水流条件对通航影响的试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2 程德林;波纹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抗弯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3 侯健;波纹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抗剪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4 曹明明;移动模架施工的混凝土箱梁桥温度场及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5 张振华;桥梁工程标准化施工管理[D];长安大学;2012年
6 张正星;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7 王东升;市政桥梁工程质量等级评价体系的构筑[D];浙江大学;2003年
8 徐祖恩;桥梁工程质量评定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3年
9 李玉华;集成化桥梁工程CAD系统[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10 黄俊斌;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成因及在整体式斜交板桥中的分析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1187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118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