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形维数的交通路网覆盖形态特性研究
[Abstract]:In order to plan the regional traffic network scientifically and rationally and optimize its transport structure, the paper analyzes and evaluat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gional traffic network covering form structure by using the fractal dimension of fractal theor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measurement model and algorithm of the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gional road network, and makes a case study in order to provide a new way of thinking and method for the regional traffic network planning and its transport structure optimiz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it is mor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to measure the morphological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gional traffic network by using the coverage degree and the coverage depth than the usual indexes such as the density of the traffic network. The coverage degree D (r) (fractal dimension) 1.661 and its coverage depth r can be used as the basic criteria for judging whether the shape structure of regional road network is reasonable and the function is perfect.
【作者单位】: 广州铁路集团公司京九电气化指挥部;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基金】:综合运输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项目(B01A1202)
【分类号】:U491.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志海;张昭云;;分形理论在交通网络分布形态研究中的应用[J];测绘工程;2006年01期
2 王秋平;张琦;刘茂;;基于分形方法的城市路网交通形态分析[J];城市问题;2007年06期
3 刘妙龙,黄蓓佩;上海大都市交通网络分形的时空特征演变研究[J];地理科学;2004年02期
4 冯永玖;刘妙龙;童小华;;广东省公路交通网络分形空间特征研究[J];地球信息科学;2008年01期
5 张铮,陈亮,魏洪涛;基于分形理论的区域路网覆盖性评价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丁以中,楼勇;分形理论在交通运输网络评价中的应用[J];上海海运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7 黄佩蓓,刘妙龙;基于GIS的城市交通网络分形特征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11期
8 柏春广;蔡先华;;中国路网空间体系的分形结构及其区域差异[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8年04期
9 曲国庆;用分形维数评价路网结构[J];淄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2000年04期
10 杨东援,吴海燕,宗传苓;采用分形几何学方法概述路网覆盖形态[J];中国公路学报;199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正龙;;企业市场竞争策略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1期
2 唐燕玉,胡骆熙;经济问题的概率处理方法[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3 邵虎,贾元华;高速公路与既有线路的交通流分配研究[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4 王斌;关于我国交通运输问题的经济分析[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5 齐颖;一次指数平滑模型预测法及实际应用[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6 王波,高欣宝,刘保成,蔡军锋;基于提高运输能力的箱式包装设计[J];包装工程;2005年05期
7 高雁;;工业产品包装降低成本的几种方法[J];包装与食品机械;2012年02期
8 于春艳;;应用统计预测理论研究吉林省海外游客消费结构[J];长春大学学报;2006年08期
9 许志海;张昭云;;分形理论在交通网络分布形态研究中的应用[J];测绘工程;2006年01期
10 杨明华,洪卫,高燕梅;论交通经济带的一些基本问题[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秦耀辰;朱洪栓;闫卫阳;刘兆存;;基于GIS的河南省公路交通网络分形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新时期河南土地供需态势与城乡统筹发展”论坛文集[C];2008年
2 王希伟;陈东丰;;公路网合理布局及结构配置的评价[A];中国公路学会公路规划分会2003年文集[C];2003年
3 王晓明;王浣尘;陈明义;;分形理论在城市信息网络系统发展评价中的应用[A];Systems Engineering, 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 Research--Proceeding of 11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s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0年
4 ;第十章 可持续发展通道与预警[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2卷)[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红;基础地理信息地形数据库信息量度量方法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2 石钦文;综合运输系统结构协调发展理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3 汤怀志;公路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4 马俊;交通网络演进:过程与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张铁强;中国反周期货币政策调控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罗永红;无缝运输信息网格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7 石宝林;我国交通发展模式转型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8 丁胜仁;公路网结构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9 严泽民;中国电力价格规制改革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10 李琳;基于生态经济体系的MOT方法在优化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公伟;基于模糊优选的PPP项目特许权决策模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罗鹏;房地产业运行周期与国民经济周期波动策应机制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施冬梅;K航运公司中韩航线配船优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刘森林;大连港集装箱码头资源整合方案设计[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付建新;基于分形理论的青海省城镇体系结构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6 黄利玲;西江干线航道服务水平与区域物流发展协同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刘朝炯;武汉城市圈道路交通效率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杨蕾蕾;福建省旅游目的地系统空间结构的优化分形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施佳炜;基于分形理论的聚乙烯/贝壳粉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10 杜小青;公路建设对城市用地扩张的影响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志海;张昭云;;分形理论在交通网络分布形态研究中的应用[J];测绘工程;2006年01期
2 刘继生,陈彦光;城市地理分形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地理科学;2000年02期
3 陈彦光,刘继生;城市体系时空演化的广义维数分析——刻划城市资源分享空间的理论基础、计算方法与应用实例[J];地理科学;2003年05期
4 刘妙龙,黄蓓佩;上海大都市交通网络分形的时空特征演变研究[J];地理科学;2004年02期
5 陈彦光,刘继生;区域交通网络分形的DBM特征——交通网络Laplacian分形性质的实证研究[J];地理科学;1999年02期
6 刘继生,陈彦光;交通网络空间结构的分形维数及其测算方法探讨[J];地理学报;1999年05期
7 栾元重;范玉红;王永;葛仁华;张东;;塌陷区地形分形生成方法与应用[J];地球信息科学;2006年04期
8 张桓奇;;从分形论看吉林省公路网的布局[J];吉林交通科技;1999年02期
9 冯永玖,童小华,汪超,刘妙龙;基于GIS的公路工程智能信息平台系统分析与设计[J];交通与计算机;2004年05期
10 丁以中,楼勇;分形理论在交通运输网络评价中的应用[J];上海海运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忠英;杨琦;周伟;;基于模糊界定的农村公路综合测度模型[J];中国公路学报;2010年05期
2 刘勇,严宝杰,陈红;基于热力学熵的交通流模型[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3 吴克海,丁光明,雷茂锦;基于主成分法的道路交通事故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交通标准化;2005年11期
4 杜志刚;朱顺应;;交通工程案例教学法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26期
5 刘彬霞;钱卫东;;以就业为导向的交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交通职业教育;2009年03期
6 邱振勤;;浅析高速公路交通工程设施检测技术的认识[J];科技信息;2009年19期
7 张卉;;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08期
8 单文义;建立交通工程专家系统的设想[J];公路交通科技;1991年02期
9 ;交通工程与交通管理[J];公路运输文摘;1998年01期
10 ;交通工程与交通管理[J];公路运输文摘;199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鲁植雄;侯占峰;;路面不平度数学模型的研究进展[A];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建设现代农业——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分册[C];2005年
2 潘宇;;浅析农村公路交通工程设施设计的特点、要点及应注意的问题[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二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前言[A];全国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1年
4 段小梅;张怡伟;;广州市内环路交通工程标志标线设计与思考[A];第七次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5 杨孝宽;曹静;赵晓华;;交通工程双语教学模式的探讨[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6 周商吾;吴娇蓉;;交通工程的发展与展望[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分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7 魏中华;翁剑成;张金喜;;道路景观学课程体系探索[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8 白玉凤;吕璞;王磊;;基于BRT智能公交系统的交通拥堵策略研究[A];2007第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杨玉永;;“数字地球”在交通工程中的应用[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学术论文集(第三辑)[C];2008年
10 于泉;边扬;赵晓华;荣建;;交通调查实践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分析[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叶云 本报驻浙江记者 徐文潇;杭州将实施9大交通工程[N];中国旅游报;2009年
2 通讯员 杨永凤邋记者 沈英甲;国内首个大规模地下交通工程破难点[N];科技日报;2008年
3 记者 李强 通讯员 魏然;我市八项措施强化交通工程廉政建设[N];菏泽日报;2009年
4 刘焕丽;周蔚吾:让中国的交通工程逐步迈向智能化[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5 昝爱宗邋贾刚为 特约记者 袁会畅;建设惠及全省民生的交通工程[N];中国交通报;2007年
6 金雅琴;嘉兴市交通工程的质量由学会认定[N];大众科技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刘洋 通讯员 蔡志洪;交通工程质量监督如何落实到位[N];中国交通报;2009年
8 张_g斌;文明出行 从我做起[N];绵阳日报;2008年
9 记者 杨蕾 实习生 林潇静;确保群众出行安全畅通[N];潮州日报;2008年
10 郑天虎;稷山:五大交通工程10万百姓受益[N];山西经济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莉;城市主干道交通流的分形理论与系统模拟[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2 慈玉生;快速路匝道连接段通行能力与匝道设置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3 刘勇;基于热力学熵和混沌理论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4 陈斌;高速公路意外事件影响下的车辆行为模型与事件检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5 Q,
本文编号:21191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119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