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贝雷法的SMA-13双指标控制配合比优化设计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ommonly used gradation design methods and the Bayley metho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the Bayley gradation design, this paper aims at the problem of the distortion of the testing effect of the Bayley parameters due to the different sieve holes used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e improved calculation method of Bayley parameters and the range of Bayley parameters suitable for SMA-13 gradation are put forward, and the road performance of SMA-13 graded asphalt mixture before and after adjustment is tested and verified. Finally, double index control method is used to test the structure of mixture skeleton.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improved Bayley parameter calculation method can be applied to the gradation design of SMA-13 well, and the accuracy of skeleton inspection is improved to some extent by using double index control to check the skeleton structure of SMA-13 mixture.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特殊地区公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分类号】:U4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张铭铭;李会娟;郝培文;;基于贝雷法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方法研究[J];公路;2009年06期
2 吴传海;;基于贝雷法的逐段填充对混合矿料骨架特性影响分析[J];公路;2010年07期
3 彭波,袁万杰,李晓华,陈忠达;贝雷法在SMA-16型集料级配设计中的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10期
4 邱颖峰;梁亚军;许志鸿;;对骨架密实结构判断标准的改进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8年08期
5 姚辉;李亮;应荣华;但汉成;杨小礼;;采用贝雷法的冷再生混合料级配设计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1年01期
6 陈爱文,郝培文;应用贝雷法设计和检验级配[J];中外公路;2004年05期
7 刘亚敏;程贤鹏;;基于贝雷法的SMA配合比设计及路用性能研究[J];中外公路;2008年06期
8 吕文江,陈爱文,郝培文,戴经梁;贝雷法参数CA比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丽君;孙永成;杨宗文;;基于LabVIEW系统的GTM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6期
2 刘凤翰;陈晓玲;;水泥混凝土用粗骨料不同粒径针片状颗粒影响系数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3期
3 艾思平;;厂拌热再生沥青的应用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4 董先明;;浅谈彩色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施工质量控制[J];安徽建筑;2008年04期
5 刘应托;;浅议公路改建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工艺[J];安徽建筑;2008年06期
6 黄志福;;论机制砂在高速公路中应用的经济效益[J];安徽建筑;2009年02期
7 陈德金;张金宝;;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在公路改建中的应用[J];安徽建筑;2009年03期
8 吴兆兵;;AC-25C再生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浅谈[J];安徽建筑;2010年01期
9 唐正辉;;浅析沥青碎石室内目标配合比设计[J];安徽建筑;2010年06期
10 杜雪芹;;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合料原材料的质量管理[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杭天明;魏鹏;李海波;;嵌挤密实型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与路用性能[A];科技创新 绿色交通——第十一次全国城市道路交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代印松;;浅谈水泥稳定碎石生产配合比设计与施工质量控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9分会场-公路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张平利;赵佃强;;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新思路[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1卷)[C];2009年
4 孙雪龙;凌晨;;集料压碎值指标探讨[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扈惠敏;李德章;柳炳康;朱朝晖;;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集料工程性质研究[A];安徽节能减排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付佳丽;扈惠敏;柳炳康;;再生水泥稳定碎石料路用性能的试验研究[A];安徽节能减排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窦占双;崔勇;陈俊夺;;浅谈大粒径沥青碎石混合料LSM-30施工质量控制[A];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09)[C];2010年
8 陈俊夺;窦占双;崔勇;;浅谈沥青马蹄脂混凝土SMA-13配合比设计[A];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09)[C];2010年
9 薛军;史寿宾;;水泥稳定风化砂底基层施工控制[A];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09)[C];2010年
10 许彦召;杨红芬;;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施工问题及对策[A];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09)[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玉;纳米蒙脱土改性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老化特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振霞;沥青路面复合基层结构与材料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3 徐鸥明;长寿命沥青路面设计指标与设计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4 李海滨;基于半刚性基层适应性的沥青路面结构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5 平树江;基于复合式基层的耐久性沥青路面结构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6 黄琪;沥青路面施工过程质量评价与支付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7 段跃华;基于X-ray CT的沥青混合料粗集料基础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薛连旭;基于疲劳特性的环氧沥青混合料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郝大力;路面性能的评价与分析研究[D];长安大学;2000年
10 麦杰迪;膨胀土性能及膨胀土地区道路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媛媛;MAC改性沥青SMA在高等级公路罩面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徐博书;铁尾矿砂免烧砖的制备及其特性的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建伟;城市主干道级配碎石材料组成分析与应用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杨航;掺温拌剂的沥青及其混合料性能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于志新;排水性沥青路面在山区高速公路中的应用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万平;抗车辙沥青混合料的试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李炎炎;就地热再生PE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汪欢;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力学特性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李振;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评价研究[D];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1年
10 马光超;级配碎石过渡层沥青路面结构组合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思源,魏建民;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2 陈旭庆,黄晓明,杨军;沥青混合料骨架形成问题的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3年05期
3 高英,梁富权;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研究[J];公路;1997年08期
4 姚学昌,谭积青,马立军;体积法设计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J];公路;2003年08期
5 沙庆林;SAC和其他粗集料断级配的矿料级配设计方法[J];公路;2005年01期
6 王学信,郭大进,李明喜,胡力群,郭朝华,沙爱民;乳化沥青水泥混凝土组成及路用性能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3年S1期
7 孟岩,李艳春,张艳敏;级配组成对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能的影响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10期
8 朱洪洲;何兆益;黄晓明;吴国雄;;沥青稳定基层混合料疲劳性能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7年04期
9 陈爱文,郝培文;应用贝雷法设计和检验级配[J];中外公路;2004年05期
10 林绣贤;论Superpave组成配比的特色[J];华东公路;200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袁迎捷;基于Superpave的沥青胶浆流变特性与级配优化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郑彦军;冷再生技术的研究及应用[D];河北工业大学;2002年
2 郝合瑞;旧沥青路面材料冷再生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3 马君毅;冷再生旧沥青路面材料在基层中的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军;新型HD200贝雷组拼50t龙门设计与应用[J];交通科技;2004年05期
2 刘先涛;贝雷梁拱架在拱桥施工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06期
3 李贵平,赵文,谢应新;贵毕公路大干沟特大桥施工监控测试及结果分析[J];工程质量;2005年04期
4 佟海鹏,张世奎;杭州下沙大桥栈桥施工[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3年S1期
5 文刀;子弹织成的死亡幕布——贝雷利M3/4超级90霰弹枪[J];国际展望;2003年05期
6 文刀;一支被称为最可靠的制式军用手枪——意大利M-92F手枪[J];国际展望;2003年01期
7 王春生;张正伟;;贝雷及工字钢组合挂篮在大块件悬浇箱梁中的应用[J];交通科技;2009年S2期
8 麻永铭,陈华;贝雷式架桥机施工及其结构安全验算实例[J];湖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9 董娇蕊;;来自异域的温暖——贝雷塔壁挂炉总工曹仲东谈贝雷塔的品牌经[J];供热制冷;2010年11期
10 雷峤杰;现浇空心板梁贝雷支架布设及受力验算[J];山西建筑;2005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春生;张正伟;;贝雷及工字钢组合挂篮在大块件悬浇箱梁中的应用[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范文理;林荣有;陈旭东;;公路平曲线上桥梁预制T梁的架设——CH-70架桥机在洛溪大桥的应用[A];全国桥梁结构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1992年
3 梁波;;水中组合钢支架法逐孔现浇预应力砼连续箱梁施工工艺[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伍军;李学民;;杭州湾大桥南岸超长栈桥的设计标准探讨[A];老庄河现场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5 姚青云;付宇文;;邕宁邕江大桥短吊杆更换施工[A];中国公路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李建平;;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的幕僚[A];中国当代秘书群星文选[C];1999年
7 陆萍;向中富;吴海军;覃杰;;贵州省大干沟桥施工方案[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2001年桥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8 何能;;美国质量协会的分会管理方案[A];全国推行全面质量管理20周年大会论文集[C];1999年
9 徐关尧;朱杰;;装配式公路钢桥使用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A];中国钢结构协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陈德伟;曹海顺;李欣然;周宗泽;;海口世纪大桥拉索式长挂篮设计新构思[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2002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可点(特约记者)贝雷兹·雷维特;贝雷兹·雷维特:文化让人了解现实忍受痛苦[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2 李发新;塔特莎尔:戴“哥曼德”贝雷帽的女性[N];中国国防报;2004年
3 本报实习记者 李凤紊 记者 徐海均;走近中国“蓝色贝雷帽”部队[N];中国国防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杜文娟;中国“贝雷”走进西半球[N];人民日报;2005年
5 记者 钱彤 董黎熙;中国“蓝色贝雷帽”整装待发[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6 余光辉;中国矿业海外合作又签两单[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7 赵嘉政;克罗地亚建跨海大桥惹风波[N];光明日报;2007年
8 安丽萍;“美帽”佳人[N];山西日报;2000年
9 张晓波 李增平 本报特约记者 朱玉生;钟山脚下“红贝雷”[N];中国国防报;2009年
10 李琰;比赛环境无可挑剔[N];人民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梁燕玲;比较教育实证分析范式的变迁及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庄年;七星关大桥贝雷钢桁拱架的设计与施工[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2 张平;大跨径连续梁“移模”施工技术[D];华东交通大学;2009年
3 高程东;合肥肥西派河三桥施工方案设计与控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4 张钦娟;男性视角下的女性[D];西南大学;2006年
5 何劲虹;徘徊在彼岸的爱[D];重庆师范大学;2007年
6 孙利;交叉质询话语中的权势关系[D];河南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1353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135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