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独塔单索面斜拉桥整体稳定性及地震反应分析

发布时间:2018-07-23 18:55
【摘要】:斜拉桥以其跨越能力及经济美观等特点,于最近的几十年在工程实际中得到了广泛采用。随着现代斜拉桥跨径增大索塔增高,斜拉桥的稳定问题更为重要也更为突出。全球范围内地震频发,,有必要掌握作为交通枢纽的斜拉桥的地震反应,积累些许有意义的结论,为同类桥梁的抗震设计和分析提供参考。 本文选取一座独塔单索面斜拉桥进行研究,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建立其空间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整体稳定性分析以及地震反应分析。全文主要进行以下工作: (1)对桥梁整体稳定性进行分析,分析过程中考虑桩土相互作用和斜拉索垂度效应,在成桥状态下分析静力风荷载作用以及汽车荷载作用对该桥斜拉桥整体稳定性的影响。 (2)对斜拉桥进行动力特性分析。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变化,分析其对斜拉桥动力特性的影响。 (3)介绍了反应谱相关理论。输入不同方向的地震动,采用反应谱法对该斜拉桥地震反应进行研究,分析最不利的地震动输入方向。同时分析竖向地震动对结构的影响。 (4)介绍了动力时程分析方法相关理论,研究地震波作用下斜拉桥结构地震反应。将地震波作用下的结果与反应谱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对罕遇地震作用下桥梁地震反应进行分析。
[Abstract]:The cable-stayed bridge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engineering practice in recent decades because of its span ability and economic beauty. As the span of modern cable-stayed bridges increases, the stability of cable-stayed bridges becomes more important and prominent. It is necessary to master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cable-stayed bridges as a transportation hub and accumulate some meaningful conclusion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seismic design and analysis of similar bridges. In this paper, a single tower and single cable plane cable-stayed bridge is selected to study, and its spatial finite element model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Midas, and the global stability analysis and seismic response analysis are carried out. The main work of this paper is as follows: (1) the overall stability of the bridge is analyzed. The pile-soil interaction and the cable sag effect are considered in the analysis. The static wind load and the effect of vehicle load on the overall stability of the cable-stayed bridge are analyzed in the state of the bridge. (2)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ble-stayed bridge are analyzed. Considering the change of pile-soil interaction, the influence of pile-soil interaction on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cable-stayed bridge is analyzed. (3) the theory of response spectrum correlation is introduced.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the cable-stayed bridge is studied by using the response spectrum method, and the most unfavorable input direction of the ground motion is analyzed. At the same time, the influence of vertical ground motion on the structure is analyzed. (4) the theory of dynamic time-history analysis is introduced, and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cable-stayed bridge under seismic wave is studied. The results of seismic wave analysis and response spectrum analysis are compared. At the same time,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bridge under rare earthquake is analyzed.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U442.55;U448.2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和林;广东省中山市蝴蝶拱桥空间模型计算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年03期

2 杨兴旺,赵雷,李乔;提篮式系杆拱桥施工全过程承载力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年03期

3 杨咏漪;廖海黎;郑史雄;;空间变化的非平稳地震场模拟[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6期

4 梁会东;赵人达;;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挠度试验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1期

5 任剑;赵人达;毛学明;;公路桥梁疲劳荷载谱初探[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1期

6 郑宇;王月明;吴芳;毛杰;;底部框架—抗震墙结构在平稳随机干扰下的响应[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1期

7 胡白香;郑国梁;石启印;;碳纤维布补强钢筋混凝土梁的动态性能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2期

8 王卓;闫维明;何浩祥;;两种结构模态测试方法的比较及试验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1期

9 郭凡;杨永清;贾舒阳;;高墩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曲线连续刚构桥内力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6期

10 郭凡;杨永清;贾舒阳;;高墩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曲线连续刚构桥位移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林云;万水;;GFRP桥面板截面设计与结构分析[A];2011复合材料桥梁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汉云;张燎军;;基于虚拟裂缝模型的带横缝高拱坝的抗震性能研究[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2011年)[C];2011年

3 游日;胡少伟;;超大拱式变截面渡槽收缩徐变影响研究[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2011年)[C];2011年

4 祁勇峰;崔建华;谢晓玲;;复杂结构进水塔抗震与稳定性研究[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2011年)[C];2011年

5 乔红威;吕震宙;;平稳随机激励下随机结构动力可靠性分析[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王佐才;任伟新;;基于梁段有限元法的大跨度铁路箱梁桥的动力特性研究[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刘海卿;陈小波;王学庆;;基于状态空间法的结构地震反应数值模拟分析[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吴丹;吴子燕;覃小文;杨海峰;;基于两步有效配置法的传感器优化布置[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程志宝;石志飞;;周期性结构的应用:一种新型隔震基础[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0年

10 孙广俊;李鸿晶;王通;;考虑桥墩及支座轴向变形的直梁桥竖向地震响应分析[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海霞;爆破地震波作用下建筑结构的动力响应及安全判据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闫培雷;考虑隔墙影响的框架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及地震灾场模拟[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刘文静;LRB隔震桥梁的可靠性与等效线性化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徐瑞;大型复杂结构非平稳随机振动分析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江德增;斜塔斜拉桥施工与运营过程中的力学行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甄晓霞;大跨径钢桥桥面铺装体系力学行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付强;1000MW核电站离心式上充泵水力设计与结构可靠性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8 郜新军;地震及列车竖向荷载作用下大跨桥梁动力响应分析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王英杰;考虑车体柔性的车—桥动力响应分析及行车舒适性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张明亮;基于贝叶斯理论的材料非线性桥梁结构模型修正与损伤识别[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伟杰;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的简化动力分析[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朝;箱形桥梁结构的半解析分析[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鸣;双回路直线型圆管角钢组合型输电塔静动力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王春磊;输送石灰石悬索桥钢索塔抗风性能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宋洪喜;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主桥施工方案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6 攸青言;摩擦摆基础隔震结构地震反应影响因素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7 王雪婷;中日美高桩码头抗震设计方法对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李冰;悬索管道桥的静动力及抖振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冯亚亚;SMA半主动隔震支座的研制及其减震效果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10 包寰宇;上海长江大桥地震响应与抗震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1403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1403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b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