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高墩三维日照温度场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31 12:14
【摘要】:研究目的:山区高速铁路圆端形空心高墩在日照作用下会存在温差,当截面温差及桥墩高度较大时,就会引起桥墩温度应力及墩顶位移,从而影响高速铁路运行的安全性及舒适性。为获取高墩三维日照温度场及温度变形规律,本文建立高墩三维温度场有限元模型,对高墩日照温度变化开展现场试验及模型验证,以68 m圆端形空心高墩为例,分析高墩径向、竖向温度场,以及高墩在日照作用下的变形和受力特征。研究结论:(1)高墩在日照作用下,径向温度沿壁厚方向变化符合负指数函数T_x=Ae~(-ax)+B变化规律,日照温度影响深度约为0.60 m;(2)桥墩表面竖向温度符合T_z=Ae~(-ax)+kz+B函数变化规律;(3)墩顶最大水平位移发生在18:00左右,因此可取18:00的温度场作为控制荷载,对桥墩结构的变形进行检算;(4)桥墩内、外壁均会受到拉应力的影响,在设计时应同时考虑内、外表面的配筋加强,以保证桥墩的抗裂和安全性;(5)该研究成果可为高速铁路圆端形空心高墩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tudy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of round end hollow high pier in mountain area high-speed railway. When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of section and height of pier is large, the temperature stress of pier and the displacement of pier top will be caused. Therefore, the safety and comfort of high-speed railway are affected. In order to obtain three-dimensional sunshine temperature field and temperature deformation law of high pier,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three-dimensional temperature field of high pier is established in this paper. The field test and model verification of sunshine temperature change of high pier are carried out. Taking 68 m round end hollow high pier as an example, The radial and vertical temperature fields of high piers and the deformation and stress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piers under sunlight are analyzed.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the variation of radial temperature along the wall thickness of the high pier under sunlight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of negative exponential function TX _ x Ae ~ (-ax) B, The influence depth of sunshine temperature is about 0.60m; (2) the vertical temperature of pier surface conforms to the variation law of Tzzhe Ae- ax) kz B function; (3) the maximum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of pier top occurs at about 18:00, so the temperature field of 18:00 can be used as the control load. The deformation of the pier structure is checked and calculated. (4) in the pier, the external wall is affected by the tensile stress, and the reinforcement of the inner and outer surfaces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the design. In order to ensure the anti-cracking and safety of bridge piers, (5)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round end hollow high piers in high-speed railway.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78503) 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资助项目(2015G001-K)
【分类号】:U44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陕西建成亚洲第一高墩大桥[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6年05期

2 万成;;高墩柱施工质量管理[J];西部探矿工程;2007年11期

3 黄平;李维徽;;试论高速公路空心薄壁高墩的施工和质量控制[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3年09期

4 余恬,梁辉如;薄壁空心高墩施工技术探讨[J];铁道建筑;2003年09期

5 周国良;李小军;亓兴军;李亚琦;;高墩梁桥的地震冲撞效应及其应对策略初探[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6年05期

6 朱毓丽;杨利;;滑框倒模技术在空心薄壁高墩中的应用[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7 谭红平;李宏泉;;阶梯状高墩临界承载力计算[J];山西建筑;2007年09期

8 曹新建;;材料非线性对钢筋混凝土高墩稳定性的影响[J];计算机辅助工程;2007年03期

9 成永强;;超高墩桥建设研究[J];山西建筑;2007年29期

10 凌浩;唐耘;;如何对高墩柱工程进行施工监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靖森;;变截面高墩台的刚度计算[A];全国桥梁结构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1992年

2 沈永林;;挠曲线精确微分方程对高墩水平位移计算精度的影响[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2001年桥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3 姚鹏飞;江健飞;;简议高墩脚手架计算[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5卷)[C];2011年

4 李睿;董明;宁晓骏;;梁式桥高墩的减震设计方法[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1999年

5 杜进生;康景亮;罗小峰;;考虑施工缺陷和初始偏心的高墩稳定性分析[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0年

6 黄耀怡;;大跨高墩应急钢桥抗风设计探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下册)[C];1996年

7 张行;赵晓华;朱黎;;基于纤维模型的高墩静风稳定分析[A];第二十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2年

8 兰远均;钟启宾;吴登银;潘帮荣;陈野;韩学勤;刘洪德;曹国良;;在高墩上修建V形支撑的施工方法[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下册)[C];1996年

9 陈祥勇;;喷淋养护在高墩混凝土施工中的应用[A];2014年5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10 胡志华;;静风荷载作用下大跨高墩T构悬灌施工空间分析[A];老庄河现场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广宽 陈庆亮;厦蓉高速百米高墩顺利封顶[N];国际商报;2009年

2 陈宇飞;七把安全钥匙守卫高墩安全[N];山西日报;2010年

3 通讯员 冯学亮 程文杰;宜万首座百米高墩落成[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6年

4 刘永安 梁玲玲;“八宝粥”中竖立“西北第一高墩”[N];中国交通报;2010年

5 特约记者 李晟 通讯员 廖求明 门守波;110米,重峦出高塔![N];中国交通报;2010年

6 周志宏 沈祥辉 通讯员 张国勇;“亚洲第一高墩”昨在恩施封顶[N];恩施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谌贻照 本报通讯员 韦小强 何勤;高山天堑架飞虹[N];广西日报;2011年

8 记者 贾永强 通讯员 李爽;黄河第一高墩桥通车[N];内蒙古日报(汉);2009年

9 李永旺;激情煮沸马水河[N];中华建筑报;2008年

10 记者 李艳 通讯员 李宗建;铁一院设计全国首座新型柱板式空心高墩特大桥封顶[N];陕西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夏修身;铁路高墩抗震设计方法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2年

2 吴荻;桥梁高墩结构的运动稳定性及影响因素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3 张运波;薄壁空心高墩的温度效应及其对稳定性影响的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1年

4 王钧利;高墩大跨径连续刚构弯桥全过程稳定性分析[D];长安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超;高墩抗震性能评估的高级地震动强度参数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6年

2 陈辉;空心薄壁高墩结构优化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3 商广明;大跨径连续刚构桥高墩的稳定性分析[D];重庆交通大学;2010年

4 韩梅玲;山区高速公路桥梁高墩极限承载力计算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徐亮;温度及垂直度对薄壁高墩稳定性影响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6 尹俊红;大跨桥梁超高墩柱稳定性能的传递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7 夏文敏;施工阶段四肢薄壁高墩连续刚构桥的稳定性仿真分析[D];中南大学;2010年

8 康文静;高墩设计理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李智强;铁路桥梁高墩施工过程稳定性分析[D];大连交通大学;2015年

10 何永琦;高墩桥墩顶位移现场监测系统的研发[D];重庆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1555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1555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9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