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新型抗拔不抗剪连接件抗拔性能试验

发布时间:2018-08-13 08:05
【摘要】:针对可有效改善组合梁负弯矩区受力性能的新型抗拔不抗剪连接件,研究了影响该连接件抗拔性能的因素,设计了3个不同参数的抗拔不抗剪连接件试件并进行抗拔性能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抗拔不抗剪连接件抗拔性能与连接件尺寸的关系,提出了其承载力简化设计公式与构造措施要求。研究结果表明:试件表现出混凝土冲切破坏和连接件腹板拉断2种破坏形态;新型连接件具有良好的抗拔性能,影响抗拔性能的主要因素为连接件的尺寸。
[Abstract]:Aiming at a new type of unshearing joint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mechanical performance in the negative bending moment region of composite beam,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pull-out performance of the joint are studied. Three specimens with different parameters are designed and the pull-out performance tests are carried out. Based on the test resul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ull-out performance and the size of the joint is analyzed, and the simplified design formula of the bearing capacity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tructural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ecimens exhibit two kinds of failure modes: concrete punching failure and web breaking, and the new joint has good pull-out performance, and the main factor affecting the pull-out performance is the size of the joint.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天津城建设计院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38007)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J09B02)
【分类号】:U44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郑建岚,郑作樵;钢筋混凝土板冲切强度的试验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2期

2 刘永颐,关建光,王传志;混凝土局部承压强度及破坏机理[J];土木工程学报;198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吉奇,刘西拉;有关结构模糊优化设计的一些问题[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1990年02期

2 孙南屏;砼的一种假塑性变形[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1999年01期

3 贾明英,程华;碳纤维布(CFRP)加固混凝土圆柱约束效应的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1期

4 飞渭,江世永,彭飞飞,陈正平,李庆枫,陈龙;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3期

5 巩妮娜;刘西拉;;从结构工程的角度看混凝土在冻融循环下的破坏标准[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6期

6 余琼;陆洲导;;碳纤维受弯加固梁变形性能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2期

7 杨奕芬;李俊锋;;无梁楼盖及板柱节点设计的一些体会[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1期

8 杨幼华,薛爱;高强混凝土局部承压极限强度理论[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1995年04期

9 汤广来,顾世权,谷光平,鲁先国;混凝土微裂缝的实验检测与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4期

10 吴志平,杨林德;外贴碳纤维增强材料加固混凝土梁的抗弯设计[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马云昌;吕西林;;钢筋砼板柱节点的抗冲切及抗弯强度研究[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1996年

2 胡敏云;高渠清;;高强砼局部承压强度计算[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1996年

3 印定安;;大吨位锚的锚下应力分析[A];'95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和刚构桥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丹;陶粒混凝土梁斜截面受力性能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杜凤强;压杆—拉杆模型中混凝土强度有效系数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袁少洋;大跨径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桥预应力效应分析[D];长安大学;2011年

4 朱庆普;钢—混凝土组合桁架梁混凝土板有效宽度分析[D];郑州大学;2011年

5 张岩;考虑混凝土损伤的双面组合连续梁裂缝宽度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1年

6 李二航;梁柱配筋及喇叭管对混凝土局部受压承载力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7 彭冲;再生混凝土材料高温、碳化和受弯构件受弯性能试验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8 陶海;混凝土简支梁桥承载力评估[D];东北林业大学;2001年

9 樊海涛;X型方钢管混凝土受压节点极限承载力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10 王宏丽;遗传算法理论及其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优化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聂建国,张眉河;钢-混凝土组合梁负弯矩区板裂缝的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6期

2 蔡绍怀;;混凝土及配筋混凝土的局部承压强度[J];土木工程学报;1963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景涛;安瑞晶;;加强刚架拱桥整体性提高承载能力[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8年04期

2 常小马;高平;;泥浆护壁对钻孔灌注桩成桩质量影响分析[J];山西交通科技;2006年05期

3 骆观旺;;桥梁桩基础设计的几点探讨[J];山西建筑;2010年23期

4 姜长宇;邢世玲;余波;;纵向裂缝对预应力空心板桥承载力影响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1年08期

5 陈雁;文林;;桥梁施工技术探析[J];民营科技;2011年05期

6 童斌华;李春生;宁英杰;;钻孔灌注桩桩底压浆质量控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9年04期

7 张佑良;;桥梁扩大基础与桩基础施工对比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12期

8 臧华;涂永明;;钢管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与前景[J];中国市政工程;2010年04期

9 刘霁;聂赛武;;茅草街大桥湖区淤泥质软土地层大孔径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08年04期

10 柳爱群;杨中;尹益辉;;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锚端裂缝成因分析与防治措施[J];施工技术;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国豪;;前言[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下册)[C];1996年

2 金清平;;随机理论在桥梁可靠性分析中的运用[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8年

3 ;前言[A];全国城市桥梁青年科技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4 吴铭汉;祝国华;李鹏;;梨温高速公路A段台背回填质量控制研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李泽生;;钢管混凝土结构在紫洞大桥工程中的应用[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下册)[C];1997年

6 郭爱民;邹德辉;;我国桥梁用钢的现状及耐候桥梁钢的发展[A];2008年全国轧钢生产技术会议文集[C];2008年

7 李士恩;;F.C.在桥梁工程的应用及其向大跨度桥梁发展的可行性[A];全国桥梁结构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1992年

8 李国豪;;前言[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上册)[C];1996年

9 郑凯峰;唐继舜;;全桥结构仿真技术和对新世纪大跨桥梁的作用[A];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10 龙永章;陈辉成;王林中;;G325国道龙江涌河桥加宽改建纵向缝处理方法[A];广东省公路学会桥梁工程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剑 赵越超;五座新建改造跨汾桥梁工程有序推进[N];太原日报;2009年

2 记者 胡晓峰;中船股份虹桥枢纽桥梁工程首制分段完成拼装[N];中国船舶报;2009年

3 通讯员 吴永清 刘海明 本报记者 吴晋娜;打造桥梁工程结构动力学的创新平台[N];科技日报;2011年

4 ;我国桥梁工程建设用钢发展状况[N];世界金属导报;2009年

5 记者 刘家铭;贵新隧道上半年贯通[N];福州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王璐瑶;让天堑变通途[N];贵州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许琦敏;以柔克刚,大桥装上抗震关节[N];文汇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杨秀权;黄河见证[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8年

9 记者 罗炜;谈山隧道昨日开工[N];黄石日报;2009年

10 记者 曾实;成绵乐铁路首片箱梁提前灌注成功[N];四川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谱;玻璃纤维格栅加强沥青路面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2 王毅;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温度作用的观测与分析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3 王东阳;桥梁桩基承载特性的模拟试验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4 张宏祥;软土地基中桶形基础的承载力研究和优化设计[D];吉林大学;2007年

5 戴鹏;曲线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支座反力及承载力试验研究与数值分析[D];长安大学;2007年

6 姜浩;基于环境激励下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模态参数识别与损伤诊断[D];吉林大学;2009年

7 刘文会;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桥结构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8 阮欣;桥梁工程风险评估体系及关键问题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9 耿波;桥梁船撞安全评估[D];同济大学;2007年

10 饶枭宇;预应力岩锚内锚固段锚固性能及荷载传递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宗伟;体外预应力技术在桥梁加固中的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2 刘志伟;砂砾石碾压垫层的工程性能试验与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3 刘鹏;弯梁桥的评价与加固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4 汤尚明;叠合梁加固钢筋混凝土桥梁的承载能力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5 洪昌地;路堤下注浆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及沉降计算方法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6 李雪刚;粉喷桩加固软基的工程应用与计算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07年

7 张振华;桥梁工程标准化施工管理[D];长安大学;2012年

8 于慧楠;整体同步顶升梁板更换桥梁支座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王东升;市政桥梁工程质量等级评价体系的构筑[D];浙江大学;2003年

10 徐祖恩;桥梁工程质量评定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1803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1803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e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