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地聚合物水泥路面快速修补材料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8-08-13 11:05
【摘要】:针对水泥路面修补后开放交通时间偏长、耐久性较差和施工工艺复杂的问题,采用固体复合激发剂、粉煤灰和偏高岭土及其他外加剂制备一种地聚合物水泥快速修补材料,并对其混凝土力学性能、界面粘结性能、收缩率、抗冻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当掺入10%的复合激发剂和10%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时,地聚合物水泥的早期力学性能达到最优,所制备的地聚合物水泥混凝土修补材料具有快凝早强和优良的耐久性等特点,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微观分析表明,由于碱激发反应和未激发粉煤灰的填充效应,地聚合物水泥混凝土具有致密的微观结构。
[Abstract]:Aiming at the problems of long open traffic time, poor durability and complex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fter repairing cement pavement, a kind of quick repairing material of geopolymer cement was prepared by using solid compound activator, fly ash, metakaolin and other admixtures.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interfacial bond properties, shrinkage rate and frost resistance of concrete were tes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arly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geopolymer cement are optimal when 10% composite activator and 10% ordinary Portland cement are added. The ground polymer cement concrete repair material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quick solidification, early strength and excellent durability. The (SEM) microanalysis of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hows that because of the alkali excitation reaction and the filling effect of unexcited fly ash, Geopolymer cement concrete has a compact microstructure.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长安大学公路学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四研究院;
【基金】:交通运输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011318812172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CHD2012JC071)
【分类号】:U4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峰;张耀君;宋强;徐德龙;;NaOH碱激发矿渣地质聚合物的研究[J];非金属矿;2008年03期

2 冯琼;云斯宁;惠攀;李永鹏;王晓龙;徐德龙;;钠钙粉作为添加剂制备赤泥激发偏高岭土胶凝材料[J];非金属矿;2009年02期

3 代新祥,文梓芸;水泥混凝土路面损坏原因分析及修补材料的选择[J];公路;2000年11期

4 熊光晶,姜浩,陈立强,谢慧才;新老混凝土修补界面过渡区微细观结构改善方法的研究[J];硅酸盐学报;2002年02期

5 彭小芹;杨涛;王开宇;孟祥杰;;地聚合物混凝土及其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快速修补中的应用[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6 姚振亚;郑娟荣;刘丽娜;;碱激发胶凝材料化学收缩或膨胀的试验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爱国;占志坚;白洪涛;孙道胜;;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退化的材料问题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2 朱先祥;;无损检测技术在压浆工艺处理混凝土面板脱空中应用[J];安徽建筑;2008年04期

3 江光炫;张鑫;;冲击压实破碎技术在工程应用中关键点的探讨[J];安徽建筑;2009年02期

4 高福华;;改建工程中的路面过渡段处理设计[J];安徽建筑;2009年04期

5 穆红旗;;银河二路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病害成因分析与处理措施[J];安徽建筑;2011年04期

6 聂锦霞;张大超;;柚子皮粉对含铬废水的吸附效果及吸附动力学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2期

7 郑建荣;王淑妹;袁安华;;驿峰路路面裂缝病害原因及修补技术[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8 易群华;;灌浆技术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的处治[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9 毛莉;;SBR砂浆在混凝土防碳化处理工程中的应用[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陈团生;;基于交叉数据包络法的铁路运营绩效评价[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洪;;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改扩建之我见[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2 沈卫国;李娟娟;徐贤进;;纳米微粉改性新老混凝土界面剂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卷)[C];2005年

3 韩要丛;崔学民;刘海峰;张尚;唐洁;张伟鹏;;地质聚合物材料聚合机理研究及应用[A];南方七省(区)硅酸盐学会第25届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李中华;;空心板桥梁底部空洞的维修与加固[A];广东省公路学会道路工程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5年

5 王凯;卢银玲;行晓阳;;简析土工布及其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9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6 胡迎东;庄志强;张万磊;;318国道江苏段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改造设计[A];江苏省公路学会优秀论文集(2006-2008)[C];2009年

7 马建平;;城市道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新型沥青加铺层方案研究[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七届(2008)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谌元帅;徐鸣锋;;城市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建方案探讨[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二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邓素素;罗立峰;;水泥混凝土路面快速修补材料的研究[A];2004年道路工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薛炜;邝健政;古伟斌;罗致远;;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下脱空灌浆处治的几点体会[A];地基基础工程与锚固注浆技术:2009年地基基础工程与锚固注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和保;硅溶胶硅酸钾(钠)混合物体系稳定性及微量热热动力学[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房永广;高碱赤泥资源化研究及其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高伟;季冻区水泥路面缩缝传荷体系与结构性损坏关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4 史小丽;基于环境因素的公路隧道路面结构型式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5 王建锋;激光路面三维检测专用车技术与理论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6 石宝林;我国交通发展模式转型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7 王乾;基于板底脱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检测、处治与力学行为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8 王楠;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与既有混凝土粘结工作性能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9 郑广俭;无定形Al_2O_3-2SiO_2粉体制备及地质聚合反应机理研究[D];广西大学;2011年

10 尹健;高性能快速修补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D];中南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霖;碱激发矿渣胶凝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李婧琳;基于探地雷达的刚性路面板下脱空系统识别方法[D];郑州大学;2010年

3 范世锁;钢渣缓释肥料的制备及缓释性能评价[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4 崔晓如;高填方路基沉降变形分析与预测及其控制标准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黄雄立;冰灾对湖南高速公路路面性能的影响及灾后养护对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孙同波;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破碎改造技术及加铺层结构优化[D];山东大学;2010年

7 尹东;客货分线后我国东部地区铁路运输组织创新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荣坤;一种机场跑道安全信息采集与道面分析系统[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9 李兆林;哈大高速公路改造工程加铺沥青罩面技术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10 段晶晶;城市特殊路段沥青加铺层结构和材料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翁履谦;宋申华;;新型地质聚合物胶凝材料[J];材料导报;2005年02期

2 王峰;张耀君;宋强;徐德龙;;NaOH碱激发矿渣地质聚合物的研究[J];非金属矿;2008年03期

3 诸华军;姚晓;张祖华;;矿渣掺量对偏高岭土碱激发过程和产物性能的影响[J];非金属矿;2008年04期

4 徐培华,宋哲玉,聂绍社;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养护技术研究[J];公路;1998年01期

5 郑娟荣;周同和;刘丽娜;;碱-偏高岭石-矿渣系胶凝材料的凝结硬化性能研究[J];硅酸盐通报;2007年06期

6 郭正言;选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还是水泥混凝土路面[J];国外公路;1997年03期

7 熊光晶,姜浩,陈立强,谢慧才;新老混凝土修补界面过渡区微细观结构改善方法的研究[J];硅酸盐学报;2002年02期

8 尤启俊,于冬勋,黄爱平;混凝土收缩开裂与减缩防裂剂的研究[J];混凝土;2000年07期

9 王晴;吴枭;吴昌鹏;;新型胶凝材料——无机矿物聚合物性能的研究[J];混凝土;2007年02期

10 赵永林;张耀君;徐德龙;;水玻璃激发矿渣超细粉制备灌浆材料的研究[J];混凝土;2007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何健杰;水泥混凝土路面快速修补材料与工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2 林娜;水泥混凝土路面薄层快速修补材料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红云,梁乃兴,孙立军,蒙井玉;羧基丁苯聚合物改性水泥砼路面设计及试验路分析[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2 杨庆国;何小兵;谷建义;;聚合物骨架空隙混凝土细观模型及结合料的受力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10年07期

3 郝忠启;;水泥混凝土路面抗磨损问题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3年06期

4 易志坚;李颖;杨庆国;赵朝华;仝瑞金;;路用聚合物骨架空隙混凝土干缩性能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5 刘汉河;;连拱隧道二次衬砌缺陷加固处治[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1年04期

6 向雅娟;;斜拉桥大直径拉索的抗疲劳强度[J];中外公路;1993年03期

7 梁乃兴;聚合物改性水泥及水泥混凝土的机理分析[J];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1995年04期

8 刘海燕,陈开利;低塔斜拉桥斜拉索锚固装置的足尺模型试验[J];国外桥梁;2001年03期

9 林文腾,何亚雄;鹰厦线钢筋混凝土梁的裂损修补[J];铁道建筑;2003年11期

10 纪英林,徐强;浅谈水泥混凝土路面表层损坏的修复[J];森林工程;199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朱祖熹;;用于地铁车站与区间隧道的几项防水新技术述评[A];新防水堵漏工程标准宣贯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歌;聚合物水泥复合材料的研制及应用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2 陈宗浩;炭质页岩边坡生态稳固技术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807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1807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c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