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员视觉注意对危险识别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Abstract]:In driving, effective visual attention is a prerequisite for drivers to search and identify potential road hazards. By analyzing the effect of visual attention on hazard recognition, the hypothesis of situational consciousness and mental load is proposed. The hypothesis of situational consciousness holds that the quality of situational consciousness determines the flexibility of driver's visual attention mode and thus affects hazard recognition. The hypothesis of psychological load assumes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psychological load level, the driver's visual attention tends to be concentrated, which is not conducive to hazard recognit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future research can be carried out in comparison of cognitive compatibility of different drivers' situational awareness, application of automobile drivi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to reduce psychological load, and detec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the effects of situational awareness and psychological load.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172119) 2013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青年项目(L13CSH018)
【分类号】:U491.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郭应时;马勇;付锐;孟妮;袁伟;;汽车驾驶人驾驶经验对注视行为特性的影响[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2年05期
2 孙龙;常若松;;汽车驾驶员危险知觉测试研究进展[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靳慧斌;蔡亚敏;洪远;;基于眼动数据分析的安检视觉搜索特征[J];工业工程;2014年02期
2 邓涛;罗恩晴;张艳山;颜红梅;;基于选择性注意的交通环境显著性及眼动特征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3 王抢;朱彤;朱可宁;吴玲;;视觉与听觉次任务对驾驶人视觉的影响及差异[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4年04期
4 唐智慧;兰婷;程杰;朱翠翠;;基于FSDT的驾驶员危险感知能力检测研究[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3年04期
5 路记红;钟石泉;马寿峰;白子建;周丽珍;;地下道路分合流区驾驶员视认行为研究[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3年05期
6 王海晓;戚春华;朱守林;;草原公路环境下不同熟练程度驾驶员的动态视觉特性差异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6期
7 骆晨;牛龙飞;;基于FSDT的车站火灾疏散故障感知能力研究[J];河北工业科技;2014年02期
8 王华容;;道路交通研究中眼动技术的应用与展望[J];交通医学;2014年02期
9 董悦;孙龙;常若松;;驾驶风格对新手驾驶员危险知觉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年05期
10 彭金栓;付锐;邵毅明;徐磊;;基于Logistic模型的驾驶人换道意图识别方法[J];科技导报;2014年1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新勇;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估方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2 胡立伟;公路交通设施驾驶容错能力分析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3 杨鹏飞;营运驾驶员安全性评估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4 王剑波;雅西高速公路51km长下坡典型货车运行安全测试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5 咸化彩;次任务驾驶安全性评价指标及评价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6 牛清宁;基于信息融合的疲劳驾驶检测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7 冀秉魁;基于驾驶员视觉特性的驾驶行为预测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8 唐智慧;新老驾驶员危险感知差异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9 缪小冬;车辆行驶中的视觉显著目标检测及语义分析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10 马锦飞;不同音乐条件对驾驶员注意及危险知觉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翠翠;驾驶员脑电特性与山区双车道公路线形相关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2 庞洪涛;基于驾驶模拟实验的无信号交叉口安全视距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3 李晓梦;基于驾驶模拟实验的驾驶员紧急避撞行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4 王彬;基于驾驶模拟实验的跟车行为及其模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5 王春雨;隧道路段驾驶员视觉安全技术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6 刘亚帝;冰雪条件下城市主干道车辆跟驰模型及仿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7 黄科;交通电子执法光晕效应及其安全成效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8 莫宣艳;设有人行横道的路段机动车夜间限速值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9 金奔奔;驾驶次任务调查与仿真实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10 梁超;经验因素对驾驶员危险知觉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袁伟;付锐;马勇;郭应时;;车速与标志文字高度对驾驶人视觉搜索模式的影响[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1年01期
2 常若松;马锦飞;陈晓晨;刘新洋;梁超;董悦;;驾驶员危险知觉情境问卷的编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年02期
3 陆建;吴靖;王涛;;考虑驾驶员视觉特性的路段设计通行能力修正方法[J];中国公路学报;2010年02期
4 袁伟;付锐;郭应时;马勇;;驾驶员视觉搜索模式模糊聚类评价方法[J];中国公路学报;2011年01期
5 杨萌;王剑桥;夏裕祁;杨帆;张学民;;背景音乐的节奏与歌词语言熟悉程度对驾驶行为及眼动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1年05期
6 唐智慧;程杰;方争楠;;基于FSDT的新老驾驶人危险感知差异性致因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郭应时;交通环境及驾驶经验对驾驶员眼动和工作负荷影响的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孟妮;不同道路交通环境中驾驶员注视行为分析[D];长安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孙崇勇;;心理负荷测量方法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人类工效学;2012年02期
2 梁赋,刘涛;论体育课的心理负荷[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常胜;苗苗;;体育课心理负荷评价模型的设计与应用[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孙向红;杨帆;;车辆驾驶心理负荷测量工具的测评与发展:一个现场研究的尝试[J];人类工效学;2008年03期
5 龚洁;;德国大学生的心理负荷症结所在[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智君;朱祖祥;杨仁志;;监控操作心理负荷的综合测评模型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2 毛玉祥;;办公室主任要能承受住四种压力[A];中国当代秘书群星文选[C];1999年
3 朱祖祥;张智君;;追踪作业中几种心理负荷评估指标敏感性的研究[A];第二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4 韩冬;祁禄;杨文登;;心理负荷如何影响身体负担:一种具身的视角[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5 杨家忠;张侃;;交通复杂度对管制员心理负荷与情境意识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黎坚;张厚粲;;心理负荷对元监测准确性和偏差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车飒;;以爱心赢得教育的硕果[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8 徐祥刚;刘宁;葛燕;孙向红;张侃;;实车驾驶条件下,,疲劳和次要任务对出租车驾驶员心理负荷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游旭群;赵小军;甘硕秋;石常秀;;B2C在线购物体验评估:基于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心理负荷研究[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10 孙学建;;航天员心理负荷问题及其对策探讨[A];第六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小荷;不同人群的不同心理负荷[N];蚌埠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刘芬;开车打手机听比说更易出事故[N];北京科技报;2004年
3 刘水华;高技术战争对官兵心理素质的影响及对策[N];战士报;2006年
4 王成林 樊生胜;增强处置本领[N];人民武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晓英;哈尔滨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学生心理负荷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2 唐志勇;数字化控制系统中操纵员人格特质与心理负荷关系的实证分析[D];南华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2132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213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