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疲劳荷载与冻融循环耦合作用下季冻区路面水泥混凝土孔结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9-14 17:45
【摘要】:为了探索季冻区路面水泥混凝土孔结构在荷载及冻融作用下的损伤及演化规律,设计了应力水平为50%的疲劳荷载与-18℃~5℃温度范围的冻融循环耦合作用试验方案,研究耦合环境下混凝土孔结构的变化及损伤。采用压汞法和光学法对不同耦合阶段的混凝土孔结构进行定量表征,并结合SEM分析孔结构的损伤演化机理。结果表明:耦合作用下混凝土孔结构的演化分为前期压缩和后期分裂2个过程,压缩过程主要为无害孔(孔径小于20nm)被压缩,孔隙率减小、小孔扩展;分裂过程为多害孔(孔径大于200nm)分裂为有害孔(孔径50~200nm),孔隙率增大、更多小孔成核;混凝土在破坏时最可几孔径趋于38.6nm,孔间距系数达到0.279mm;耦合作用中的疲劳荷载是造成孔结构劣化的主要原因,冻融循环在耦合后期对孔结构损伤显著。
[Abstract]: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volution of concrete pore structure under coupling ac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processes: pre-compression and post-splitting. The compression process is mainly the compression of harmless pore (pore size less than 20nm), the decrease of porosity and the expansion of small pore.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特殊地区公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路易斯安那州交通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8059)
【分类号】:U416.21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谢超;王起才;李盛;惠兵;;养护温度和水灰比对混凝土微观孔结构及抗氯离子渗透性影响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5年12期

2 宋玉普;王怀亮;贾金青;;混凝土的多轴疲劳性能[J];建筑结构学报;2008年S1期

3 张士萍;邓敏;吴建华;唐明述;;孔结构对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4 徐洪国;李志平;毕福珍;刘义霞;;干燥大温差气候下混凝土孔结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9期

5 李永强,车惠民;在等幅重复应力作用下混凝土弯曲疲劳性能研究[J];铁道学报;1999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韩继国;季冻区高性能路面水泥混凝土路用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何俊辉;道路水泥混凝土微观结构与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寅川;申爱琴;何天钦;周胜波;王蓓;;疲劳荷载与冻融循环耦合作用下季冻区路面水泥混凝土孔结构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16年08期

2 李倩;;盐冻耦合作用对矿粉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及机理分析[J];北方交通;2016年07期

3 陈昌礼;杨华山;李维维;陈荣妃;;长龄期外掺氧化镁混凝土的微观孔结构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2016年06期

4 郭丽萍;张文潇;孙伟;谌正凯;丁聪;;隧道用纤维素纤维混凝土在弯拉荷载作用下的耐久性[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3期

5 贺志勇;王野;阳初;;模数式桥梁伸缩缝疲劳寿命的分析[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4期

6 杨晨;刘华伟;;钢渣粗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及耐久性研究[J];混凝土;2016年03期

7 郭宾;;陶瓷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与耐久性研究[J];江西建材;2016年04期

8 纳启财;;高原地区环境及养护条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6年01期

9 艾红梅;孔靖勋;朱苏峰;刘晓晴;;大掺量粉煤灰海工混凝土含气量与气泡参数研究[J];混凝土;2015年08期

10 张海霞;王龙志;崔鑫;张会冰;张雪;;高原干燥高寒地区混凝土构件抗冻融破坏技术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5年0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惠弘毅;混凝土各相材料力学特性试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何松松;道路水泥混凝土耐久性与微观结构关系及改进技术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3 李宁;橡胶粉嵌锁密实水泥混凝土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4 梁山川;环氧树脂水泥砂浆拌合物气泡的形成与控制[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5 潘晨;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冰冻损伤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6 周灵;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修补新材料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殷惠光;张连英;李雁;刘瑞雪;李兵;;含掺合料混凝土氯盐侵蚀后孔结构特征试验研究[J];混凝土;2014年10期

2 郭寅川;申爱琴;田丰;周胜波;;基于微观结构的荷载温度双场耦合下路面混凝土抗渗性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4期

3 董淑慧;冯德成;江守恒;朱卫中;;早期受冻温度对负温混凝土微观结构与强度的影响[J];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4 刘军;邢锋;董必钦;马红岩;;混凝土的微观孔结构及对渗透性能的影响[J];混凝土;2009年02期

5 张廷瑞;刘俊龙;邵斌;;混凝土孔结构与渗透性分析[J];山西建筑;2008年28期

6 陈立军;;混凝土孔径尺寸对其使用寿命的影响[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7 田耀刚;胡曙光;王发州;吴静;丁庆军;;高强轻集料混凝土的抗冻性能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06年02期

8 李俊毅,李晓明,许彩虹;新拌混凝土气泡参数分析法评估混凝土抗冻性[J];水运工程;2005年11期

9 何忠茂,巴恒静,王岩;负温下水泥水化热力学模型的研究与论证[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5年04期

10 陈立军,王永平,尹新生,张丹;混凝土孔径尺寸对其抗渗性的影响[J];硅酸盐学报;2005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孟庆超;混凝土耐久性与孔结构影响因素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2 尹红宇;混凝土孔结构的分形特征研究[D];广西大学;2006年

3 熊剑平;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路用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4 郭剑飞;混凝土孔结构与强度关系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龚逸明,李长江;烧结(垃圾)普通砖的孔结构及其作用[J];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88年S1期

2 汪世刚;;浅谈混凝土孔结构[J];商品混凝土;2013年08期

3 鲍俊玲;李悦;谢冰;周孝军;王敏;;水泥混凝土孔结构研究进展[J];商品混凝土;2009年10期

4 李金旺;邹勇;程林;;多孔结构毛细抽吸性能及渗透率测量实验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2年11期

5 尤飞;姚远;胡庆夕;;仿生骨支架微观孔结构的构建与评价[J];机械工程学报;2011年01期

6 张驰,赵镇浩;水泥砂浆的孔结构与抗渗性[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7 田野,施艳荞,曾一鸣,矫庆泽,王晓琳;高湿度条件下蜂窝孔结构的形成与控制[J];膜科学与技术;2005年05期

8 郑万廪;;加气混凝土孔结构与性能的关系[J];硅酸盐建筑制品;1986年04期

9 张旭;徐鹏杰;;粉煤灰对混凝土微观孔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分析[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14年01期

10 刘阳;贾俊超;王磊;;多孔结构孔隙特征的分形研究[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祺;贺传兰;张长生;徐澜;;混合孔结构硅海绵材料的研制[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2)[C];2002年

2 鲍俊玲;李悦;谢冰;周孝军;王敏;;水泥混凝土孔结构研究进展[A];中国混凝土进展2010[C];2010年

3 卢天健;;从材料的孔结构设计谈如何开展原创性力学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4 常钧;房延凤;李勇;;碳酸化对钢渣制品孔结构和碳酸化深度的影响[A];2013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3年

5 薛用芳;;超薄切片法研究多相催化剂孔结构[A];第三次中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二)[C];1983年

6 戴劲草;吴航宇;萧子敬;黄继泰;;几种多孔粘土复合材料的孔结构和吸附行为[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刘玉新;;颗粒材料孔结构形态的测量和表征[A];第六届全国颗粒制备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8 冯庆革;卢凌寰;;混凝土孔结构对强度影响的灰色系统研究[A];《硅酸盐学报》创刊50周年暨中国硅酸盐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张奇龙;赵毅;张云黔;朱必学;;具有多孔结构的Ag(Ⅰ)配合物的设计与合成[A];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的新发展——当前学科交叉的一个重要桥梁——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五届大环化学暨第七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10 刘玉新;程晓霞;;加温老化对粉体孔结构的影响[A];2003年全国粉体设备—技术—产品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杨奎;多层多孔结构金属陶瓷材料[N];广东建设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金枝;水蒸气活化木材液化物碳纤维的孔结构与性能[D];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

2 李超;活化棕榈碳纤维孔结构及其生成反应路径与性能[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3 苏向辉;多层多孔结构内热湿耦合迁移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4 王晓花;生物多孔钛力学行为及孔结构表征[D];西北工业大学;2014年

5 赵骞;多孔智能水凝胶的合成与性能[D];浙江大学;2009年

6 于文彬;孔结构改型及硅烷化改性对硅藻蛋白石的苯吸附性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璞;复合孔结构粘土异构材料吸附室内空气中乙醛、甲苯的性能[D];浙江大学;2015年

2 何龙;基于SLS的多孔结构体二次烧结工艺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3 温英林;褐煤孔结构调变及其对提质煤水分复吸行为影响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4 孟庆超;混凝土耐久性与孔结构影响因素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5 段平;海水环境下混凝土孔结构演变规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6 尹红宇;混凝土孔结构的分形特征研究[D];广西大学;2006年

7 刘海东;具有微/纳多孔结构NiO的制备及其电化学和催化性能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8 刘鑫鑫;具有贯通孔结构的整体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D];齐齐哈尔大学;2012年

9 田云龙;阳极氧化多孔结构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庞何苗;基于多孔结构的超疏水表面可控制备[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434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2434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5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