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沉管接头突发渗漏水的红外监测模型试验

发布时间:2018-10-12 12:20
【摘要】:在沉管隧道的应用中,渗漏水已经成为威胁到沉管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重大问题。针对沉管隧道接头渗漏水的问题,通过建立等尺寸模型进行室内试验,模拟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接头渗漏。采用红外技术建立无接触、无明水渗漏监测系统,收集沉管接头渗漏的红外辐射图像数据,并采用Matlab对图像数据进行分析。采用温度突变法,通过分析不同温度的水渗入接头OMEGA中导致构件红外辐射特征发生变化,从而对是否有渗漏水发生进行有效的判断,同时对影响判别的因素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温度突变法的红外监测系统在沉管隧道中的监测,可以对突发渗漏水进行判别;当快速渗漏的水体与沉管接头处构件存在较大温差,则会造成构件表面温度突变;温差越大,造成的温度突变越明显,监测系统判定出渗漏所需时间越短。研究成果为红外监测在沉管隧道以及其他类似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思路,并验证了其可行性。
[Abstract]:In the application of immersed tunnel, leakage has become a major problem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leakage of immersed tunnel joint, the leakage of immersed tunnel joint of Hongkong-Zhuhai-Macao Bridge was simulated by establishing an equal size model for laboratory test. An infrared radiation monitoring system without contact and no open water was established by infrared technique. Infrared radiation image data of pipe joint leakage were collected, and the image data were analyzed by Matlab. By using the temperature catastrophe method, the infrared rad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ponents were analyzed in the OMEGA of the joints infiltrated by water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so that the occurrence of leakage water was effectively judged, and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discrimination were analyzed at the same tim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dden leakage can be distinguished by the infrared monitoring system using the temperature abrupt change method in the immersed tunnel, and when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apidly leaking water body and the component at the junction of the immersed pipe exists, The larger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the more obvious the temperature mutation is, and the shorter the time is for the monitoring system to determine the leakage. The research results provide a way of thinking for the application of infrared monitoring in immersed tunnel and other similar projects, and verify its feasibility.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地下建筑工程系;
【分类号】:U459.5;U45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勤;;梓溪隧道渗漏水整治[J];华东公路;2005年04期

2 何勤;;梓溪隧道渗漏水整治[J];公路交通技术;2006年03期

3 闫朝涛;;隧道渗漏水的治理[J];施工技术;2007年10期

4 丁而毛;陈国民;;公路隧道渗漏水成因及其防治探讨[J];科技资讯;2008年26期

5 王得林;;某隧道衬砌渗漏水成因分析及整治方法[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01期

6 吴俊民;;九仙山公路隧道漏水整治[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9年03期

7 杨雷;;浅谈公路隧道渗漏水原因及防水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19期

8 黄卓宇;;百色公路隧道工程防渗漏防火措施讨论[J];大众科技;2011年05期

9 王银龙;;公路隧道渗漏水综合防治措施[J];交通标准化;2011年11期

10 张民庆;隧道工程结构防排水技术与渗漏水治理[J];铁道工程学报;199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厚泉;姜学斌;赵国潮;;公路隧道渗漏水治理技术浅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一届、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明革;;隧道衬砌渗漏的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0年

3 卓越;吴全立;沈晓伟;;双连拱隧道中隔墙区域渗漏水治理技术[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一届、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邓宗伟;陈建平;伍振志;傅志峰;;徐家湾双联拱隧道渗漏水治理技术[A];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5 刘正科;赵景秀;;观音岩隧道施工中的几个问题及处理[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一届、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董红元;陈卫东;;长梁山隧道的帷幕注浆及衬砌渗漏水的整治[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0年

7 管学敏;;天津部分桥梁渗漏水的调查与分析[A];天津市市政(公路)工程研究院院庆五十五周年论文选集(1950~2005)上册[C];2005年

8 刘凯利;闻宝联;刘春波;高国辉;孙宝东;;天津地铁既有线渗漏水综合治理[A];中国防水堵漏保温技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杜天刚;;“引水封堵灌浆法”处理嘉悦大桥基坑漏水问题[A];全国第九次防水材料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尚继红;张怀洲;王岩;;顶进涵引道路面水害治理[A];第八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忠华邋实习记者 杨青山;青海大坂山隧道将进行病害整治[N];中国交通报;2007年

2 ;隧道渗水维修“卡”壳[N];珠海特区报;2009年

3 记者 曹中夫 通讯员 郝殿华;辽宁地矿井巷公司贯通932米隧道[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4 谢成龙;州交通局:高度重视《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实施细则》[N];凉山日报(汉);2010年

5 王艺;混凝土施工缝SEM弥合防水砂浆施工工艺[N];中华建筑报;2010年

6 石治荣邋杨传东;宜万铁路隧道渗水得到破解[N];建筑时报;2007年

7 正一;57座桥梁接受“体检”[N];宜兴日报;2011年

8 倪晓颖;河卡山隧道正式建成通车[N];海南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胡红玲;千阳岭隧道明年初恢复通车[N];宝鸡日报;2009年

10 本报通讯员 夏波;芜湖工务段:应用科技手段整治隧道漏水病害[N];人民铁道;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汤国璋;多年冻土隧道开挖稳定性及其渗漏水特征分析[D];中南大学;2005年

2 潘海泽;隧道工程地下水水害防治与评价体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3 叶耀东;软土地区运营地铁盾构隧道结构变形及健康诊断方法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4 罗鑫;公路隧道健康状态诊断方法及系统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5 杨艳青;运营隧道健康诊断及剩余寿命评估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6 张素磊;隧道衬砌结构健康诊断及技术状况评定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7 周济民;水下盾构法隧道双层衬砌结构力学特性[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鑫;公路隧道渗漏水病害检测及评价体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2 王伟;公路隧道复合式衬砌防水层水压力破坏特性及基体缺陷性状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梁艳;既有隧道改建的有限元分析及渗漏检测技术[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叶良应;地铁隧道衬砌脱空和渗漏水病害雷达探测研究[D];汕头大学;2005年

5 张闽湘;昆仑山隧道渗漏水治理方案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9年

6 赵顺义;山岭公路隧道的水害研究与处治[D];重庆交通大学;2008年

7 岳跃敬;浅埋隧道施工中管线渗漏水对地层变形和破坏的影响[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8 周益军;景婺黄高速公路隧道裂隙岩体渗流与应力耦合特性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9 李大伟;老岭隧道渗漏机理及防治措施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任晓菲;延吉至图们高速公路隧道安全评估[D];长安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2660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2660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3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