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湖区道路抛石挤淤效果及形态研究
[Abstract]:Roadbed settlement and stability caused by lacustrine soft soil are the first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mountain road crossing lake area. Combined with the road engineering of a lake area in Jiangxi Province, the effect of riprapping and silting treatment on the soft soil subgrade of lake deposit was studied in situ. It is found that under this geological condition, the amount of gravel filler us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iprap and the thickness of silt layer in lacustrine soft soil have a good correlation, and the greater the thickness of silt, the greater the amount of silt squeezing. The thickness of the riprap was determined by drilling method and surface wave method in the field. It was found that the silt at the bottom of the lake was squeezed out, but the hard muddy soil in the lower part was not completely squeezed out. Finally, the width of the lateral extension of the parabolic body is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amount of the riprap, and the shape of the parabolic body is given, which provides the basis for the stability analysis of the subgrade.
【作者单位】: 江西赣北公路勘察设计院;同济大学;
【基金】:江西省交通运输厅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2C0020
【分类号】:U41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张家宝;;瞬态瑞雷面波法在勘探海堤抛石体中的应用[J];福建地质;2009年02期
2 单颖涛;张明义;高存贵;;抛石挤淤在吹填淤泥区地基处理中的应用[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3 刘润,朱逢春;抛石挤淤综合法在加固浅层淤泥质地基中的应用[J];山东水利;2001年09期
4 蒋亚;张文渊;;抛石挤淤综合法在加固地基中的应用[J];土工基础;2005年06期
5 余海忠;刘国楠;徐玉胜;胡荣华;;抛石挤淤成堤断面形态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广;吉彬彬;杨兴利;;土工合成材料在软土路基工程中的应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赵宏;孙涛;;填方挤淤法处理深度吹填土效果分析[J];城市勘测;2010年06期
3 王春茶;;桥梅公路软基的判别与处治方法探讨[J];福建建设科技;2011年05期
4 陈鸿;欧阳宇峰;余海忠;;抛石爆破挤淤过程的有限元数值模拟[J];地质科技情报;2012年04期
5 姜景山;;深厚软基抛石挤淤加固机理数值模拟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3年02期
6 乔小利;徐满意;;临时围堰抛石挤淤对永久护岸变形的影响[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3年S2期
7 张敏;;深圳填海区地基处理方法浅析[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24期
8 范珉;;关于抛石挤淤处理几个关键问题的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13期
9 张兵运;;抛石挤淤法在地基浅层处理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2年10期
10 李惠玲;;拟建海堤的选型及其对邻近桥墩的影响[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2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林万顺;多道瞬态面波技术在水利及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J];工程勘察;2000年04期
2 余海忠;刘国楠;胡荣华;;爆破挤淤海堤的综合检测方法[J];广州建筑;2009年05期
3 周胜;张巍;李平;;抛石挤淤在软土地基加强处理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7年28期
4 余海忠;胡荣华;;爆破挤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J];施工技术;2009年S2期
5 高兆福,武可贵;爆炸排淤填石法的试验研究与工程应用[J];水运工程;1990年05期
6 毕成城;陈明星;;浅析抛石挤淤前后淤泥性质变化及对抛石区加固处理对策[J];铁道勘察;2007年02期
7 李平;陈利群;;抛石挤淤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8 范珉;;关于抛石挤淤处理几个关键问题的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1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立华;洋浦港二期工程道路、堆场铺面设计[J];水运工程;1998年10期
2 曹伟,薛玉宝,杨昕;国内外道路声屏障的研究与发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1999年04期
3 武云甫;王德民;;沈阳采取措施根本解决道路“拉链”现象[J];城市规划通讯;1999年15期
4 高存厚,陆季挺;道路冰雪清除方法及其运用[J];山西交通科技;2000年02期
5 罗卫东;浅谈道路的竖曲线设计[J];中国市政工程;2000年01期
6 郗娜;加强城市道路绿化设计的论证提高城市道路绿化水平[J];辽宁交通科技;2001年01期
7 王剑英,李大伟,赵红梅,窦晓;二灰碎石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应用[J];东北水利水电;2002年09期
8 朱晓冬;旧混凝土道路加铺沥青面层的设计与施工[J];广西交通科技;2002年01期
9 王依涵;关于居住区道路组织规划的研究[J];安徽建筑;2003年01期
10 于国海;浅谈道路和管理在交通事故中的影响[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谭少华;陈莉;;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城市的持续发展[A];中国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实践——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2 朱云林;张爱华;;《福建畜牧兽医》杂志自强之路[A];福建省科协第五届学术年会“科技期刊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服务”分会场论文集[C];2005年
3 张传鹤;;老挝人民革命党对老挝经济发展道路的探索[A];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暨“新世纪初的世界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6年
4 冯雷雷;樊君;刘洪海;;石油沥青在道路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A];中国化工学会2008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暨北京化工研究院建院50周年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5 张亮;刘道平;钟栋梁;薛相美;李刚;;道路地热融雪化冰研究现状[A];第十三届全国热泵与系统节能技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6 吴昊;刘勇涛;;除雪剂对环境的危害及对策分析[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7 李星吾;黄江海;;县级审计机关科学发展之路[A];湖南省审计学会五届三次理事会首次理事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崔武军;;国产天然沥青改性沥青[A];中国公路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9 蓝章铭;;石练菊米“点草成金”的品牌之路[A];第二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10 周行卜;陆殿高;;关于“长三角”智能交通系统的探讨[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如何规划员工职业道路[N];市场报;2002年
2 王刚;加入WTO走上良性循环道路[N];国际商报;2000年
3 王刚;加入WTO走上良性循环道路[N];国际商报;2000年
4 伊方;伊石油入市道路仍旧漫长[N];中国石油报;2000年
5 ;中国的发展道路和经验[N];中国教育报;2001年
6 记者王政;国务院部署治理道路乱收费工作[N];人民日报;2002年
7 ;保险与网络:机遇和道路的探索[N];科技日报;2000年
8 巫伟;互联网应走“I+T”的道路[N];中国信息报;2001年
9 黛薇;叶伟才在芝加哥的“置”富道路[N];国际商报;2001年
10 中国企业网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于品海;中国企业信息化的道路[N];国际商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郭云艳;中国发现的拜占廷金币及其仿制品研究[D];南开大学;2006年
2 项乔君;城市交通系统汽车燃油消耗研究[D];东南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浩林;论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D];南昌大学;2005年
2 王永乐;试论瞿秋白对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探索[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3 田峰;吐蕃交通四题[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吴国秀;中国外语广播市场化生存现状与道路探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5 郭浩;吉林省道路旅客运输一体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武海琴;发热电缆用于路面融雪化冰的技术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7 徐峥;基于ARCGIS的居民地与道路的自动综合[D];武汉大学;2005年
8 李春;城市地下空间分层开发模式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9 袁文英;电石渣应用于城市道路基层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10 刘松阳;贵阳市政工程的一些质量通病研究与对策[D];天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2755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275523.html